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書成反派的我瘋狂自救 > 第70章 第 70 章

第70章 第 7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馬芷瑤将斷成兩截的木梳輕輕按在妝台上,指尖觸碰到那粗糙的紋理,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銅鏡裡映出西南大營送來的軍報,火漆印裂開細縫,像道橫亘在眉心的疤,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她拆開信箋的手指頓了頓,忽然聽見祠堂方向傳來熟悉的腳步聲,那腳步聲由遠及近,沉穩而有力,踏在石闆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北狄使團改走陰山道,三日後抵京。"王逸塵的聲音混着祠堂線香那清幽的氣息緩緩飄進來,那香氣萦繞在鼻尖,帶着一絲神秘的味道。

他褪了染血的官服,鴉青色常服下擺還沾着禦書房帶出來的檀灰,摸上去有細微的顆粒感。"賜婚诏書被我截在樞密院。"

"你拿什麼跟皇帝換的?"馬芷瑤沒轉身,鏡中映出他腰間玉珏晃動的弧度,玉珏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三個月。"玄鐵令牌落上妝台,邊角磕出清脆聲響,仿佛是命運的鐘聲在敲響。"若能在北狄使團離京前重振馬家聲名,陛下允你以家主身份接掌西南軍。"

寅時的梆子聲打破了夜的寂靜,驚飛檐角烏鴉,那烏鴉撲騰着翅膀,發出尖銳的叫聲,消失在黑暗的夜空中。

馬父将泛黃的地圖鋪在祠堂供桌上,燭火照亮西疆十七座烽火台,那微弱的火光在微風中搖曳,映照着馬父那堅毅的臉龐。"永昌六年,你祖父帶三百輕騎守住這裡。"粗粝指腹劃過龜裂的墨線,發出沙沙的聲響。"先帝賜的丹書鐵券,就是被他們污蔑成謀反證據的。"

"舊功抵不過新過。"馬芷瑤用銀簪挑開地圖夾層,半枚虎符在燭光下泛青,那冰冷的觸感從指尖傳來。"明日早朝後,我要進宮面聖。"

馬芷瑤離開祠堂,走在通往禦書房的路上,她的心中不斷回顧着剛剛與馬父的對話,擔憂着即将到來的面聖。

辰時的日頭剛爬上宮牆,陽光灑在身上,帶着一絲溫暖,馬芷瑤已跪在禦書房蟠龍紋地磚上,地磚冰冷而堅硬,透過膝蓋傳來陣陣寒意。

皇帝把玩着半枚虎符,目光掃過她額間未愈的鞭痕,那鞭痕刺痛着她的肌膚。"你可知刑部大牢裡,還押着十二個指控馬家通敵的人證?"

"通敵者不會燒毀自家糧倉。"她捧出焦黑的賬簿殘頁,那殘頁粗糙而帶着煙火的味道。"永昌二十四年臘月初七,馬家祖宅三萬石存糧,全填了北疆雪災的窟窿。"

朱筆在奏折上懸了半刻,最終重重圈住"北狄"二字,那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格外清晰。

就在馬芷瑤從禦書房離開走向紫宸殿議事廳的過程中,她的心中充滿了對剛剛與皇帝對話的回顧,擔憂着接下來在紫宸殿可能發生的事情。

紫宸殿議事廳的青銅鶴嘴爐騰起青煙,那青煙袅袅升起,帶着淡淡的香氣。

王逸塵正将一疊軍報拍在禦史大夫面前。"胡大人可知,您去年參馬家侵占民田的折子,用的是西戎細作僞造的地契?"羊皮卷抖開的刹那,血色指印壓着異族圖騰,那圖騰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猙獰。"邊軍審訊俘虜的記錄,要念給您聽麼?"

"夠了。"皇帝揉着眉心打斷争辯,目光落在馬芷瑤發間那支素銀簪——正是用丹書鐵券熔鑄的。

玉階下突然傳來銅器墜地的悶響,馬家老仆撲跪在殿外,懷裡緊摟的鎏金匣子震開鎖扣,那鎏金匣子在陽光下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馬氏先祖随太祖征戰時得的金錯刀,供奉祠堂六十年未敢擅動。"老人顫巍巍捧起匣中青銅短刀,刃面銘文在日照下泛起血鏽,那血鏽帶着一絲陳舊的氣息。"請陛下驗看刀柄暗格。"

當那卷裹着蜜蠟的族譜在禦案展開,黴斑也遮不住"永昌六年西疆大捷"的朱砂批注,那朱砂批注鮮豔而奪目。

皇帝指尖拂過"馬鎮北"三個字,忽然想起幼時被這名字吓退的夜啼。

酉時的宮燈次第亮起,燈光昏黃而溫暖,馬芷瑤在玄武門前攔住王逸塵。

他官服肩頭滲着新血,袖口還沾着樞密院的火漆印,那血的腥味和火漆印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你拿什麼逼胡禦史吐口的?"她嗅到他身上若有若無的鐵鏽味。

"他女婿在兵部倒賣軍械的證據。"王逸塵将染血的帕子塞進袖袋,忽然握住她發冷的指尖,那指尖的冰冷觸感讓他心中一緊。"三日後北狄使團進宮,我要你站上含元殿的東側石階。"

更鼓敲過三響時,聲音沉悶而悠長,馬府後院的地窖傳出撬動青磚的響動,那青磚摩擦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

馬芷瑤望着老仆挖出的檀木箱,突然輕笑出聲。

箱内二十八個銅鈴铛用紅繩串成陣,正是原主記憶裡"慈祥叔父"教她玩的占蔔玩具——每個鈴舌都刻着西戎文字,那文字在月光下顯得神秘而詭異。

"該給禦史台送份回禮了。"她扯斷紅繩,銅鈴在月光下泛着詭谲的藍,那藍光仿佛帶着一絲不祥的氣息。

就在馬芷瑤發現銅鈴的同時,另一邊皇帝的寝宮中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皇帝在五更天被噩夢驚醒時,冷汗濕透了衣衫,那黏膩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掌事太監呈上了新貢的雪山參,那雪山參散發着淡淡的藥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