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文物修複,從入門到入土 >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但楊蘇翎是何人,家遭變故也能迅速抗壓的神女子。她将手上的汗一擦,戴上手套先是拿起尹家的那玉。看完,又将玉放下,然後拿起康家的玉看起來。

在她看的過程中,長青也在看,但是他其實也不太懂玉。

他以前最多幫老闆做些小玉石,都是些大路貨,可以保證不一眼假,但絕對在行家面前上不了台面。而且玉石和繪畫之間的聯系相隔甚遠,需要師傅有足夠的雕刻手法積累。

“可以幫我端一盆溫水嗎?”楊蘇翎倏忽擡頭問。

長青聞言,大概猜到她的意思——以前的他時常好奇他那塊玉佩的來曆,所以翻了不少和玉器相關的書,也學了不少皮毛功夫。

其中一種鑒玉的古法叫“看灰質”。

老玉因土壤、水分、礦物質等環境因素作用,表面會形成一種次生風化層,而這層風化層又會被人手撫摸造成的包漿覆蓋,一定程度上會掩蓋玉的本質。

而在鑒定時,如果使用溫水浸泡,破壞了包漿之後,風化層會從裡向外在玉器表面浮出一層灰。看這灰質,便足以讓一些能人判斷玉的真假。

但是這先人的巧法也被現代人破解,當代玉器造假技術非常精湛巧妙,連灰質也可以僞造且效果與真實無二。

所以當衆人靜候,直到古玉吐出不可名狀的黏液,于水中漸漸蔓生出霧氣般的白灰時,楊蘇翎的眉頭反倒皺的更緊了。

這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玉很可能是假的。”楊蘇翎捧起一手水,放在放大鏡下仔仔細細地瞧了一遍方道:“隻是手藝太過于精妙,我能力有限,不能下斷言。”

她也無法下斷言——破綻太少了。

要麼就是此玉為真,要麼就是造假那人的技藝就極為恐怖,能夠以假亂真。

楊蘇翎驚悚地意識到,就連靠金石玉器發家的楊家,除了不久前意外去世的楊宗師外,也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做到這種程度的人來。

金永裕:“無礙,蘇翎覺得哪兒不對勁便說說看?”

“我用一種古技巧讓玉的灰質浮出,可以通過觀察這個灰質判斷玉的年份以及産地。我家裡一向會用這個方法來判斷,所以我見過不少種類的玉以及它們浮出的灰質。如果我記得沒錯,汾臨的氣候比較特殊,尹家這塊玉應該是眼玉材質,煮出來的灰質粉末顆粒較為粗糙,顔色也會更加淺淡,但是眼下這塊玉的灰質過于細膩,不像是老品。”

的确,長青認同地點了點頭。

他雖然不會辨認灰質,這件事估計是楊家傳家的技藝。

但是憑他的造大路貨的經驗來說,無法控制制造材料過于純淨是現在造假的普适性問題。

古代由于處理技術的欠缺,會不可控地出現粗糙的問題。

但是現代可以借助大量工具,又經過手藝人的相傳、改良,基本不可能“返老還童”。

他之前做的那份假畫冊,也就隻能騙騙不那麼熟悉畫作的人。

當然,沒有點屈黎的意思。

至于像古董行的張行這種内行人,看出來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張行也是個奇人,當時那畫冊交于他手中半個時辰不到,他就已經察覺出畫冊的問題,還猜出畫存在下部分。

着實厲害。

金永裕聽完楊蘇翎的解釋,欣賞地鼓起了掌。

不一會,他扭頭猛地又喚起長青:“小青,你有什麼想法嗎?”

長青本一直将自己當作遊離的場外人,忽然被這麼一叫,平白無故的吊起口氣懸在喉口,莫名幻視讀書時被老師抽點起來回答問題。

他強裝鎮定地站起身,将那玉拿到自己跟前看。

但是看了半晌,也着實看不出問題來,遂放棄,轉頭又看起上頭的花紋。

花紋仍舊精緻,但是玉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裂縫,玉在保存過程中出現裂紋是常見的情況,但長青卻目光一頓,他取過桌上的放大鏡抵在那些裂縫上,像是看到什麼異樣似的挑起眉:“這也泡的太幹淨了吧?”

“這上頭的裂紋之前就是這樣嗎?”長青望向尹商。

這倒是他第一次看到這位尹家家主的容貌——挺年輕的,五官不算出彩,但是組合在一起很是舒服。他溫溫和和地挂着笑,顯得沒什麼攻擊力。說話的語氣也很輕,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說話很不流利,甚至語義也頗為怪異。

“蟲、蟲子被他們拿走了,回來多…有很多……黑線……”他說。

長青沒懂。

“玉蠍子,被他們拿走,然後還回來後上面出現很多縫。”尹瑎即刻在一旁重複道,像是對此早有準備。

再一看其他人,對此行徑顯得很淡定。

尹瑎似乎是充當了尹商的“翻譯器”,所以才被允許留在此地。

長青再遲鈍也明白尹商應該是有些問題,但具體是什麼問題,就有些涉及隐私了。

尹商聽完“翻譯”後認真地點點頭,又慢吞吞道:“有的,黑線很大,後……小了。”

尹瑎再道:“之前有大的黑線,後面出現了一些小的。”

他說完,起身朝長青伸出手。

長青了然的遞出那塊玉,便見尹瑎接過後放在尹商面上,語氣溫柔的像是在哄一個孩子:“來,給他們指一下哪些是後來的黑線。”

尹瑎點點頭,擡手指了指。

他的動作很流利,看起來身體上并沒有什麼大問題。

長青發現一個很新奇的事,那便是尹商雖然說話并不利索,但是尹瑎完全不會阻止和打斷尹商表達,盡管那些話含糊莫名,他也隻會在尹商說完後飛快重新解釋一遍。

這完全像是習以為常的一件事,尹瑎這個人比長青最開始想得要細心很多。

長青再度接過玉,對着尹商指出的“新老”裂紋一一看過去,忽地輕笑一下。

楊蘇翎先坐不住,他們像兩個對答案的同桌,問:“怎麼了?”

長青也不多賣關子,但是他要先疊甲:“我不是專業,以下僅為個人拙見,見笑。”

“方才蘇翎用那煮玉的辦法,本質就是将外層的包漿煮掉,從而顯露出裡面的材質,但是我覺得,裂紋的地方怎麼說包漿應該是最難清理的地方,可是這裂紋底部過于幹淨,絲毫沒有包漿滲入。”

“這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