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事不僅因為螭蠱族,還因為姜家。
姜家的前一任家主不是姜赜的親生父親,而是姜赜的堂叔姜源。
雖然也是姜家子弟,但姜赜幼時卻過得極其不容易,甚至數度不容易到差點死去。
正是這份生死邊緣掙紮的不容易,讓姜赜從很久之前就萌生出了争奪家主之位的心。
姜赜的家主之位來的十分艱難,也并不光明正大,但若要追根究底,姜源的家主之位更是不幹不淨。
姜源在位時,姜家甚至還與薄、巫兩族相勾結,做了不少傷天害理之事。
直到姜赜掌控南連山,姜家才終于從那灘泥淖中脫身,與薄、巫兩族徹底割席。
當年,姜源是被他父母聯手誅殺的,他有三個孩子逃了出去,分别名為姜紹、姜顯、姜穆。
這些事,姜忘也是連城一事後才知曉的。
除了姜家内部的矛盾,姜赜劃清界限的舉動,讓薄、巫兩族也懷恨在心。
南連山又是鐘靈毓秀之地,主靈脈貫穿其中,遠比北連山靈氣濃郁得多。
更何況,滅卻無量陣也在南連山。
太多的人想殺了姜赜,得到連山的那枚不周仙令。
姜赜不是坐以待斃之人,這些年裡也一直在斬草除根。
可他隻抓到一個姜顯,姜紹和姜穆一直無影無蹤。
但這次花燈節,姜紹和姜穆卻突然出現了。
除這二人外,還有螭蠱族的神狂與神厲、阮家家主阮厭、殷家家主殷無救。
利用信神敬神的連城人,這些人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布局,刻意針對姜家設下的圈套。
他們真正想引來并誅殺的人,其實是姜赜。
第一次花燈節,裴休同他們一起下山了,但過程中,他與姜忘又因一些事起了争執,兩人大吵了一架,最後又鬧得不歡而散。
第二次花燈節,裴休就怎麼都不願意去了。姜忘也無所謂他去不去,和姜止與崔歸一起下了山。
這一去,就徑直掉進了姜紹等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螭蠱族還是想抓姜忘回去祭祀螭神,崔歸就是為了救姜忘才身中巨毒,性命垂危,昏迷了三個月才醒。
這期間姜忘也因受驚過度,蠱毒發作了數次。
從前,姜忘隻覺得死亡離自己很近。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死亡竟離他在乎的人也這麼近。
一直以來,他隻做好了接受自己的死亡的準備。他從未想過,有朝一日,他竟差點眼睜睜地看着崔歸為他死在他面前。
一切的一切,隻因他要下山看花燈。
那段時間,姜忘快被這陌生而又沉重的自責與愧疚壓垮了。
現實中,出事之後,裴休也來三清樓裡看過崔歸幾次。
他與姜忘也難得太平,沒再發生任何争吵。
但裴休的出現,于姜忘而言,本來就是最大的譏諷。
臨行前,裴休曾無意中說道:“花燈有什麼好看的,浪費時間。再說了,外面可不不太,人間更不是什麼好地方。你一味地輕信弱者,對他人毫不設防,未必次次都有上次的好運,小心拖累他人,有去無回。”
一語成谶。
當初看姜忘的這段記憶時,姬恪覺得裴休實在是可惡至極。
現在再看,他隻覺得可悲。
從裴休的事上,姬恪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一步錯,步步錯。
想關心但卻放不下顔面,想安慰但又說不出口,于是漸行漸遠。
心裡分明湧動着那樣濃烈洶湧的感情,但裴休卻不肯面對,一味地忽視、壓抑、不理不睬,如何都不肯表現出來一分。
是因為割鹿台和段家的那段經曆嗎?
但姬恪心想,就算他與裴休有着相同的經曆,他也一定做不到像裴休這麼無情。
能壓抑住的愛還叫愛嗎?
姬恪并不覺得。
現實中,崔歸直到半年後才完全恢複。
裴休的身體資質要比崔歸好上一些,但也拖了半年也好。
從連城歸來後,姜忘是不敢再下山了,甚至連靈虛峰都不太敢出。
裴休問了他許多次要不要去其他峰走走,姜忘都拒絕了。
這日,姜忘在星清殿中制藥,裴休又一次地來問他要不要去天女峰練劍。
姜忘也又一次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