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熹回頭望了一下,同意,端起桌上的咖啡杯,站起來。咖啡喝完了,他揭開塑料杯蓋,倒了塊冰塊吃掉,也伸手去等許嬌娥來牽。
半分鐘過去,喊着要去看演出的人沒動靜,陳熹有點想發笑,彎腰一把捉住她的手腕,把人拉起來。
許嬌娥陡然的一下,小腿發軟腳下輕飄飄的,像是遇到颠簸的氣流,隻不過她落進的不是雲朵裡,是某人的懷中。
陳熹也意外,措不及防撈住跌落進來的人,“許嬌娥,醉了是不是。”
偏她好清澈的眼神,盡管去答非所問,“冰塊好吃嗎。”
她踮着腳仰頭問他,呼吸裡有淺淡的黃酒味。陳熹端詳着她,手撈住她的腰,貼近的距離裡他朝她低頭。
下一瞬,許嬌娥溫熱的手掌蓋上來,“不準,這樣也算酒駕的。”
陳熹的唇貼着她潮熱的手心,端詳她,然後摘去她的手,“許嬌娥,以後我不在,你不準喝酒。”
軟綿綿的人從他胸前退開,清醒的樣子卻說着迷糊的話,“明天我們要各回各家了,陳熹,陳醫生會想我嗎。”
被點名的人啞然失笑,溫柔又嚴肅的警告,“尤其是黃酒。”
“他們在唱戀愛ing哦。”
陳熹喟歎,也歡喜這樣生動又無厘頭的許嬌娥。
也許愛情原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一場醉,繼續他們牛頭不對馬嘴對話的人,或許就這樣一醉方休且長醉到老了。
-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國家庭對節日的重視程度有排名的話,中秋絕對是排在前三位的。而中國人的節日,似乎就是一頓飯的團聚。
節日家宴的意義,不僅民族文化精神的代際傳遞,更是家庭意義與親情的強化和具象化。
陳許二人前一天晚上一道采購了節禮,今朝一早,各找各媽去了。
汪家的小院,秦朝顔依舊嘴上嫌棄女兒講客套生分了,次次不空手,“你曉得的,家裡什麼都不缺,不過就是想你們多回家來。”
秦朝顔說的實心話,是同許嬌娥說,也是同汪瑩說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們這樣的家庭則更怕厚此薄彼,否則原本的隔閡便成了嫌隙。
“今朝中秋節,你們有什麼事都給我留到吃完夜飯之後,誰都不準提前走。”
汪瑩戴着球球一道回來的,挨着秦朝顔坐着,一面撸着狗狗圓圓的腦袋,附和繼母的話,“那要辛苦秦阿姨啦,我肯定吃圓了肚皮才會走的。”
許嬌娥沒有表态,隻是笑笑,都是繼子女,其實也不大一樣,甚至她一時恍惚自己是這場溫馨家庭聚會裡的局外人,她這才想起來什麼,去今天背的托特包裡取來要給汪瑩的狗繩套裝。
果然,汪瑩看到禮物開心極了,當即給球球戴上了項圈,抓住球球的手拎起來,要球球謝謝小姨,也招得一旁玩iPad的汪蔚擠過來。
許嬌娥對于小姨的稱呼莞爾,也伸出手去撓球球的下巴,柔軟的皮毛透着暖暖的溫度,她的手卻是涼的。
秦朝顔一旁看着這場景,面上是笑容,心裡揪起來難舒展。她多想女兒可以無憂無慮,不需要去周旋什麼,周全什麼的,或者有些選擇從開始就是她自私了。
最終,汪家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是圓滿的。
夜飯,秦朝顔讓汪濟杭幫忙在後院支起了八仙桌。許嬌娥一眼便望到堆成個小三角的一碟大閘蟹,一層一層的紅色,她莫名就想到了昨天給她把蟹殼還原會去的人。
許嬌娥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發給陳熹,嘴角隐隐的笑,自己大概都沒發覺。
老母親的眼光總是老道也精刮的,她更了解自己的女兒。于是,秦朝顔擡眼望了兩趟之後,試探的問,“寶貝,你是不是談朋友啦。”
席上的目光齊刷刷掃過來,短暫的沉默。
“秦阿姨,說好不講這些的呀,你問Joie我爸爸也要問我的。”汪瑩一半私心,一半替她解圍的意思,朝秦朝顔身上靠靠。
“好啦,”秦朝顔終究是一笑了之了,“不惹你們年輕人不高興,不過我還要講一句的,你們交朋友了總歸也要給長輩曉得一下。”
許嬌娥和汪瑩彙一眼,二人心領神會。
許嬌娥垂下眼眉,悄悄瞧一眼震了兩回的手機。陳醫生也發來照片,席上好顯眼的兩盤大閘蟹,大概江南人家中秋席上都少不了這盤時鮮。
下一條消息,陳醫生的叮囑,不要碰黃酒。以及,蟹性寒,适量。
許嬌娥鎖屏,心裡甜滋滋吐槽,你開醫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