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元香帶着二果三喜和阿允,還有一車子的貨物,趕着車到了陳家村。
剛進村沒走一段路就見到了之前在集市上訂了一千塊素瓦的那位中年大叔。
這位見是賣陶器的攤主小姑娘來送貨了,精神一振,立馬熱情地朝她們招手,笑得臉都皺巴巴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十幾年沒見過面的親戚過來探親。
他上次已經見過阿允,又見今日車鬥裡坐了兩小孩兒,樂呵呵地誇:“你這倆娃長得好,就是瘦了點。”
二果/三喜很懂禮數地回:“謝謝伯伯。”
元香笑着問了聲:“陳叔,今日怎麼這般高興?”
陳叔一邊領着元香的牛車回家,一邊說着話,
“小姑娘你不知道,上次在你這兒下完定金,倒是忘了拿貨契就回去了,可被我家裡的婆娘好一頓的說,說什麼沒貨契别人到時不認賬你也沒辦法。
我就反駁啊,人家又不是做一回生意,有啥好怕的?
你看,這不是日子到了就送貨上門了?”
其實被自己婆娘這麼一提醒,他這幾天一顆心也提着呢,隻不過要是真的這麼巴巴地再趕回去要貨契,這不就既顯得自己做事不利索又認慫了麼?
所以就硬撐着面子撐到了今天,一早就等在路邊了,好在元香今日出發得早,不然他心還得提會兒。
所以他見到元香他們如約送貨才這麼開心。
陳叔嘴裡說的貨契就是後世交易中的取貨憑證,那天兩人談妥了之後都沒想到還有這茬兒。
這件事确實是元香沒想周到,畢竟她也是第一次做這種預付費的生意,流程還不是很熟悉。
“陳叔,這事兒怪我,待會兒我跟嬸子好好解釋。”元香抱歉道。
“嗨,小事兒,别放心上,就是我家那位多事兒。”陳叔道。
等到了陳叔家,大家忙着把車上的貨給先卸下來。
這時屋内出來了一中等個兒,身材微胖的婦人,看樣子應該就是陳叔媳婦兒了。
她撿了塊擺在車廂裡的素瓦片仔仔細細地看,看完一塊又去翻另一塊兒。
送來的瓦片看着表面很是光滑,摸在手裡厚實有分量,知道自家男人沒被坑,又想起這瓦片的價格比陶瓦店裡的要便宜一半,原本闆着的的臉也多了幾分好臉色。
等到元香說起上次忘記給貨契的事情,作為補償這次免費多贈送了十片素瓦,另外還保證如果一個月内瓦片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找她免費更換或者直接退錢退貨。
得了這樣的保證,陳叔媳婦眼帶笑意,心裡自然是很滿意。
“我就說吧,人家是做生意的,咋還會差你一單兩單的?”陳叔朝着媳婦兒得意道。
陳叔媳婦沒好氣地斜睨了他一眼,“這次是人家姑娘有良心,下次你碰到别家可沒這麼好運。”
收到了餘下的尾款,拜别了陳叔家,元香一行人又去找羅六。
羅六也住在陳家村,他家的位置偏了些,元香問了人轉了一圈兒才終于找到地方。
一間小院,兩間屋子。
停下來的事後,牛仰頭“哞——”地叫了一聲。
“誰啊?” 羅六聽見聲音從西側的一間屋子裡探頭出來,他正在裡頭做早食。
“我,元香,送貨來了。”元香應了聲。
牛車停在了院門口,一夥人就開始把羅六要的陶器給搬進去。
“來來來,先放這兒吧。”羅六在院子裡指了塊空地。
“你不先查收下嗎?”元香道。
羅六掃了一眼她手裡的貨,吊兒郎當道:“不看了,我信你。”
見幫元香搬東西的除了上次那個冷若冰霜的男人,還跟着一大一小、一男一女倆娃兒。
“今日你們怎這般早?”羅六準備的早食才下鍋呢。
元香看了看日頭,去了陳叔家一趟又來了這兒,現在也才差不多剛到巳時。
她今日确實是有事,“你這邊結束後,我們準備到縣城裡逛逛去,我來了這兒這麼久,還沒去過縣城呢。”
二果、三喜昨日一聽阿姐說明日帶他們去縣城,可興奮了一天,今日他倆幹活都格外賣力。
聽她這麼說,意識到她也不是本地人。
“這有啥的?這村子裡大多人都沒去過縣城。”羅六頓了頓,又道:“不過你确實該去縣城看看,做生意的得多見見世面。”
元香腹诽:去個縣城就算見世面了?
見他那一幅很有經驗的老道樣,說道:“那你這......是經常去喽?”
羅六點頭,一幅“這是當然了的”模樣,
“想要賺錢的話那肯定得往人多熱鬧的地方去啊,這附近還有哪裡比縣城更熱鬧的嗎?”
元香一想,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成日在附近的幾個村子裡晃悠的話,市場确實太小。
羅六見她聽得認真,又念起她沒去過縣城沒啥經驗,便絮絮叨叨地開始講起許多縣城裡的事兒。
“像咱們是要去縣城做些小買賣的話,除了走街串巷挑擔的貨郎,那就得去城内的市集,這市集還分東市跟西市,東市就在城東,什麼糧食,蔬菜、肉類、熟食攤販都在那兒,賣這類吃食的多,西市呢,主賣布匹、器皿等,賣吃食的也有但種類和規模不及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