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掏出三塊錢拍在炕桌上,"翠翠你看着辦!隻要弄得體面就成。"
張翠翠深吸一口氣,取出剪刀和梳子。
先幫小芳把辮子解開,烏黑的頭發像瀑布一樣垂到腰間。
随着"咔嚓咔嚓"的聲響,過長的發梢紛紛落下。
李大牛悄悄去竈房生起火,把鐵鉗子插進竈膛。
李老娘見狀,小聲嘀咕,"你可當心點,别燙着人家姑娘。"
"娘你放心,我看着呢,"李大牛盯着竈膛裡的火苗,"翠翠手巧,準能行。"
張翠翠從竈台後抽出一把老式鐵火鉗,鉗頭細長帶螺紋,先用砂紙把鉗身鏽迹打磨掉,又用麻繩在鉗柄纏了幾圈防燙手。
"這鉗子還是我娘當年的嫁妝,"她邊纏邊對小芳解釋,"比現在供銷社賣的新式鉗子趁手。"
李大牛蹲在竈膛前,火鉗前半截已經埋進通紅的炭火裡。約莫半刻鐘後,鉗頭漸漸泛出暗紅色。
抽出火鉗,李大牛拿着往水盆裡一蘸,"嗤啦"騰起一團白霧。"得試溫度,"說着揪下自己一根頭發往鉗子上一搭,頭發立刻卷曲焦黃,"成了!"
張翠翠用茶麸水把小芳的頭發徹底洗淨,擰幹後抹上茶油。她取出一截舊棉布撕成條,将頭發分成十幾股,每股都用布條紮緊。"這樣燙的時候不會亂,"她手指翻飛間,小芳的頭發已變成整齊的"挂面"狀。
張翠翠左手提起一股頭發,右手持火鉗在離發根三寸處夾住,快速将鉗子旋轉兩圈,頭發立刻發出細微的"滋滋"聲,保持5秒後松開,原本筆直的頭發已變成彈簧般的螺旋卷,立即用涼毛巾敷在燙過的卷發上定型。
燙到劉海時,張翠翠換了方法。她把燒熱的火鉗平貼在梳子上,用梳子卷住劉海往後帶,做出自然的波浪弧度。"這是跟城裡的剃頭匠學的,"她額角沁出汗珠,"城裡人叫這個'吹風造型'。"
全部燙完後,張翠翠用溫水摻醋再洗一遍頭發。
"去焦味的,"她小聲說。
最後抹上桂花頭油,銅鏡裡的姑娘頓時煥然一新——原本呆闆的直發變成了蓬松的波浪卷,仿佛泛着綢緞般的光澤。
當小芳對着鏡子看到自己的新發型時,驚訝得捂住了嘴。原本土氣的麻花辮變成了時髦的波浪卷,襯得她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王嬸樂得合不攏嘴,"哎喲喂,這手藝比縣城的理發店還強!"說着又掏出兩塊錢塞給張翠翠。
張翠翠用毛巾擦了擦手,看着滿臉喜色的小芳,忍不住叮囑道,"小芳啊,這火鉗燙發好看是好看,可你要是看着簡單想自己在家弄,有幾個要緊處一定得記牢了。"
她一邊收拾剪刀和梳子,一邊細細說道:"第一是火鉗的溫度,鉗子不能燒得太紅,要是燒得發白,一碰頭發準焦,最好是用炭火,燒到鉗子剛泛暗紅色就成——拿根頭發絲試,碰上去'滋'一聲卷起來,但别燒成灰,這溫度就正好。"
小芳摸了摸自己新燙的卷發,好奇地問,"那要是沒炭火,用竈膛的火成不?"
張翠翠笑了,"竈火也行,就是得把鉗子插在火邊上,别直接扔進火心裡。有人急着相親,把鐵鉗子燒過頭了,結果一鉗子下去,劉海焦得跟枯草似的,最後隻能剪成齊眉穗兒。"
王嬸在旁邊聽得直咂嘴,"可不是!這火候就跟炒菜似的,火大了準糊鍋。"
"第二是時間,"張翠翠伸出三根手指,"夾住頭發最多數三個數就得松開。你看我方才燙的時候,都是'一、二、三'——"她做了個快速旋轉的手勢,"要是夾久了,頭發就斷了,還冒煙,一股子焦糊味,洗都洗不掉。"
她轉身從針線筐裡翻出半塊香皂,"燙完得趕緊用涼水摻醋洗,能去焦味。要是家裡有雞蛋,打一個攪勻了抹頭發上,比供銷社賣的護發膏還管用。"
小芳突然想起什麼,"翠翠姐,我見城裡理發店燙頭發前都抹藥水......"
"咱們用茶油就行!"張翠翠從碗櫃裡拿出個小瓷瓶,"燙之前把頭發分成股,每股都抹上茶油。這是老法子,能護着頭發不受熱傷,"她擰開蓋子,一股淡淡的茶香飄出來,"沒茶油的話,豬油化開了也能将就,就是洗的時候費點勁。"
李老娘在竈台邊插話,"要我說,最好是用桂花油,燙完了抹上,又香又亮。前些年我存了兩瓶,趕明兒找出來給你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