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裴家夫郎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幾頭毛驢騾子馱着貨物,等在巷子口一旁的路邊,一個莊戶漢子守着。

天已經大亮,街上各種店鋪攤子都開了。

前後不過兩刻鐘,太陽明晃晃挂在頭頂,整個雲濟鎮變得喧鬧起來。

頭發花白的老妪衣着幹淨體面,她家門戶大開,她站在院裡,看着往裡搬柴火木炭的一群人高聲道:“木柴就放進柴房裡頭,那五十斤幹草給我壘到後院棚底下去,堆齊整些。”

她一扭頭,朝屋裡罵道:“柱兒,還不出來,引着人去後院堆草,就知道死賴在屋裡。”

一個年輕漢子一邊答應一邊從屋裡出來,明顯剛醒,還在扣眼角,又站在屋門口打哈欠伸懶腰。

見院裡的幹草、木柴、木炭堆在地上,旁邊放着大秤,顯然已經稱好了,他老爹正和一個莊稼漢說話。

在老妪動了動嘴,再次開罵之前,柱兒看見,連忙放下擡高的胳膊,笑嘻嘻同兩個要用木叉搬送幹草的漢子說道:“費那勁做什麼,我去後院推了闆車來,将幹草挑上車,一回就将幹草搬完了。”

裴有瓦和三個漢子往柴房抱木柴,放下柴火後他将沒碼好的木頭歸攏整齊,這才轉身又去搬運。

這戶人家院裡栽了幾株梅花樹,樹不小,顯然養了多年了,枝條光秃秃的,尚未到盛開的時候。

偏長的木炭為方便稱斤,已經用繩子捆好,一個漢子搬了好幾趟,按老婦人說的,将木炭也放進柴房中。

老妪攏了攏鬓邊的白發,往柴房裡來看,見木炭和木柴都按她說的堆齊了,沒有胡亂散在地上,十分滿意,不用她再動手收拾了。

一轉頭,幹草也裝上車了,一個漢子在前面拉車,一個在後面推,柱兒扛着兩個木叉,引了他倆往後院去。

見地上有散落的幹草,不等老妪開口,趙連興看見牆邊靠着根大的竹掃帚,拿了遞給其他人讓掃淨。

老頭沒說話,一手探了探懷裡的荷包,想着結賬的事。

老妪看見這些人手腳勤快,又有眼力見,笑着道:“這些幹草掃成一堆就行,回頭我拾了,點竈好使。”

一個年輕莊稼漢聽見,笑嘻嘻道:“嬸子說這話,軟柴籃子在哪裡,你提了來,不過幾根草,我們給你拾進去。”

