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太守勸農繪春景
春日的清晨,陽光輕柔地灑在南安府衙,微風拂過,帶着絲絲縷縷的花香與泥土的芬芳。杜寶,這位南安太守,身着一襲莊重的官袍,正站在衙廳之中,目光堅定而溫和。他身後,淨扮的皂隸手持長棍,身姿挺拔;貼扮的門子則機靈地候在一旁,随時聽候吩咐。
“何處行春開五馬?采邠風物候秾華。竹宇聞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 。”杜寶低聲吟誦着,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在訴說着對這春日的贊美與對農事的關切。“時節時節,過了春三二月。乍晴膏雨煙濃,太守春深勸農。農重農重,緩理征徭詞訟 。”他轉頭,對身旁的衆人說道:“俺南安府在江廣之間,春事頗早。想俺為太守的,深居府堂,那遠鄉僻塢,有抛荒遊懶的,何由得知?昨已分付該縣置買花酒,待本府親自勸農。想已齊備。”
話音剛落,醜扮的縣吏匆匆趕來,行禮後說道:“承行無令史,帶辦有農民。禀爺爺,勸農花酒,俱已齊備。”
杜寶微微點頭,朗聲道:“分付起行。近鄉之處,不許多人啰唣。”衆人齊聲應和,一時間,衙廳内響起整齊的腳步聲和吆喝聲,浩浩蕩蕩地朝着城外出發。杜寶騎在高頭大馬上,心中默念着:“為乘陽氣行春令,不是閑遊玩物華 。”眼神中滿是對這次勸農之行的期待。
與此同時,在南安府清樂鄉,生、末扮的兩位白發蒼蒼的父老正站在村口,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他們身旁,一群孩子們嬉笑玩耍,給這甯靜的鄉村增添了幾分生機。
“白發年來公事寡。聽兒童笑語喧嘩。太守巡遊,春風滿馬。敢借着這務農宣化 ?”一位父老笑着說道。
另一位父老連忙點頭:“俺等乃是南安府清樂鄉中父老。恭喜本府杜太爺,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絕風清。凡各村鄉約保甲,義倉社學,無不舉行。極是地方有福。現今親自各鄉勸農,不免官亭伺候。那祗候們扛擡花酒到來也。”
正說着,醜、老旦扮的公人扛着酒、提着花匆匆走來,一邊走一邊抱怨:“俺天生的快手賊無過。衙舍裡消消沒的睃,扛酒去前坡 。”結果一個不小心,差點摔倒,酒埕子晃了晃,差點摔破。“幾乎破了哥,摔破了花花你賴不的我 。”
兩位父老連忙迎上去:“列位祗候哥到來。”
老旦、醜苦着臉說:“便是這酒埕子漏了,則怕酒少,煩老官兒遮蓋些。”
父老們笑着擺擺手:“不妨。且擡過一邊,村務裡嗑酒去。”老旦、醜如釋重負,連忙将酒和花擡到一旁,匆匆離去。兩位父老則開始布置官亭,擺放桌椅,等待杜寶的到來。
不多時,杜寶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官亭。隻見紅杏盛開,菖蒲初芽,田野間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紅杏深花,菖蒲淺芽。春疇漸暖年華。竹籬茅舍酒旗兒叉。雨過炊煙一縷斜 。”杜寶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禁贊歎道。
父老們連忙上前見禮,杜寶親切地問道:“衆父老,此為何鄉何都?”
“南安縣第一都清樂鄉。”父老們恭敬地回答。
杜寶環顧四周,感歎道:“美哉此鄉,真個清而可樂也。”随即吟道:“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雲處處生 。”
父老們也應和道:“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 。”
杜寶微笑着問:“父老,知我春遊之意乎?”
“平原麥灑,翠波搖翦翦,綠疇如畫。如酥嫩雨,繞塍春色藞苴。趁江南土疏田脈佳。怕人戶們抛荒力不加。還怕,有那無頭官事,誤了你好生涯 。”杜寶耐心地解釋着自己勸農的初衷,眼神中滿是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