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綜武俠]柯學救濟晉升反派白月光 > 第41章 41 有缺有憾

第41章 41 有缺有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杭州城已與記憶中的模樣大相徑庭。拔了身量,城中的建築不再顯現出猙獰吃人的惡态;多了錢财,錦繡繁華的一面在他們面前盡數鋪陳而開——

葉歸塵沒想到自己會這樣突然地回到這個地方。

他駭然回眸,卻已經被無花推進了題着“醉月”二字的妙舞人間。

“這裡并非是傳統的青樓楚館。”無花附聲于他耳旁,将他空白的呆滞看作是一種無措的緊張,“師弟不必擔心。”

“嗯。”葉歸塵緩緩呼出一口氣,一邊随着夥計往包廂内走去,一邊借着不動聲色地張望調整自己的心緒。

樓内裝飾翻天覆地,從“醉”的迷離轉向了“月”的雅緻,就連堂中迎人的曲調也清雅了許多,倒是不似記憶中那般溢滿令人作嘔的惡客,與帶着血淚的脂粉氣了。

無花熟練地點了單,小二領命出去,将一室的私密留給葉歸塵兩人。

大堂裡的樂聲,竟也随着關門消失不見了。

“這兒的隔音這般厲害?”葉歸塵奇道。

“畢竟此處的主營業務并非尋歡,而是情報。”無花解釋道,“師弟剛剛可在門口看見了一處類似兩個葉片交錯而成的四方星形?”

葉歸塵回憶着搖了搖頭,“不曾注意。”

“這個圖樣本就難辨,師弟沒有印象也是正常。”無花道,“這是一個情報組織的标識。他們名為朝夜,以青樓楚館為根基,對知道他們真正業務明細的顧客開展情報交易活動。那個标識,即是他們組織的象征。”

“朝夜樓......”宋青書?

神水宮通過朝夜樓追捕顧惜朝的過往浮上腦海。但顯然并非人人都是宋青書,知道這層機密的關系。杭州朝夜樓的侍從便未問過他更多的消息,反而是将注意力全然放在了提問的無花身上。

“請您将您的問題與籌碼一同寫下,如若成交,答案卷軸自會奉來。”去而複返的小二捧來了紙筆,無花很快在紙上留下了幾墨迹,赫然是問玄悲大師和黃眉僧事情的始末。

“他們能知道兇手?”等到侍從離開房間,葉歸塵立刻問道。

“不能。”無花搖了搖頭,“他們隻能知道表層的消息,但這對目前完全不了解局勢的我們來說,卻是已然足夠了。”

“有多表層?”

“武林、朝堂,未曾刻意掩蓋的消息,以及他人前來交換的秘密。這些事情的始末,都會事無巨細地被記錄在朝夜樓的檔案裡。”無花舉了茶盞潤潤喉嚨,道,“他們賺的不是那份買秘密的殺頭錢,而是收集信息整理檔案的辛苦費。所以真正的情報組織不會與之相争,沒有實力的準顧客找不見購買的門路,也不會因為得利太廣而太過紮眼。”

“不得不說,這朝夜樓的主人,倒是個韬光養晦的好手。”

葉歸塵認同無花的總結,卻不敢苟同産生這一推論的原因。因為他知道,水母陰姬不會平白無故地找朝夜樓合作。要麼,就是這地方有一層連無花都不知道的更深層次的情報網絡;要麼……便是水母陰姬和朝夜樓之間,有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無論是哪種,這個主人都遠比無花想象中厲害。

答案卷軸很快奉上,道明玄悲大師是死于自己的成名絕技“大韋陀杵”,因此被武林推測是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手段。而後又将黃眉僧因金剛指力不敵慕容博而羞愧難當離開中原的始末陳清。卷末更是額外附贈了一條消息,說是許多曾受到慕容家或恩惠或傷害的江湖俠士,都在往姑蘇城西三十裡的燕子塢趕去,其中不乏鸠摩智這樣的高手。

“鸠摩智……”無花默念着這個名字。

“怎麼?”葉歸塵問道。

“你還記得你年紀尚小的時候,曾經有天竺的住持來中原弘法,與你辯經,稱你日後必為東境之首麼?”

葉歸塵點了點頭,“那位大師對佛法的理解當真精深,不過隻言片語的點撥,已給了我們醍醐灌頂之感。”

“那位大師并非常人,而是天竺有名的高僧。吐蕃長期向天竺學習佛法,那位大師便是這一代主理在吐蕃傳教事務的核心。當年前來東土,也正是因為在吐蕃聽到了有關中原少林的消息,産生了想要見識一番的欲望。”

“大師倒是以誠而來,然而跟随者甚衆,卻未必人人齊心。”無花眼裡閃過一絲暗色。

“你是說……鸠摩智也在?”

無花應而未答,隻道,“你知道當年鸠摩智是怎麼當上護國法王的麼?光憑佛法,可做不上少林住持,吐蕃國師亦是如此。他那位置,可是靠着吐蕃密教火焰刀的法門一步一步打出來的。”

“你覺得是鸠摩智安排的天竺大師東行?”葉歸塵思索着。

“這其中的緣由不甚分明,但在那之前,我曾與寒山寺方丈論及過此事。”

葉歸塵驟然擡眼,條件反射地打量起無花的神色。

“無事。”他含笑輕輕擺首,“你當年不是也好奇過,佛法明明是文法,少林身為佛門之首,卻偏偏以武為宗麼?”

“寒山寺的方丈說,這種現象也是在近些年來才愈演愈烈的。以前交流皆論法辯道,以文、以思為立身之本。是以縱使武林再尚武,佛門也總有文者的一席之地。然而西域為佛學起始,精于經文典籍。每每與之論道,中原多半落于下風。反倒是武學方面,由于中原武林有百花齊放的基礎在,佛門功法在此兼收并蓄不斷改進,竟成為了舉世一流的武學,比之西域更要厲害上不少。後來吐蕃常有僧人前來讨教,文法上落入的下風,中原佛門往往能在武學上找回來。吐蕃僧人為了維護威名,愈發頻繁地尋找山寺進行武學的切磋,各地佛門為了不落面子,亦是在武學上苦下功夫。這好武的風氣,就在這推波助瀾下一點點盛了起來。”

“緣何我們在少林不曾聽過這些?”葉歸塵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懷疑自己是不是又缺了一部分記憶。

“吐蕃來的都不是什麼有名之輩,也未曾直接和少林對上過。是以各大山門赢了沒有必要再提,輸了也沒臉再宣揚。而且雖然切磋頻率較原先頻繁,但較天下佛門來說,仍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漣漪。因此少林這幾年隻發現各地山門來交流武學的含量變高了,卻因近些年不算太平,而将這一現象歸結于戰亂之上。若非寒山寺方丈潛心佛學,與各地經閣長老相識,在交流重武不重文的困惑時發覺了這一點,隻怕情況還會愈演愈烈。”

“我當年。”他頓了頓,“若是沒有事發,本是想着陪寒山寺的方丈一起,努力扭轉各地山門情況,等你坐穩掌門之位後……再回少林的。”

葉歸塵一時啞然。他們之間的“若是”太多,遺憾太滿,即使并非有意,話裡也總能帶出些回憶的歎息。情緒隐而不發不好,可這些發了的情緒,也因為被時間長河冰封,再也得不到完滿的可能。

“師兄,”他拂上了他的肩,“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吧。”

得不到的圓滿,也總歸由我們一起承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