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獨坐高樓台 > 第101章 觀音像 十一

第101章 觀音像 十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孟,孟大人可是昨日沒睡好說了胡話?令尊可還在孟府啊。”

白無生笑了一下,“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孟老不在孟府,拿不成在你家養老?”

這白無生自打濯清塵坐上龍椅,嘴炮一樣天天在朝堂之上擠兌這個嘲諷那個,今日愣是一句話沒說,讓人差點把他忘記。剛一發聲,把這位原本就心虛的大人吓了一跳,差點以頭搶地給陛下拜個早年。

白無生擠兌完,也撩袍上前,跪在孟懷序一側——站了隊。

“今日聽聞秦大人肺腑之言,才知滿朝上下盡是蛀蟲,隻秦大人高風亮節,臣自愧不如。臣家中人丁單薄,做官的隻臣一人,倒也不用很勞累……臣也自請清查白府。”

對啊!各位大臣轉過彎來,陛下打壓世家,這秦氏一派發言,無非就想護住秦氏,再撈個“忠直”的高帽戴。可這跟他們有什麼關系,他們幹嘛要湊這個熱鬧?

衆人從秦氏身上收回目光,又齊刷刷地看向孟懷序:隻是這位向來低調的孟大人是什麼意思?不怕回家被他爹亂棍打死嗎?

秦氏此時恨透了孟懷序。此局最重要的就是讓各位大臣一條心共同抵抗濯清塵口中的“罪己诏”。他今日做足了準備,若是濯清塵看出他的意圖打斷他該如何做,若是濯清塵那條總愛亂咬人的名為“白無生”的瘋狗與他針鋒相對又如何做。但今日出奇順利,濯清塵未曾打斷他,白無生自上朝就跟吃了昏藥似的在一旁站成一根人形的棍兒,誰知被同為世家、立場一緻的孟家小兒背刺一刀!

先一個孟懷序不顧家族榮耀強行出頭,後一個白無生将禍水潑回秦氏身上,讓這個看起來強大無比又十分脆弱的聯盟頃刻間崩成一盤散沙。

接連又有幾個和白無生一樣的臣子站了出來,跪在孟懷序身後,除了其中谏官梁何,這些人大多是小官,在朝堂之上可謂是名不見經傳,平時幾乎讓人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除此之外,寂靜無聲,朝堂上再度陷入僵持。

午令在這時呈上一份卷軸,一打開,卷軸一瀉千裡,幾乎要流到最前面孟、秦的跟前,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今日秦氏在朝堂所言先帝和各位大臣們的罪行——秦氏一派發言,朝臣們昏昏欲睡,可累壞了後面記載朝會的史官。

濯清塵目光停留在卷軸上,語氣冰冷,“沉疴不清,何以正朝綱?”

朝臣們終于顧不上孟、秦龍争虎鬥了,茄子們在原地瑟瑟發抖,不知是想起了自家那筆子爛賬,還是被濯清塵這句話凍到了?

濯清塵又看向秦氏,表情未有絲毫變化,“秦氏今日所言,所求為何?”

秦氏咬着牙,所求為何?所求前塵往事一筆勾銷!可是這卷軸都拿出來了,他已經被孟、白二人逼上了刑架,他還下得來嗎?如今他退,他今日敢言衆朝臣之過,明日衆朝臣就會拿着秦氏的罪行請陛下降罪。如今他進,秦氏一旦被清查,姓“秦”的這棵大樹必然不保!

“臣……”秦氏拜了又拜,“陛下所言甚是,沉疴不清,朝堂不穩。臣今日請願,重修大昭律法,以正朝綱。”

——這是換了一種法子讓秦氏并諸位臣子的罪行隐匿在發言之後。

諸位大臣松了口氣,給秦氏的判罰從淩遲處死變成了留個全屍。

有膽大的臣子出列,“秦氏所言極是,臣附議。”

午令往濯清塵處走了一步,将卷軸呈到他的面前,濯清塵用手指指背輕輕觸碰卷軸上“步生蓮”三個字——這人膽大包天,竟然敢把步生蓮幼時與前禮部尚書之子打架鬥毆、曾任暗衛閣暗衛,在邢水樓手下為非作歹這樣的話說出口!

朝臣們偷偷觀察陛下的神色動作,這類似于撫摸愛人面頰的動作是什麼意思?陛下可還分得清眼前的卷軸是衆臣罪狀,并非愛人的畫像?這位新帝怎麼比先帝還令人毛骨悚然?

