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雞養豬,如果能把這些糞便利用起來,不僅能省下買化肥的錢,還能提高土壤肥力。
“大牛,你這光說不練就是個假把式,你今天是學了,那明天就輪不到你了,那這個土壤肥料你還會不會呀?”這人說的也對。
“對呀,對呀,今天學了什麼新型犁頭,我們又用不上,也買不起,明天說肥料,李大牛又不去,可不是不會嗎?”
“就是,就是,咱村現在也不搞大集體了,就每家那點豬糞雞糞,還能弄多少肥料?我看這事兒懸。”
五爺爺仔細問了李大牛說的稭稈還田,也發愁,他們幾十年都是用稭稈當做柴火燃料,用來做飯,要是稭稈用來還田,那做飯的時候燒什麼?
李大牛聽了大家的議論,心裡也有些發愁。他知道,村裡人習慣了用稭稈當柴火燒飯,突然讓他們把稭稈還田,确實是個難題。更何況,現在村裡還沒有通煤氣,煤塊更是稀缺,燒飯的問題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
他想了想,站起來對大家說,“各位叔伯兄弟,我知道大家的顧慮。稭稈還田是個好辦法,但咱們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稭稈都還田。咱們可以分批來,先拿出一部分稭稈還田,剩下的還是用來燒飯。等以後有條件了,咱們再慢慢增加還田的量。”
五爺爺聽了,點點頭,“大牛說得有道理,咱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稭稈都還田,得慢慢來。不過,這燒飯的問題咋解決呢?總不能讓大家沒柴火燒吧?”
李大牛撓了撓頭,想了想說,“五爺爺,咱們可以試試别的辦法。比如,咱們村附近不是有片林子嗎?咱們可以去撿些枯枝落葉回來燒。另外,咱們還可以試試用牛糞、豬糞曬幹了當燃料。雖然味道可能不太好,但總比沒柴火燒強。”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雖然這些辦法聽起來不太理想,但眼下也隻能這樣了。
李大牛見大家的情緒稍微緩和了些,又接着說,“至于肥料的事兒,咱們可以先從自家做起。每家每戶都有雞糞、豬糞,咱們可以先學着發酵,做成有機肥。雖然量不多,但總比沒有強。等以後咱們有了經驗,再慢慢擴大規模。”
五爺爺點點頭,“大牛說得對,咱們不能光說不練。明天大牛去鎮上學習,咱們也派幾個人跟着去,多學點技術回來。咱們村雖然條件差,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李大牛心裡也松了一口氣,他知道,村裡人雖然有些顧慮,但隻要大家願意嘗試,事情就有希望。
李大牛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睡不着。今天村裡人讨論稭稈還田的事兒,雖然大家最後都同意了,但他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畢竟,稭稈是村裡人燒飯的主要燃料,一下子全還田了,燒飯的問題咋解決呢?
他歎了口氣,轉頭對躺在旁邊的張翠翠說,“翠翠,你說咱們村這燒飯的事兒咋辦呢?稭稈還田是好事兒,可總不能讓大家沒柴火燒吧?”
張翠翠也歎了口氣,輕聲說,“大牛,這事兒确實麻煩。咱們村現在連煤塊都沒有,火車站才剛通車,煤塊運不過來。要是稭稈都還田了,咱們燒啥呢?”
李大牛撓了撓頭,苦笑道,“是啊,現在連上火的東西都難找。你說咱們村這日子咋過呢?”李大牛越說,心裡越難過。
他知道,村裡人現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燒飯的事兒要是解決不了,大家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他想了想,突然笑了起來,“翠翠,我給你講個笑話吧。”
張翠翠一愣,問,“啥笑話?”
李大牛笑着說,“以前有個村裡人,家裡窮得揭不開鍋,連柴火都沒有。有一天,他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在地鍋底下燒地瓜幹,鍋裡煮的也是地瓜幹。
結果,地瓜幹燒糊了,鍋裡煮的地瓜幹也糊了。他氣得直跺腳,說:‘人啊,餓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張翠翠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大牛,你這笑話可真夠苦的。”
李大牛也笑了:“是啊,咱們村現在可不就是這樣嗎?燒飯的事兒解決不了,大家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張翠翠歎了口氣,說,“大牛,咱們得想辦法啊。總不能讓大家餓肚子吧?”
李大牛點點頭,心裡暗暗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