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岸時小心一點。”孫管事站在船頭,見碼頭在即,吩咐船工們小心行事。
“孫管事,您老放心,小的們心裡有數。”船老大笑着說道,指揮船工們幹活。
他們都是做事做老的人,更何況夫人和小娘子都在船上,靠岸時自然不敢造成太大的沖擊,估算着距離下了錨,又用船篙撐住了,讓船慢慢滑向岸邊。
孫管事隻聽“砰”地一聲,腳下一沉一晃間,船就靠上了岸,馬上就有船工把纜繩甩了上去,岸邊的人一把扯過,拉緊系在了碼頭的木樁上。
孫管事見他們行事穩妥,滿意點頭,讓人搭好了跳闆,才去請周氏下船。
随後,宋嬷嬷帶着侍女們,護送着周氏母女二人上了岸。
昨日,周氏就派了人,到别院知會,今日她們要過來。
一大早,别院的大管事就帶着衆人,候在了碼頭前,此時見到她們下船來,馬上帶了幾名小管事,上前來見禮。
“見過夫人,見過小娘子,夫人小娘子一路辛苦了。”别院的大管事姓袁,打頭俯身行禮。
“袁管事不用多禮。”周氏擡手請他起身,腳下不停,帶着衆人向内走去。
袁管事見狀,趕緊跟了上去。
杜若扶着周氏的胳膊,一路将周氏送到了正院,坐下來說了幾句閑話,喝了口茶,歇了片刻,換了身衣服,留下綠葉安置她的東西,隻帶了紅葉出門,去赴顧芊芊的約。
顧家的别院,離杜家不遠,大概一刻多鐘,杜若就在顧家别院的大門前,見到了顧芊芊。
“若阿姊,這裡這裡,快來,就等你了。”顧芊芊遠遠看到她,驅馬上前,喊了起來。
“芊芊,等了許久吧?”杜若見她心急,加快了馬速。
“還好,我們也是剛到。”
杜若到了近前,見顧芊芊身着利落獵裝,頭上戴着一頂五彩鬥笠,不由得笑了起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長安城的小郎君小娘子們,出門流行戴鬥笠了,東市西市的商賈們,發現了這波商機,立即在鬥笠上下苦功,精益求精、推陳出新,猶如當年他們在幂籬、帷帽上花費諸多心思一般,如今的鬥笠,不管是材質、内襯,還是外部修飾,都與往日不同了。
“芊芊,這是要去哪裡?”杜若見她一靠近,門前的衆人,紛紛上了馬,一副開拔的模樣,問顧芊芊。
“若阿姊,大兄帶我們去香積寺吃素齋。”顧芊芊說道。
顧芊芊的大兄,就是汝南伯世子顧晟,他看到杜若過來,勒馬出列,對她說道:“阿若來了,人到齊了,我們出發吧。”
杜家和顧家,祖上就交好,小輩之間,又常在一起玩,今日的行程雖然有些突然,不過杜若沒多說什麼,彙入了隊伍,一起出發了。
香積寺在别院西邊,路程不算遠,騎馬的話,大概半個時辰就能到。
杜若進了隊伍,顧晟就帶着衆人,把她和顧芊芊幾人,擁在了隊伍中間。杜若觀察了一下鄰近幾人,見除了她和顧芊芊之外,還有幾位身着獵裝的小娘子。
她掃了一眼,感覺這幾位小娘子有些眼熟,一時又想不起來,她們是誰,大概以前在哪家的宴會上遠遠見過,隻是沒有說過話,印象才不深。
因在路上,她沒有多問,悶頭随着衆人趕路。
香積寺位處終南山麓,山腳往上一點,有坡,但不算陡峭,這日是六月初八,上香的人不算多。
衆人到了山門前,下了馬。
山門前有寄放馬匹的地方,也有雇肩輿的地方。
顧晟是此行主事人,到了地頭,他就忙前忙後,布置各項事宜,稍後,又來詢問顧芊芊等人。
“大娘子,二娘子,山路陡峭,要不乘肩輿上山吧?”
這點山路,也算陡峭嗎?杜若聽到這話,瞄了一眼山路,又順勢看向顧晟口中的大娘子、二娘子。
這兩位小娘子與杜若她們年歲相仿,大娘子長相明媚,神情爽朗,身着箭袖對襟束腰齊膝輕袍、長褲軟錦靴,衣色是由淺至深的天水碧,不說做工刺繡,光是這染色,必是出自頂尖匠人之手,一看就是備受家中大人寵愛的嬌嬌女郎,二娘子衣飾與大娘子類似,顔色淡一點,為天青色,長相清秀可愛,惟獨眼角眉梢,略顯拘謹。
杜若看了一眼,心中蓦然一動,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突然想起來她們是誰了,原來是福慧公主和安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