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考上了江城大學,以後也會一直住在學校的宿舍,盡管仍然在同一個城市,可姜億還是覺得,他們之間的距離被某種東西拉遠,她不由得心生惶恐。
所以她就養成了和周序發短信的習慣,什麼考試超常發揮,字裡行間都透露的小得意,什麼關于同學們讨論物理老師的“地中海”,調笑他一定是“聰明絕頂”,什麼體育課上有男生想要跟她交流交流寫作心得,她卻因為那命令十足的口吻傲嬌地拒絕了男生的邀請。
總之,她沒有跟任何人分享的心情,隻有周序一個人知道。
本學期的最後一天,即将奔向寒假美好生活的姜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周序發了個短信:我放假了!!!
然後就是煞有介事地坐在書桌前,開始規劃她的寒假生活。一個月前,姜億就已經開始一邊期待假期,一邊在心裡勾畫偉大的寒假藍圖,要每天按時按量地完成寒假作業,要堅持鍛煉,要養成每天背單詞的好習慣,以及要在寒假看完老師推薦書單裡的所有書。
這種煞有介事制定的日程表,在姜億的生活中已經出現了不下三次。可惜的是,那種規規矩矩地按照日程完成計劃的自覺往往不堪一擊,很快就會被自己類似于“就偷懶這一次”、“下次一定完成”的想法輕易打破,進而整個推翻。即便她對于這樣的自己恨鐵不成鋼,也因為自己的懶惰而倍感懊悔,卻依舊無法改變她身心不一的事實。
下定決心的那一刻總是很感人。
後來她才知道,對很多人說,堅定往往隻是一瞬間的事情,當熱情之火慢慢熄滅,我們又會變得一如既往的懶散,然後對生活得過且過。
可是即便如此,她還是覺得這次的決心比往常的任何一次都要來得堅定。那種盲目自信,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随處可見。
然而她精心規劃的日程還是被一天更比一天晚的起床時間率先打亂,然後就是周序的邀約。
那一年,那部史詩級影片《泰坦尼克号》經過3D化,重新在全球的各大影院上線。
作為影視劇的資深愛好者,從小學就追着至今未能完結的《海賊王》,除了學習和睡覺就在看電影的周序,在寒假的第四天,拉上姜億去了趟電影院。
姜億抱着一桶爆米花坐在休息區,一個一個地往嘴裡塞。
“你看過這部電影,為什麼還要再看一遍?”
周序叼着飲料吸管:“那你為什麼把你那幾本漫畫書翻了一遍又一遍?”
“好吧。”
很多簡單的道理,放在别人身上,好像就沒有那麼容易理解。姜億把自己的漫畫書來來回回讀了一遍又一遍,連角色的對話都背得滾瓜爛熟,然而不管是第幾遍的重溫,卻還是可以從漫畫中體會到初時的心情。
也許周序就是想要重新體會那種心情。
商場裡新開的影院很擁擠,等周序和姜億排着隊檢票進場,電影已經開始了。
放映廳裡的燈光已經熄滅,剛從燈火通明的大廳進入,姜億一時無法适應這樣的黑暗,一個踉跄,差點絆倒在階梯上。幸好周序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扶着人重新站穩。
“小心點。”
姜億有些急:“我看不清。”
周序沒說話,卻不動聲色地走到她身前,握住她的手腕,引着她慢慢找到座位坐下。
姜億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是《加勒比海盜》,而坐在身旁的人,同樣是周序。那時的她其實有些無法理解電影院存在的意義,那些在電腦上就可以看完的電影,為什麼非要跑到電影院和那麼多人湊在一起看。
周序對她說,其實電影誕生之初,由于條件的限制,人們隻能集中在電影院進行觀影,所以電影在生産過程中,都是按照影院的放映條件來作為制作标準的,電影銀幕的大小、亮度、色彩等等都會影響你的感知,進而影響電影的觀感。
姜億沒有體會到色彩、亮度這些微小的差别所在,卻還是能清楚地感受到,影院觀影獨一無二的沉浸感。
全程三個多小時的觀影,姜億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投入。
其實她承認,自己無法感同身受露絲的絕望和對生活的厭倦,也無法理解他們那種奇妙的愛情,卻依舊不妨礙她為故事動容。
整部影片中,最打動姜億的,其實不是傑克和露絲的曠世奇戀,也不是在生命岌岌可危之時,“you jump I jump”的深情,而是在所有人慌亂逃竄的時候,那個小提琴師沉默着把小提琴架在肩膀上,忘我地開始演奏,是即使船艙的水一點一點上升,一位母親仍然鎮定地講着故事把孩子輕輕哄睡,然後閉上眼迎接避無可避的死亡。
冰冷的海水慢慢淹沒了很多東西,生命,和希望。
姜億緊緊盯着銀幕,淚水也默默地流着。
電影結束,她透過淚眼朦胧的雙眼,看到周序無奈的笑,突然有些憤憤不平:“周序,你一點都不感動嗎?”
周序語調平靜:“感動啊。”
“感動的話你為什麼不哭?”
周序卻笑:“感動就一定要像你一樣哭成小花貓嗎?”
她不明白。不明白為什麼周序永遠沒有情到深處難以自制的時候,就像她從來看不明白周序是如何一個人承受了那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然後淡然地面向未來。
所以有時候,姜億覺得害怕,因為周序好像看透了很多東西,可是姜億卻一點也看不清他。
這個深冬,姜億在慵懶和随性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很多的空閑裡,是後來回憶起來,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的空茫。
後來的後來,越長大,空閑的時間對很多人來都是一種稀有的東西,然而在一片忙碌的生活中獲得少有的閑暇,姜億卻再也做不到如同過去那般自娛自樂。姜億記不清記憶深處的自己,到底是怎麼做到在平淡中創造出樂趣,在無聊的生活中悠然自得。于是,這種能力和很多曾經的人和事一樣,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她緬懷過去的對象。
一部電影有獨屬于自己的氛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也是如此。姜億喜歡和周序待在一起,每個瞬間,都會讓她感受到了一股無法替代的安穩和平靜,就像很多個夜晚裡溫柔的月色。
姜億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快點長大,擁有更多的自由,然後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站在周序的身邊。
可是要永遠做一個小孩這樣的念頭也會偶爾冒出來,因為小孩子永遠保有任性和犯錯的權利,姜億需要這樣孩子氣,毫無負擔地去做那些“大人”無法做的事情。
就像很多的假期裡,因為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所以她可以撒潑耍賴,住在舅媽家,打着和表哥表姐們一起作伴的借口,和周序看電影打遊戲。
姜億玩Q版泡泡堂和森林冰火人,是永遠的手殘黨。姜子軒總會在姜億一次又一次地坑隊友中失去耐心,說“不玩了不玩了”。
但周序會問她:“再來一次?”
姜億也會鬥志昂揚地回:“再來一次!我就不信了,我還赢不了了。”
她曾經在書上看到過一種名叫昙花的介紹,這種白色的花,通常隻會在夏秋時節,在夜間偷偷展開自己的花瓣,綻放出令人驚歎的美麗。潔白的花瓣一層一層緩緩舒展,散發出淡雅迷人的香氣,然後在短短幾個小時後,慢慢地走向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