他叫趙連旺,是趙連興堂弟,去年才跟着出來跑,年紀輕,性子又活絡些,口中總有些好聽話。

“哎呦,也真是的。”老妪一拍大腿,話中帶笑,轉身就進竈房去取柴籃子了。

趙連旺見柴籃子果真提了來,他正好離得近,順勢就接過,沒有将活推給其他人,彎腰将掃成一小堆的幹草撿起。

六七個漢子幹活,院裡堆着的幾堆東西很快安放好,再不見亂糟糟擁擠,恢複成平日的幹淨空地。

老頭見活都幹完了,便摸出荷包來,按着先前算好的數,将賬結清。

幾個莊稼漢牽着騾車驢車往巷子外走,這一筆買賣不算小,錢也拿的順利,人人心裡都輕快舒坦。

依舊是趙連興打頭,他懷裡揣着錢,邊走邊吆喝了幾聲。

有戶人家從院裡出來,見隻是些柴火幹草,随口問了句,不甚在意,又回去了。

裴有瓦牽着驢車,路過一戶人家院牆時,看見從牆内探出來一枝黃色蠟梅花。

進巷子時匆忙,沒有留神周圍。

重瓣梅花開得很好,深黃鮮豔,剛才幹活時就聞到一陣似有若無的清幽香氣,待細聞時又沒了,原是在這裡,看來這家種的蠟梅倒比别家梅花開得早。

梅朱府人多好梅花。

盡管雲濟鎮地處梅朱府西北界,不如梅朱府東南地界的氣候溫暖濕潤,這裡也常常能看見很多人家養梅賞梅。

驢隊駛出巷子,車在前面走,後面馱貨物的毛驢騾子被牽着跟上。

趙連興沿街叫賣,除了明晃晃的柴火以外,他口中抑揚頓挫,高聲吆喝着山貨皮毛幹菜藥材等各種東西。

遇到家藥材鋪,驢隊便停下,趙連興趙連旺兄弟倆進去詢問,其他人便在外面看着攤子。

街上人來人往,時不時就有人瞅一眼。

“柴火木炭幹草都有,要的多給送上門去。”裴有瓦幾個連忙吆喝兩聲。

出門就是做生意的,自然不懼于開口招攬,隻是人多口雜,說亂了,主顧也聽不過來。

裴有瓦算是這幾個人中年紀稍大的,他對着個一身長衫的主顧一張嘴,其餘人便放低了聲音,朝另一邊去攬客,各自不打攪,十分默契。

“栗子榛子幹貨也有,丁香、肉桂、花椒等幹料也有,家常用的大小竹掃帚、麻繩都是全新上好的,您看要些什麼?”

裴有瓦說着,見長衫漢子不答話,隻顧往車上瞅,也不知想買什麼。

出門在外見多了人,他隻笑着,殷勤從闆車後面的筐子裡掏出兩盤粗麻繩給對方看。

長衫漢子看完,什麼也沒要,背着手走了。

裴有瓦沒把麻繩放回去,擺在闆車邊上,好讓經過的人一眼能看到。

藥材鋪裡,趙連旺人還沒走出來,就朝着外面招呼:“樁子哥,你倆把那筐山茱萸和那筐蒲公英搬進來。”

王樁子答應一聲,便喊了個人,從一頭騾子身上卸下兩個裝滿的竹筐,抱進藥鋪,倒在一張竹席上,讓藥鋪裡的人查看。

趙連興見人家肯要,心裡松了一口氣,便和掌櫃談起價錢。

這邊稱完重,掌櫃的打了算盤,将數目給趙連興看。

賬剛結完,外頭就有人輕喊了聲:“連興哥,有個老主顧要柴。”

“這就來。”趙連興将碎銀子和銅闆揣進懷裡,同掌櫃道一聲,才和趙連旺一起出門。

門外是個膀大腰圓的利爽媳婦,粗裙麻衣,腰間系着襜衣,一副幹活的打扮。

她臉圓肉多,眼睛卻不小,面色潤紅有些油光,臉上手上既不幹燥起皮,也沒有絲毫裂口凍瘡,十足的富态相。

“原是嫂子。”趙連興連忙拱了拱手。

這媳婦家裡是賣肉的,男人是個屠戶,兩口子體态相差不多,顯然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正好路過,看見你們,巧了,家裡正好缺柴火,跟着我來,卸上一石。”女人一揮手,毫不怯弱,走路氣勢都足。

趙連旺笑了下,連忙和驢隊其他人将車馬調頭,跟在女人後面往她家去。

每年從雲濟鎮經過的各種大小商隊不勝繁多,平頭百姓組起來的驢隊騾隊并不止他們一家。

屠戶女人之所以記得他們,無非就是去年買柴火和山貨時,這些莊稼漢子手腳勤快麻利,幹活也幹淨,又有一點不同的鄉音。

得知這一行人是從河西燕秋府跨過青雲大河,一路奔波至此,便記住了。

她兩口子體态惹眼,人又大方爽快,趙連興一行人自然也印象深。

屠戶家裡就在肉鋪後面,前面是鋪子,後面是居住的院所。

無論院落、鋪面都是他自家房和地,日子很不錯。

驢隊從後巷子進來,停在後門處,女人也不喊在鋪面幹活的屠戶,自己就做主了,讓卸一石木柴,要了幾捆木炭,又問都有什麼山貨。

兩條油光水滑膘肥體壯的黑狗原本趴在地上,見有人來,警惕爬起。

因是女人領進來的,它倆并未吠叫,隻圍着衆人和闆車毛驢到處嗅聞。

趙連興将筐子、包袱裡裝的各式山貨幹料等都打開,讓她查看好壞成色。

前頭屠戶聽見後院動靜,高聲問了句。

聽他女人說是卸柴,便讓女兒看着肉攤子,自己也往後院來。

和屠戶家又做完一筆買賣,一車木柴徹底空了,餘下四車柴火也都有減少,或去了一半,或少了三分之一。

臨走時,趙連興看見竈房窗台上放了個小竹籃,籃子裡是幾根骨頭,肉已經剔了,沒剩多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