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媽媽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們江城有一個這麼好的大學,你能考到就謝天謝地了。”
姜億覺得江城大學最大的特色不是它在全國的排名,而是它各色的教學樓建築,莊嚴肅穆的圖書館,古老的一号教學樓,充滿藝術氣息的美術館,宿舍樓的外牆做成了波浪形,整齊排列在學校的東南角,遠遠看去,像是翻湧的波浪。
可是最吸引她的,還是大學校園裡神采飛揚的學生,那種堅定奔向某個特定方向的感覺,是她一直向往的東西。站在他們之間,姜億越發覺得自己隻是一個小孩。
她想,她和這些人的差距,真的就隻是一次高考,還有三年的時間嗎?
晚會上,她坐在這群“小大人”中間,那樣格格不入。她沉默着,認真看節目。江城大學的元旦晚會堪比小型春晚,開場就是大型歌舞節目,然後是大合唱、革命主題話劇、詩朗誦、舞蹈、古典音樂合奏等等,整個晚會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又紅又專”。
節目的間隙,不時還穿插着抽獎環節,每一個現場觀禮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獎品,一等獎是一台筆記本電腦,電子屏幕上的二維碼一經放出,全場都沸騰了,姜億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隻有周序異常淡定,連手機都沒有拿出來。
姜億靠過去,半開玩笑地開口:“土豪,六千大洋的筆記本您都瞧不上?”
周序很配合,當即回道:“那可不。”
兩個多小時的元旦晚會已經接近尾聲,閉幕歌曲響起,小小的舞台上站滿了人,大家載歌載舞,一片歡欣。穿着花花綠綠道具的舞蹈演員充當着節目的背景闆,從左邊的數第二朵“鮮花”,跟着歌聲律動得尤其賣力,臉上帶着特别使勁的假笑。
姜億突然沒頭沒腦地笑了。
能讓她動容的其實就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不用多大的舞台,也不用多麼精美的服飾,
周序看過來,問她笑什麼。
姜億指着舞台上那朵“鮮花”,用“賣力”和“使勁”這兩個詞一頓形容,于是周序也笑了出來。
歌曲進入尾聲,一群捧着鮮花的小孩走上舞台,他們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把手裡的鮮花獻給了舞台的主唱。可是如果是姜億,她想把花獻給那個女孩,因為她傾情演出的樣子,真的真的很耀眼。
姜億覺得徐因俊很黏賀舟和周序,因為據周序所說,他往江城大學跑的頻率讓周序的舍友一度以為他是本校的學生。
今天晚上,他放着自己學校好好的晚會不參加,非要來江城大學湊熱鬧,結果被周序和賀舟雙雙抛棄。
晚會一結束他就找上周序,怒氣沖沖頗有幾分要打架的架勢。
姜億禮貌地跟他打招呼,徐因俊卻被她臉上的笑容吓了一跳,他伸手捏了捏姜億的臉,說:“妹妹,你怎麼笑得跟周序一個樣?”
周序拍掉他作惡的手,他也不在意,轉而開始對着姜億抱怨:“妹妹,賀舟和周序就是狗,我千裡迢迢跑來他們學校找他們跨年,他們居然讓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學校轉悠了一個晚上。”
周序像看傻子一樣看着他,說:“我耳朵沒聾。”
最後的最後,還是周序帶人去了燒烤店,才堵住了他那張怨聲載道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