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點頭稱是。
大姐夫接着說,“我這學校也沒有适合你的職位,不過我聽說市裡有些單位有夜校,得學習不少新知識,不過有的隻學習技術的話,結業了也好找工作。”
李大牛眼神一亮,卻又有些猶豫,“大姐夫,我怕我沒那本事,文化水平有限。再說了,這兩個孩子還小,還得交罰款,也沒時間沒經曆去夜校學校。”
大姐夫鼓勵道,“不怕,隻要肯學就行。我看你這意思也不是沒有計劃,你這會兒說就是,我和你大姐也跟你參謀參謀。”
張翠翠拉了拉大牛的手,表示支持。
這時,大姐開口了:“大牛啊,你大姐夫說的對,你要是有什麼計劃,不說别的,你姐夫當了這麼多年老師,也不是沒有學生考出去,還能幫你找幾個人。”
大牛咬咬牙下定決心:“行,大姐夫,我拼一把試試。這不是,我聽後屋嫂子說大哥今天去鎮上看有沒有鹌鹑飼料,我和翠翠也有這個想法,鹌鹑比養雞時間短,見效快,我覺得這門生意不錯。”
大姐夫滿意地點點頭,“行,有想法就行,不過大牛,你這個小子得交罰款,你這養鹌鹑的本錢可不好搞啊。我那些學生,現在也都剛工作沒幾年,不過我也聽說,現在農民貸款利率高,還得有擔保人,這個擔保人我能給你當,就是姐夫家四個孩子,也沒有多少餘錢。”
李大牛沉思片刻後說:“大姐夫,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我打算先去打聽一下貸款的具體事宜,再四處湊湊錢。我和翠翠也可以先從小規模做起,慢慢擴大。”
大姐夫贊許地看着他:“大牛,你有這份決心就很好。你大哥那邊或許也能出點力,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
張翠翠知道這說的就不是自己大哥,而是大志哥,“是啊,大志哥雖然話不多,但為人很實誠,他要是知道大牛想創業,肯定會幫忙的。”
大姐也跟着點頭:“沒錯,一家人就得互相扶持。不過大牛,你也要考慮清楚風險,如果養鹌鹑失敗了,這債務可不好還。”
李大牛堅定地說,“大姐,我明白。但我相信隻要用心經營,總會成功的。而且我也不是盲目沖動,肯定會打聽清楚,翠翠大嫂說翻過山五連就有人人養鹌鹑,大哥也是從那聽到消息的。。”
大姐夫微笑着說,“既然如此,那就放手去幹吧。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你的。你還不到三十,多闖闖,多幹幹,我看報紙上現在鼓勵農民小本經營,在種地之外也能有些發展,政策開始慢慢地放開了。”
還是文化人看得明白,李大牛也點頭,“這以後種地不掙錢了,但是農民外邊打工也不好打,我聽村裡邊說以後要辦身份證,出去就用身份證就行,不用介紹信,這不是國家鼓勵我們出去嗎?大姐夫,你說是不是?”
“是啊,報紙都說了,南方那邊開始搞經濟建設,這以後政治矛盾不是主要矛盾了,經濟才是,你看我們這邊農民都窮的很,地裡邊糧食不值錢,還得交公糧,什麼東西都缺,跟南方那邊是沒法比,這以後肯定是一大些人跑到南方去打工呀。”大姐夫一邊和李大牛說話,一邊逗着躺着的小子。
“大姐夫都這麼說,是因為以後糧食就不值錢了是不是?”李大牛因為做了夢,知道以後的糧食是越來越不值錢,人人都能吃得起大米白面,大姐夫也是這樣的看法?
大姐夫笑笑,“翠翠,大牛,這國家要發展經濟,要怎麼發展啊?肯定得在人們吃飽肚子後才能發展經濟,餓着肚子怎麼發展經濟?那人吃飽了肚子就有想法了,現在也沒有帽子,做生意都很正常,國家也支持,那以後地裡邊就綁不住人了,那地裡邊綁不住人,還得讓人們肚子吃飽,那糧食以後就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值錢,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兒啊?”
聽大姐夫這麼說,李大牛心頭一跳,一直以為大姐夫是個知識分子,沒想到大姐夫看的這麼透,怪不得他讓自己的三個孩子要麼讀書,要麼學手藝,不能在莊戶地裡邊呆着。
張翠翠還是第一次聽大姐夫說這些,上輩子光顧着孩子,要麼做飯,對大姐夫說的這些大事根本沒在意,沒想到大姐夫會說的這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