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琪彙報完畢,台下頻頻點頭。
一位坐在最前排的中年男人發言道:“很吸引人,我覺得你們應該把方案再深化一下,特别是學校那塊要詳細。社會化辦學是大勢所趨,民辦能和公辦互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體系。”
一口氣說完這些,他又轉身去看後排的一個男人:“你覺得怎麼樣,老張?”
那人忙點頭說:“區長,我也贊成您的意見。”
老張應該是區教育口子上的一把手。
夏志琪下台,坐到後排狄董身邊。
還沒說上幾句,狄董邊上有個貌似一直奮筆疾書的人突然露出痛苦表情,看上去似乎肚子不舒服。
狄董關心地問了一句,那人迅速把紙和筆朝他面前一推:“勞駕,我得去趟衛生間。”
夏志琪見他慌慌張張退出會議室,就瞄了眼那張紙,原來是這次活動的會議紀要。
她想也沒想,脫口道:“狄董,你把區長他們對方案的評價寫上沒?”
狄董愣了一秒鐘,立即明白了。
他趕緊運筆如飛,把之前幾位區領導針對項目的評價稍作修飾,一口氣全給添了上去。
工作人員忙完大事兒回來,狄董小心翼翼地把紙張遞過去。
對方簡單地掃了一眼:“沒問題,謝謝你。”
狄董說:“你們正式的會議紀要,能給我一份嗎?”
“沒問題啊,”那人說:“我午飯時間就能趕出來。”
見他走遠,夏志琪和狄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誰也沒吱聲。
表面上看僅是一條簡要的記錄,稱得上是微不足道的議題。
可一旦白紙黑字寫上去,份量就不一樣了。
夏志琪心虛地說:“審稿的人,會把你加上的那一項拉掉嗎?”
狄董為給自己打氣,故意用強調的語氣說:“不至于吧!我又沒有撒謊,也沒有吹牛,我就如實地原話轉述了一遍。”
那人的效率真高,不到半小時,就下來給了他一份,還叮囑說:“參會企業代表才會有,拿好。”
夏志琪連忙把頭湊了過去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哇塞,落款是區政府啊,還有公章!”
蓋章就意味着這份會議紀要會簽發到下屬各個單位。
狄董頓時兩眼放光:“這是指導性文件啊!”
兩個人激動地不知道說什麼了,決定先找個吃飯的地方坐下來再說。
他們這次來開會是有餐票的,能去食堂吃簡餐。
沒想到政府工作餐好難吃,飯盒打開後蓋子上布滿水汽,雞腿有股肉腥味,豬肉塊豬毛沒除淨,青菜有股消毒水加草味,羅宋湯散發着一股抹布味。
夏志琪原本一口都吃不下去,奈何周圍都是剛才開會的政府幹部,她不能明目張膽浪費糧食,隻好硬着頭皮。
狄董則埋頭苦吃,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夏志琪幾次三番想和他說話,都被他臉上那種認真思索地表情震住了,也不敢吭聲。
飯吃完,他們剛走出區政府,狄董突然大叫一聲“有主意了”!
隻見他拿起手機就播了一個号,電話接通後,他開門見山道:“老同學,你們公司是不是打算在海城投資民辦小學,怎麼樣,咱們合作一把,我有地!”
兩個人叽裡呱啦說了一通,狄董放下電話後,使勁拍下夏志琪的肩膀:“我有主意了。”
夏志琪聽他講接下來計劃,基本上就是以那份沉甸甸的會議紀要為契機,敲定合作方、找設計院詳化方案,住如此類。
聽着聽着,她腦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畫面,并非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那種。
而是她每次去電影院看大片時的感受。
燈一滅,屏幕上頓現片頭,不管是八一電影制片場那閃閃的紅星,還是好萊塢福克斯吼叫的獅子,或者是哥倫比亞的女神,派拉蒙的瞭望者。
任何一種圖案都能令她感到興奮和激動,因為它們總預示着一段嶄新故事的開始,代表着一個未知的将來。
而眼下,她如同黑暗裡的觀衆,終于等到了正片的開頭,大片要來了。
沒多久,夏志琪就看到了狄董的那塊地。
光秃秃的一塊,什麼都沒有,真是太考驗人的想象力了。
狄董說:“哎呀,這要不是自己的地,我真覺得我是個大騙子,你看那邊都是農田。”
夏志琪想得卻是穿越前,媽媽聖誕節帶她去三亞。
當時她們入住的是亞龍灣,據說最早的時候,那家豪華酒店的泳池對面就是農田,客人遊泳時還能觀賞農民伯伯勞動。
她激動地說:“那好辦,我到時候就在宣傳裡講‘城市中的桃源,繁華中的甯靜’。”
“被菜地包圍”一下子變成了“田園風光”。周圍的人都被她逗笑了。
狄董指着東邊說:“那邊已經開發好了,但你看那小區現在也稀稀拉拉的,沒多少人入住,估計賣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