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轲走到薛姨媽的房裡,問了安,薛家沒有食不言寝不語的習慣,吃着飯,薛姨媽就問。
“你母親如今身體可好?”
薛轲放下手中碗筷,抿了口茶才回:“多謝嬸娘關懷,已經好多了,我們上京的時候,母親還說要我們多聽您的話,敬着您。”
薛姨媽笑着點頭又叫薛轲繼續吃飯,不要拘謹,都當在家裡一樣。
隻是一邊兒吃飯一邊兒說話,薛轲是真的不習慣,從小開始,除了宮宴,其他時候的一日三餐,都不能過多的言語,規矩是刻在骨子裡的,就是換了個身子,這個習慣也沒改掉了。
這頓飯吃的薛轲胃脹氣但是沒吃飽。
見薛姨媽放下碗筷,收了餐具,薛轲找了個由頭就從正房撤了出來,走之前也同薛姨媽說了下午她會外出,晚上不能陪她一起用膳。
多少算是躲過了一頓飯,就怕再住幾日,日日脹氣。
薛轲和薛寶琴上京帶的人并不多,也就兩人的奶媽媽一家和貼身伺候的丫鬟和小厮。
寶琴的小螺同她住在賈母院中,錦榮長伴薛轲左右,兩人的媽媽一家都窩在薛姨媽所住的東南角小院,還是有些施展不開。
而且此次送嫁,還帶着寶琴的嫁妝,如今暫存在賈府裡面,在薛轲看來,這真不是個好主意,要不是京中她家的院子還沒收拾好,她肯定要把這些嫁妝放到自家的院子裡去。
薛轲帶着錦榮還有錦甯,錦甯是薛轲奶媽媽的兒子,他也知道薛轲女扮男裝,不過他是個啞巴,就算是知道也說不出去。
薛父薛母對她身邊的兩個“小厮”都十分放心。
一出門錦榮就問:“大爺,咱們去哪兒?”
“叫你打聽的榮甯二府的了爺們兒都愛去哪兒,你打聽到了嗎?”薛轲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問。
“打聽清楚了,甯國公府的爺們兒都愛去東邊胡同的一個院子,榮國公府的大老爺愛逛古玩店,有時候也去尋妓。”
錦榮一邊兒說着一邊兒跟在薛轲的身後。
“梅家呢?”
“梅家老爺前些日子又外放了,如今的梅家隻有梅夫人和梅公子,梅家尋了關系,如今正在吳家的官學中念書,基本上不外出。”
“吳家?”薛轲停下腳步扭頭看錦榮。
“吳家如今坐翰林院的頭把交椅,而且他家出了皇妃,還生了位皇子。”錦榮小聲說。
“梅家的産業呢?”
“主要是香料鋪子,那位娘娘愛珍珠,梅家的珍珠粉有奇香。”
薛轲點點頭然後說:“去梅家用咱家的錢開的鋪子看看吧。”
錦甯聞言走在了最前面,成了三人中的引路人。
梅家是清流,鋪子自然也是清雅非凡。
京中的一間名叫染雪香的香料鋪子就是梅家如今的産業之一。
染雪香整個鋪面不大,但是劃分的十分清晰,門口是常見的香包,還有一些積年的散料,售價也十分的便宜。
往裡走,鋪子裡面的一側牆壁都是香料,可以調配制作個人專屬的香包和香粉。
另一面是草簾分割的三個小隔間,客人可在内試香。
店鋪内還有二層,能上去的都是各府上有臉面的媽媽們。
整個鋪面香氣馥郁但不刺激。
薛轲進鋪子的時候,前來接待的則是個衣帽周全,面色俏麗的十七八歲的小厮。
自從醒來後,薛轲頭一回見着如此打扮的男子,感到驚奇。
要知道,當今男子大多以不修邊幅的男子漢氣概為榮,像面前的這種卻是少之又少。
小厮見薛轲儀表堂堂,雖然衣物布料算不上上乘,但是跟着伺候的兩個小子也不是粗布麻衣,猜測其應是出自富庶之家。
立即上前招呼,“問公子安,不知公子是要看個什麼香?”
說罷就引着薛轲往一側的軟墊上走去,安排坐定,又有另一個模樣周正的小厮端上茶來。
薛轲看了一眼茶湯顔色清亮,氤氲茶香撲鼻,就知道這是個好東西。
巧的是這個茶她十分熟悉,這茶是黃山毛峰,薛寶琴的陪嫁中有座茶山就産毛峰,當年婚事定下後,每年産了茶,就送些給梅家。
梅家竟然用在了鋪子裡。
薛轲端起茶杯細細一看,是個漳窯的茶盅。
要是沒記錯,這套花色的茶盅是前些年薛母送給梅家的新年禮。
薛轲端起茶喝了一口,擡眸看錦榮。
錦榮心領神會的說:“我家小姐許了人家,聽說你們家不僅備料齊全,還有一些稀罕貨,我家大爺想替姑娘添妝,今日來看看。”
兩個小厮聽了立即作揖賀喜,然後說起鋪子裡有塊沉香木,做添妝最合适不過了。
薛轲點頭說看看,奉茶的小厮立刻去把沉香木捧了出來。
錦榮和錦甯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塊沉香木是塊女兒香,薛父去世的前一年,他們正在廣東一帶,這塊木頭也是薛父買了送給梅家的升遷禮。
如今卻被拿出來放在鋪子中售賣,多少是沒把薛家的臉面和情誼放在心上了,少不得還覺得薛家就是給他們梅家供貨的遊商。
那小厮見薛轲并沒有這塊兒女兒香有太大的反應,但是身後的兩個小厮神色吃驚,就知他們沒見過好東西,心裡想着他沒看走眼,就要仔細介紹,門外進來一個差不多二十來歲的青年。
“梅五,大爺叫你們備下的香料備好了嗎?大爺剛下學,在外頭等着呢。”
梅五也就是那個面色俏麗的小厮朝着薛轲笑了笑先退了出去。
薛轲透過草簾看着那邊兒,梅五先上了樓,又從樓上捧下一個點翠梨花木的匣子遞給了青年。
青年打開匣子看了一眼确定沒問題,就捧着出了門。
梅五還想過來給薛轲推銷,她已經站了起來,指着沉香說包起來。
倆小厮歡天喜地的把沉香裝進木匣,就聽薛轲問到:“剛才那位大爺不知是那家的公子?”
梅五笑到:“聽公子的口音怕不是京中之人吧。大爺是我們本家的公子,公子可能不熟悉。”
薛轲聽了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梅五拿出賬本請薛轲蓋章,錦榮要蓋平日的章被薛轲制止。
“用内個。”
錦榮不知薛轲要做什麼,還是依照她的吩咐行事。
等到薛轲三人出了染雪香,梅五一看印章才知不妙。
因為她讓錦榮用的是帶有薛家标志的章。
梅五拿着賬本在鋪子裡轉了好幾圈,才對梅六也就是另一個小厮說:“你拿着賬本快家去,就說薛家上門了。”
梅家因這個章引出的兵荒馬亂暫且不說,第二日薛轲當無事發生一般帶着小妹寶琴去舅舅家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