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小子醒了,李大牛就說,“那,翠翠你給孩子喂奶,緩一會兒咱吃飯前去大姐家坐坐。”
李大牛開門出去,想幫大舅嫂做什麼,大舅嫂說不用你,照顧好翠翠和孩子就行。
想起來大舅哥家還有三個孩子,李大牛又問孩子中午都回來吃飯不。
“兩個回來吃飯,大丫和小三子回來吃飯。小三子在後屋他奶奶家裡面呆着,和二哥家倫倫一塊玩兒,我喊一聲就回來了。老大在學校,也不知道能學個什麼東西,怎麼也得把初中上下來吧。虧着前面大姐夫當老師,要不他這個初中還夠嗆能上的。”
說了幾句,張翠翠就喊,“大牛,小子拉了,你看看在外面找個盆洗洗。”
“好來,嫂子,你找個盆,我把孩子尿布洗洗,得使肥皂。”
大舅嫂就笑,“月孩子,不臭,那外面那幾個盆都是我洗衣服,剛才還用來,缸裡有水,你自己舀。這活就得老爺們幹,力氣大,洗的幹淨。”
李大牛拿着孩子尿布出來,壓水井,冬天這水壓出來是暖的,洗衣服不凍手。
“大嫂,這壓水井打一口得多少錢啊?我娘年紀也大了,這家裡要是有口井,洗衣服什麼的方便。”
李大牛一邊搓洗着尿布,一邊問大舅嫂:“大嫂,這壓水井打一口得多少錢啊?我娘年紀也大了,這家裡要是有口井,洗衣服什麼的方便。”
大舅嫂正在廚房裡忙活,聽到李大牛問,便探出頭來,笑着說道:“這壓水井啊,打一口得花個兩三百塊錢吧。不過确實方便,冬天水壓出來是溫的,洗衣服不凍手,夏天水也涼快,比挑水強多了。你們家要是想打,我讓你大哥幫你問問,村裡有專門打井的師傅。”
李大牛點點頭,心裡盤算着:“兩三百塊錢,也不算太貴。等鹌鹑養好了,掙了錢,就給家裡打一口井,省得娘天天挑水受累。”
正想着,大舅嫂又說道:“大牛,你要是真想打井,得趁早。這冬天打井的人少,師傅們活兒不多,價錢也能便宜點。要是等到開春,大家都忙着種地,打井的活兒就多了,價錢也得漲。”
李大牛聽了,連忙說道:“行,大嫂,那您幫我問問,要是價錢合适,咱們就趁冬天打了。”
大舅嫂笑着點頭:“成,我一會兒就跟你大哥說,讓他去問問。”
等等,李大牛又想,最好是蓋了新房子再打井,不然打了井,這房子肯定要蓋在那地方呀。
要是先打井再蓋房,那井的位置就固定了,房子還得圍着井來布局,實在不方便。
要是先蓋好房子,再在合适的位置打井,那井水就能更方便地供應到廚房和院子裡,用起來也順手。
李大牛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于是決定先把房子的事兒定了,再考慮打井的事兒。
洗完尿布,李大牛就準備和翠翠帶着兩個孩子去前面大姐家。
他把孩子們收拾得幹幹淨淨,又給每人換了一身新衣服,這才放心地帶着他們出門。
翠翠抱着小兒子,李大牛牽着瑛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往大姐家走去。
“這是前兩天有人來看孩子奶奶給的東西,你們兩個拿着這東西去大姐家,别空手上門。你們拿來那些麥乳精桃酥,我就給放我們家了。”看兩人出門,大嫂拿着東西給了翠翠。
翠翠接過來,疑惑地問:“誰來看咱娘?”
“恁大哥他姑家表弟。”大嫂輕描淡寫地回答。
大嫂這話一說,張翠翠的臉色就難看起來,眼神裡透着一絲不悅。
這姑家表弟,是張翠翠的姑家表哥,當年托人來說媒,想讓翠翠嫁到他們家,可張家沒同意。
那表哥家兄弟五個,媒人介紹的是老三,可前面兩個哥哥、後面兩個弟弟都是光棍。
當時張家就覺得這門親事不靠譜,萬一嫁過去,以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所以一口回絕了。
可笑的是,張翠翠嫁到李大牛家後,這姑家五個表兄弟就一直沒成家。
直到三十多年後,瑛子都結婚生娃了,這姑家表哥還去李大牛家串過門,給瑛子帶過一件移動搞活動發的宣傳T恤。
那時候,翠翠心裡雖然有些生氣,但也不是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