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
“大人,下官近日觀察您之前說的兩人,他們并無什麼異常,右補阙基本不跟其他同僚來往,其他人對他并無什麼了解,給事中的話也是相同的情況,他們似乎都不像是結黨之人。”
程江站在桌前,向燕飛觞彙報這段時日注意林鶴跟元頌今兩人的結果。
燕飛觞眉頭微皺,對于程江的話并沒什麼反應,她此時也沒心思再去管那兩人。
程江見她不語,出聲問道,“大人是在為廢後一事苦惱?”
“此事陛下已交由我負責。”燕飛觞語氣很淡,心底不禁有些煩悶。
......
燕飛觞在朝堂作為皇帝近臣,明面上自然是隻依皇帝命令行事,對于廢後一事,無論是出于皇帝的信任,還是梁王那邊的利益,她都要支持廢後。
所以昨天武昭帝召見燕飛觞又一次詢問了此事,之前那次隻不過是試探,燕飛觞可以說的模棱兩可,但是如今事情已經擺到明面上,燕飛觞就必須作出表态。
“朕打算冊立謝貴妃為皇後,但姜诩固執己見一直反對,他身為顧命大臣受先帝遺訓輔政,依你來看此事是否隻能到此為止?”
武昭帝開門見山問起燕飛觞,看向立在殿内的身影,等着她回答。
燕飛觞不緊不慢地說道,“這是陛下的家事,何須要問外人?”
這個回答武昭帝很滿意,看來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此事,既然有一個支持,那就會有第二個人支持。
那天燕飛觞都沒離開,武昭帝又召了幾位大臣去禦書房,這次召見的大臣跟上次有了些許不同。
這幾位大臣除了姜诩,湯易之,孟式開外,還有獨孤元霜、曹聽寒兩人。
五人進入殿内,又開始在此事上來回拉扯。
與上次不同的是,因為有燕飛觞三人支持着武昭帝,故而武昭帝的态度極為強硬,最後姜诩不得不讓步,表示同意廢黜楊皇後。
武昭帝見他說出此言心下一松,卻沒想他的話還沒說完。
“陛下如果一定要另立皇後,還請您從天下名門大族中挑選合格的女子。按以往的慣例,今年正是該廣納天下良家女子以此充盈後宮,依臣看不如近日就舉辦選秀,以廣嗣續。臣今日忤逆陛下,罪該萬死!”
既然楊皇後的後位保不住,那他們這些世家便再推選出一個皇後,讓其來穩固世家門閥的地位,您想立謝貴妃為後,不可能。
至于他們為何堅決不滿謝貴妃,原因也很簡單,謝貴妃跟他們這些世家關系鬧得很僵,哪怕是對于謝家的要求,她都再三推脫,定然是不會理會他們的利益需求。
武昭帝萬沒想到他居然将選秀都搬了出來,他目的就一個,将謝貴妃立為皇後,哪還想再費功夫選秀,他也沒心思再去管新入宮的秀女。
不僅是武昭帝,在場衆人還不知的是這禦書房還有一個人在,那便是如今身懷皇嗣的謝貴妃,她聽見姜诩的話,直接炸開了鍋。
但在場最激動的人卻是姜诩,擠兌一番後,他将手中的笏闆放在台階上,開始面向武昭帝不住地叩頭,很快就血流滿面。
“今天臣将此笏闆還給陛下,懇請陛下準許我告老還鄉!”
燕飛觞看着他這一連貫的操作,面上雖是一臉平靜,心底卻是驚愕無比,不禁暗想,“原來大臣勸谏是這樣的嗎?左不過一個後位,随皇帝去便是,何必弄得這般狼狽?”
在她旁邊站着的獨孤元霜跟曹聽寒兩人也是一臉平靜,垂眸盯着地面。
他們三人是淡然無比,但是坐在龍椅上的武昭帝卻是坐不住了,他臉色陰沉,下令衛士将姜诩拖出内殿。但就在這時,一道怒不可遏的聲音響起。
“何不撲殺此獠!”
說這話的正是謝貴妃。
衆人這才知道,原來他們此時正議論的本人就在後面聽着。
燕飛觞心底情緒複雜,她還是第一次見禦書房這般熱鬧,皇帝大發雷霆,朝臣血濺高堂,寵妃怒不可遏。
皇權,前朝,後宮,天下最複雜的三大集團全都齊了。
眼見姜诩真要去見先帝了,湯易之趕忙出來救場,“姜诩受先帝顧命,即便有罪也不可加刑!”
既然鬧到這種地步,也沒必要再談了,衆人行禮後便離開殿内。
這第二次拉扯便在一片混亂中匆匆收場,武昭帝見今天已經成功了一半,心底其實是欣喜的,按這樣下來,很快就遂他的意。
很遺憾,武昭帝低估了世家的決心。
當渾身是血的姜诩被拖出宮殿的那一刻,這事就要鬧大了。
最先出手的是禦史中丞徐遷。他原本并不在召見之列,但是在親眼目睹姜诩的遭遇後,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趁着混亂之際進殿,跪地哭谏。
武昭帝當沒看見他,畢竟前面流血的都見過了,他這流淚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