“律法當修,”濯清塵不打算放秦氏一馬,還沒等諸位大臣将這顆心放回肚子裡,又聽他說:“但若隻修律法,豈不是辜負了秦大人的一番苦勞?”

還不等大臣們琢磨出皇帝的深意,濯清塵目光精準地鎖定了一地朝臣中極不顯眼的一個角色,幾乎是和顔悅色地問:“蘇大人有何想法?”

問誰?那位隻會“嗯啊哼哈”的蘇二蘇運思?

當今四大世家,孟氏半隐,這一輩隻出了一個孟懷序,姜氏和秦氏倒是多年來在朝堂招攬拉攏,不分上下,但如今姜氏已倒,秦氏眼看也保不住了,就不再提及。這蘇氏……除了民間的一句“蘇家有好女”,自蘇二接管蘇家,給人印象深刻的隻有這位語氣詞運用卓越的蘇運思和他那位常年混迹秦樓楚館的兒子……陛下問他做什麼?

“啊?”蘇運思醞釀半晌,繼而又“嗯”了一個長音,随後又陷入了沉思,憋了一盞茶,才試探着說:“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這表忠心的話說得猶豫不決,聽上去反而像個疑問句。

新帝被這模棱兩可的“忠心”逗笑了,撂下一句“那便從秦、孟、蘇三家查起”便退朝離開了,隻餘下朝臣們因這句話又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秦氏跪倒在地,孟懷序朝無人的龍椅磕了個頭,蘇運思呆頭呆腦地“啊”了一聲,慢一拍搞明白濯清塵這話什麼意思之後,跌坐在地上,差點暈了過去。

但這“波”沒持續很長時間,“從秦、孟、蘇三家查起”的意思是查完這三家就輪到其餘各家了,誰都逃不掉。怪陛下嗎?這回可怪不到陛下頭上,罪行是秦氏揭露的、清查是孟氏提出的、遵令行事是蘇氏憋出來的,朝臣們睡眼惺忪地來,灰頭土臉地去,愣是憋了一肚子的髒話恨不得倒在這三大世家身上,可偏偏還沒時間讓他們倒,一個個被這早朝“醒了神”,着急忙慌地趕回家銷毀罪證去!

呸,真憋屈!

時隔十年,白無生在大殿門口再次目送朝臣們落荒而逃,樂得大牙愣是半晌沒收回去,被自己的口水嗆了一下,咳嗽了好一陣,才收起“小人得志”的這副嘴臉,晃晃悠悠地往陛下那裡走去了——今日被秦氏消磨了早朝時間,還有朝政未曾禀報呢。

“張将軍送來的軍報中,贊蓮公子妙計十足,助他拿下許多勝仗,士兵傷亡也少了許多。”

晨起的湯藥藥效已經下去了,濯清塵隐隐覺得身上又起了熱,早朝被秦氏喋喋不休地吵,此時仍然覺得耳朵邊飛着兩隻煩人的蒼蠅,他捏了捏眉心,“北疆的軍報我看過了,北狄沒有異動,北疆尚且安穩,你隻說朝中事即可。”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不當講。若朝中無事,你便退下吧。”

白無生坐得沉穩,“陛下,蓮公子延州救駕,再加上南行一路護衛,也該封賞了。”

“封賞什麼?”

白無生苦口婆心,“若有一日蓮公子去往北疆,身上無軍功,如何服衆?”

“他南行時添了一身傷,如今還沒好全,且等他養好傷再說吧。”

放屁!白無生前些日子還在醉春樓看到步生蓮生龍活虎地跟人品鑒小曲兒……難不成當初他猜錯了?濯清塵這架勢可不像同意步生蓮上戰場。

蓮公子如何打算的?

白無生攔住步生蓮。

步生蓮看見他愣了一下,揮揮手讓帶來北疆消息的釘子退下,随即笑了,“我心中有數,白大人不必擔心。若真到了那一天,恐怕還得白大人與我狼狽為奸一次。”

說罷,步生蓮晃着手裡的茶點,離開醉春樓,仍然往皇宮去了。

白無生眼見着步生蓮的背影遠去,總覺得南下一行,這少年人身上的孩子氣如銅鏡上的水霧,伸手輕易就抹去了。可輕易的背後,往往又是刀削斧鑿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