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回王後少年時 > 第25章 會稽

第25章 會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吳州物産豐饒,豪族子弟,皆有不凡之才。魏冉長在東都,此行不僅是東都世家借天子之勢對吳州諸郡的試探,更是文治武功的較量。

從陸路轉到水路,緊緊慢慢行了整整十五日,好在有王昉之同行,如今他們二人并肩才算得禮法認同。

許是奉天子命緣故,一路并未遇到危險,魏冉命魏一帶幾名屬官抄道先行。

待漕船轉入邗溝,兩岸垂楊蘸水,楊絮紛飛如雪,在船舷上積了薄薄一層。夜幕将至,年輕船公叼着一根藤莖,轉首沖幾人笑道:“貴人,會稽到了。”

他戴了頂竹笠,穿得鼓鼓囊囊,倒不像是在吳地的夏日裡,王昉之忍不住多看他幾眼。

岸旁有腌制鳆魚的腥氣,混着某種特有的藻類焦香,臨海曬鹽場離此處并不算遠。

遠處蘆葦蕩中驚起數隻白鹭,掠過水面時蕩起圈圈漣漪。岸上漁人張出系着五色絲縧的漁網,浣沙女用軟侬語調輕和着琴師的樂,哼唱江東曲調。

“是《越人歌》?”王昉之尖着耳朵聽了一陣問起船夫。

船夫驚道:“貴人尚知此鄉野小調?”

“東都兼收并蓄,黃鐘大呂也有,清雅吳風自然也有。”王昉之指向早早挑起紅紗燈岸上酒肆,水面一片暧暧胭脂色,“臨水設肆,吳地風俗倒是有趣。”

船夫又介紹道:“貴人們也是趕上好時候了。過幾日便是端陽競渡,孫氏将設宴于邗溝,不論貧富貴賤均可共飲,屆時貴人亦可往,看看會稽風韻。”

兩岸漸次出現赭色山岩,船公唱起吳讴,音調柔曼,驚起幾尾魚。

王昉之回到艙中,向魏冉低聲道:“其水蟲有蠳龜鳴蛇。”

“東都常謂之曰南人狡,如此試探,确實符合其秉性。”魏冉取出輿圖,她指尖劃過會稽郡的位置,最終落在東海點了點。

明面上是替天子巡狩南方,實則還是為了鹽而來,想必吳州諸郡已抱有警惕。陳郡謝氏與會稽的盟約尚未可知,魏冉本想以重利許之的計劃不得不再改一改。

待到暮色四合時分,驿丞引着衆人穿過竹扉至了官驿。

南方尚竹子,以其為君子之節,此驿傍山而建,檐角懸着的銅铎為鸱吻形制,與雒陽驿站的虎紋铎大異其趣。

“按本郡《驿傳令》,請魏侯移步東閣。”驿丞嗓音沙啞如揉皺浸水的楮皮紙。

吳州處水網密布之地,對水神、龍蛇、山嶽崇拜近乎狂熱,驿館中四處可見蛇鳥魚三形篆符。行東閣,廊梁柱間刻着《越王嘗膽》,又陳設青瓷枕與竹篾屏風,倒也自成一派清幽。

他們這一間挂了《禹貢九州》,正中标記了會稽,其餘朱筆連線延伸到東海。

不多時,驿卒送來菰米飯與莼菜鲈魚羹,魏冉試毒後以箸尖挑起一片莼菜擱在王昉之碗中,“東都名此物為水葵,曾也風靡過一時,需要以最好的陶甕存以太湖水,快馬加鞭送去東都。”

她嘗了嘗那片莼菜,是意料之外的口感,薄而脆,既不會過于濃稠,也不會顯得寡淡。

“聞到了嗎,這驿館中以龍腦香樟為四梁八柱。”她故意驚歎道,“想不到會稽之富庶已然勝過中州。”

“夫人博聞強識。”魏冉一聲高後複一聲低,“會稽郡守明知我等乘坐官船,卻不肯來迎接,這吳州卧虎藏龍,恐比想象中更為兇險。今夜我們同住一間。”

她又以眸光示意魏冉,她指尖蘸了點酒水,在案幾上畫出個符号——那船夫雖穿着短褐,但身形健碩,應是行伍出身,而且彎腰搖橹時露出腰間小小徽記。

那是會稽孫氏獨有的龍魚符。

“《吳越春秋》中記載,範蠡曾在邗溝畔設‘魚鹽之肆’,孫氏此番寬帶倒是熱情,生怕哪一處安插不上細作。住入驿館倒像入君之彀中,且看明日如何應對了。”

遠遠傳來更鼓之聲,三步一響,與雒陽節奏大不相同。

王昉之假借賞月之故,站起身來,悄悄将一爐香灰撒在窗棱外。月光透過竹篾窗格,在地上投落細碎的光亮,将他們二人重疊的影子分隔成數個小塊。

魏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自己卻突然提高聲音:“雁秋可要手談一局?”

她颔首,先行執黑子接連點了幾個方位,示意梁上有足音之處,這樣看孫氏倒不大按捺得住性子。

“藏頭露尾豈是孫氏待客之道?”魏冉拈起一枚白子,直直彈向屋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