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生後要當富一代 > 第75章 壽衣才是最火

第75章 壽衣才是最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人群"嗡"地炸開了鍋。幾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擠到最前面,手指顫抖着撫摸那件"福"字壽衣,眼眶竟有些發紅。

"早聽說趙師傅會'暗繡',沒想到..."村支書家的老太太話說到一半,突然轉身往家跑,"我家那件壓箱底的緞子呢?得請趙師傅做壽衣!"

輕工局的王科長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亮得吓人。他一把拉住趙寡婦的手,"老師傅,您這手藝,該多教幾個徒弟啊!"

又有人說趙師傅可是教了三個徒弟,不知道徒弟現在的水平夠不夠出師。

"出師?"趙寡婦冷笑一聲,突然從箱底抽出三塊白布,"來,當衆見見真章。"

三個徒弟面前各擺上剪刀、針線和一盆清水。李梅分到的是最難的考題——把白布裁成嬰兒襁褓,還得在不起眼處繡上平安符。

圍觀的人群屏住呼吸。隻見李梅的剪刀像活魚似的在布上遊走,裁出的弧線比圓規畫的還流暢。更絕的是她繡符的手法:針尖蘸了清水,在布上輕輕一點就留下痕迹,等水漬幹了才會顯出淡淡的銀線。

"這是..."王科長湊近了看,"失傳的'水影繡'?"

趙寡婦嘴角微微上揚,"小把戲罷了。我奶奶那會兒,能用晨露繡出會變色的花樣。"

現場當即就有五六個婦人要拜師。趙寡婦卻擺擺手,"我這把老骨頭,教不動了。"她指了指李梅她們,"要學,找她們去。"

人群又是一陣騷動。誰都沒想到,平日裡悶不吭聲的李梅,此刻竟挺直腰杆開了價,"學基礎針法,一個月三塊錢;想學'水影繡',得先交件'良心活'。"

"啥叫良心活?"有人問。

李梅舉起件小褂,"給村裡的孤寡老人做件衣裳,針腳要經得起趙師傅驗。嬸子大娘,我這手藝就是樣子貨,我還沒學一個月呢,都是師傅教的好。"

李梅這話一說,可就讓很多人不是滋味了,這趙師傅明明是趙家莊的,怎麼還來了個外村的?這不是搶師傅嗎?

趙寡婦看周圍人的臉色,眼皮一擡,“領導,我這幾個徒弟可不是簡單收的,得有靈性,李家這丫頭,力氣大,手上有老繭,這裁縫也别以為不是力氣活,那布一匹抗着走可不容易,再說,現在都有縫紉機,那這手藝可更得好好練,釘扣子、做鞋,可都不容易。”

兩個大徒弟,那是趙家莊的媳婦,也是趙寡婦的晚輩,這李梅才是她最看好的。

趙寡婦的話音剛落,人群裡幾個趙家莊的媳婦就撇起了嘴。一個穿藍布衫的婦人陰陽怪氣道,"喲,咱們趙家的手藝,倒讓外姓人搶了先。"

李梅的臉"唰"地白了,手裡的針線筐差點打翻。她下意識往後退了半步,卻撞上趙寡婦瘦削卻挺直的脊背。

"放你娘的屁!"趙寡婦突然爆了句粗口,驚得王科長眼鏡都歪了。老太太一把抓起李梅的手舉到衆人面前,"睜開你們的狗眼看看!這丫頭手上的繭子,比你們臉皮還厚!"

陽光下,李梅的掌心橫着幾道粗繭——是常年掄鋤頭磨的;指尖卻布滿了細密的針眼,像撒了層銀粉。

趙寡婦的侄媳婦趙金花不服氣,當場扯過塊布要和李梅比試。兩人同時開始裁一件對襟褂子,圍觀的人自發圍成個圈。

李梅的剪刀穩得像秤砣,裁到領口時突然變招——這是趙寡婦昨晚才教的"燕子銜泥"式,專為脖子粗的人設計的弧度。趙金花見狀,咬牙使出絕活"回馬槍",卻在收尾時扯歪了布絲。

"停!"趙寡婦用煙袋鍋敲了敲案闆,"金花,你裁的是三十歲壯漢的尺寸,用的卻是老太太的版型,"她抖開李梅的作品,"看看這丫頭,領口留了放量,腋下加了活動褶..."

王科長突然插話,"等等,這衣襟裡側..."

原來李梅在不起眼處繡了排小點,連起來竟是副穴位圖。趙寡婦得意地笑了,"這丫頭觀察仔細,知道這布是給赤腳醫生老吳做的。"

趙金花的婆婆突然上前,摸了摸李梅的手:"孩子,你這繭子...是打麥落下的吧?"

見李梅點頭,老太太轉身對衆人道,"當年我學裁縫前,我娘讓我紡了三年線。說手不糙,就摸不準布骨!"

氣氛頓時緩和。趙寡婦趁機宣布,"從今兒起,每月初一在大隊部開課。想學的,先交件'良心活'——給紅軍烈屬做件衣裳!"

王科長當場拍闆,要把趙家大隊部也就是原先的趙家祠堂改造成"傳統工藝傳習所",由縣裡撥款買十台縫紉機。更讓人驚喜的是,他看中了李梅的穴位衣樣,說要推薦給省中醫院做理療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