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和杜紫草吃好長壽面,跑去捶丸的場地看了一眼,那裡果然擠滿了小娘子,别說場地上,旁邊都有一堆人圍着,有人等着上場,有人在旁觀戰。她倆和圍觀的小娘子們,閑聊了幾句,看了一會兒熱鬧,才跑去玩投壺。
杜若說是說玩,不過今日她是主人之一,客人們之間發生了小矛盾,她都得出面調解,玩的時候,當然會悠着點,讓着客人們。
杜紫草投壺也就十中三四,屬于小娘子中拖後腿的,不怕奪了誰的風頭,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愉快。
這日,客人們用過了晚宴,才散場。
周氏幫着錢氏送走了客人,帶着杜若杜衡回去時,已是亥時初,她忙碌了一整天,累得夠嗆,回去的路上,靠着車廂眯了一會兒。
杜若杜衡比她精力好,倒沒這麼累,不過他們見阿娘累成這樣,都不去鬧她。
回了府裡,杜若跟着周氏去了正院。
“阿娘,你躺一會兒,我幫你揉揉腿。”乘着宋嬷嬷讓人準備熱水的空擋,她對周氏說道。
“好。”周氏笑着躺在了榻上。
杜若拉了個凳子,坐在榻邊,幫周氏揉起了腿。她用了些力氣,動作不算太溫柔,不過很到位,腿上的穴位依次揉過。
“哎呀呀……輕點……輕點……”周氏哎哎叫着,又是酸痛又是舒服。
“阿娘,忍着點,揉開了就好了。”杜若沒有停手,繼續揉。
宋嬷嬷正看着侍女們準備東西,聽到裡面的聲音,笑了起來,若娘子這麼好,夫人當然愛若珍寶。
“阿若……”周氏緩了過來,看着女兒,突然問她,“有沒有想阿耶?”
“想了。”杜若點頭。
“那我們早點回去好嗎?”她又問。
“阿娘不是說,外祖就快歸京了,我們見過外祖他們再回去嗎?”杜若的外祖父,也就是周氏的父親,原任兖州刺史,全家都在任上,不過他任期已滿,此時已經踏上了歸京之路,周氏隻要再等一段時間,就能見到他們了。
周氏原本是這麼計劃,但是她想到太子,就覺得還是早早踏上歸途,才最為妥當,再拖下去,不知道會拖出什麼事來,但是這份憂心,她又不好和杜若直說。
杜若見她不說話,又道:“我想阿耶了,阿娘不想外祖他們嗎?”
周氏十多年未見父母兄弟,心中自然想念,隻是,她看着女兒,有些事,明顯難以兩全。
“這事我再想想吧。”她猶豫了半晌,才道。
這時候,宋嬷嬷帶着伺候的人進來了,周氏就沒再說這事。
杜若服侍着周氏洗漱好,回了自己的院子,讓人備了熱水,洗了個澡,才歇下。
這世上,有人喜,有人悲,并不相通。
宮中這邊,皇帝議事完畢,又留太子用了午膳,才讓他去上學。
“太子,朕再說一遍,好生上學,你再把朕的話當耳邊風,就不要怪朕不把你的事放心上。”臨别時,他又叮囑太子。
“兒知道了。”太子乖乖答應,恭順得不得了。
皇帝心裡還是不太信他的話,不過看到太子的态度這麼乖,就姑且一信吧。
太子回了興慶宮,沒敢當日就食言,帶着人去了勤學殿。
他這些時日,要麼不去上學,要麼就上午去一下,下午就不見了人影。别說勤學殿的其他學子,就是六傅看到太子下午來上學,也是滿心驚訝。
不過大家驚訝歸驚訝,到底不傻,太子要來上學,沒人敢問他為何來了,隻管陪着太子上學。
勤學殿的其他學子,還不知道紫宸殿裡議了什麼事,不過清思殿和宣微殿那裡,卻早早得了消息。
皇帝命将作監修繕王府,命禮部準備封王典禮,是公開的事,無須保密,而且這事,對沈貴妃來說,未必是喜事,但是對皇後來說,怎麼說都是喜事,皇後膝下有二子,一子被皇帝立為太子,另一子早早封王,怎麼想,都是皇帝對皇後的恩寵,往後皇後的腰闆隻會更硬,所以有消息靈通的小内侍,報過來讨賞了。
“恭喜皇後殿下!”小内侍見了皇後,笑容滿面地說道。
“喜從何來?”皇後含笑問他。
“禀皇後殿下,二皇子三皇子将被陛下封王,封号已議定,楚王趙王,王府也在準備中。”小内侍繼續說道。
皇後聽到這裡,面上笑容不變,袖子裡的手,卻忍不住攥緊了帕子。
“阿春,賞一匹娟。”皇後吩咐于尚宮,賞賜來報信的小内侍。
“多謝皇後殿下。”小内侍領了賞賜,高高興興地走了。
他走後,皇後越想越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