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聽了,心裡充滿了幹勁。他知道,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副業小隊的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的幾天,副業小隊又接了好幾單生意。他們不僅在本村建省柴竈,還跑到附近的幾個村子接活兒。每建一個省柴竈,收費二十塊錢,扣除材料成本,每人能分到兩三塊錢。雖然錢不多,但大家都很滿足,畢竟這是他們靠自己的手藝賺來的。
一天晚上,李大牛回到家,把賺來的錢交給張翠翠。
張翠翠數了數,笑着問,“大牛,你們這生意做得不錯啊,這幾天賺了多少錢?”
李大牛笑着說,“這幾天接了五單生意,賺了一百塊錢,每人分了二十多塊。雖然不多,但也是個開始。”
張翠翠點點頭,“是啊,大牛,咱們村現在日子緊巴巴的,能有個賺錢的門路不容易。你要是牽頭,咱們一定跟着你幹!”
李大牛聽了,心裡充滿了幹勁。他知道,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副業小隊的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
幾天後,副業小隊的名聲傳開了,附近的村子都有人來請他們建省柴竈。
李大牛帶着小隊成員忙得不可開交,每天早出晚歸,雖然累,但大家心裡都樂滋滋的。
一天晚上,李大牛回到家,發現李老娘正坐在炕上等他。
李老娘見他回來,笑着問:“大牛,你們這生意做得不錯啊,這幾天賺了多少錢?”
李大牛笑着說:“娘,這幾天接了十單生意,賺了二百塊錢,每人分了四十多塊。雖然不多,但也是個開始。”
李老娘就說,“我怎麼聽村裡人說,你們是村裡的副業小隊,怎麼賺了錢也不交給村支部?大牛啊,這四十塊錢還得給村裡交嗎?你和你五爺爺商量好了沒有?”
李大牛聽了李老娘的話,心裡微微一緊。他知道,李老娘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這個年代,村裡的副業小隊名義上是集體組織,雖然大家都是靠手藝賺錢,但收入分配和管理方式一直比較模糊。
如果村裡有人提出質疑,或者村支部要求上交一部分收入,副業小隊的成員們可能會覺得不公平,甚至影響大家的積極性。
李大牛想了想,說道,“娘,您放心,我和五爺爺已經商量過了。這次副業小隊的收入,我們打算先留一部分給大家分紅,剩下的作為集體資金,用于購買工具和材料。等年底的時候,我們再和村支部彙報一下,看看怎麼處理。”
李老娘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擔憂,“大牛,這可不是小事。村裡的人都看着呢,要是處理不好,說不定會惹出麻煩。你五爺爺在村裡德高望重,他怎麼說,大家肯定都聽他的。你可得好好和他商量商量。”
李大牛點了點頭,“娘,您放心,我和五爺爺已經想好了辦法。我們打算把副業小隊的收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給大家分紅,一部分作為集體資金,還有一部分上交給村支部,用于村裡的公益事業。這樣既能讓大家滿意,又能讓村裡放心。”
李老娘聽了,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那就好,你們年輕人有想法,娘就放心了。不過,大牛,你要是想養鹌鹑,還得再想想。這事兒可不容易,萬一賠了,可就對不起大家了。”
李大牛笑了笑,“娘,您放心,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養鹌鹑雖然有風險,但隻要我們用心去做,肯定能成。再說,副業小隊現在也有了一點積蓄,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做起,慢慢擴大。”
幾天後,副業小隊的名聲越來越大,附近的村子都有人來請他們建省柴竈。李大牛帶着小隊成員忙得不可開交,每天早出晚歸,雖然累,但大家心裡都樂滋滋的。然而,随着副業小隊的收入越來越多,村裡的議論聲也漸漸多了起來。
“聽說副業小隊賺了不少錢,怎麼沒見他們給村裡交呢?”有人在背後議論。
“是啊,這副業小隊名義上是集體的,收入也應該歸集體所有吧?”另一個人附和道。
這些話很快傳到了李大牛的耳朵裡,他心裡明白,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于是,他決定找五爺爺商量一下,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李大牛找到五爺爺的時候,五爺爺正在院子裡曬太陽。看到李大牛來了,他笑着招呼道:“大牛,來啦,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