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殺青後的第十天,剪輯基地首次對外開放探班。大樓一層大廳被簡單布置了一個媒體接待區,“《暗潮》媒體開放日”的橫幅懸挂在主入口正上方。幾個核心成員已經在此等候,他們面色疲憊卻難掩興奮,仿佛正迎接着某種階段性的考驗。
程今特意穿了一身深色風衣,試圖掩飾連日來的疲态。她站在一旁,反複确認燈光、音響設備與接待流程的細節。雖然不是什麼盛大的慶典,但從場地布置到現場氛圍,她都要求一絲不苟。
不多時,導演楊學甯從剪輯室裡出來,随意戴了頂黑色棒球帽,面容稍顯憔悴。他徑直走到程今身旁,略帶苦笑地低聲道:“片子還沒剪完,媒體就已經等不及來看熱鬧了。”
程今輕聲回應:“正因為還沒剪完,才更需要我們穩住陣腳,不被輿論帶節奏。”
沈宴與柳堯一前一後也從休息區走出。沈宴依舊穿着一身幹淨的休閑裝,氣場平穩,目光掠過大廳裡三三兩兩聚集的媒體記者,轉頭對程今提醒:“待會兒采訪環節,媒體可能會提一些刁鑽的問題,你還是要留個心眼。”
柳堯在旁接過話頭,笑着打圓場:“我打算在記者面前多誇誇劇組,說不定還能幫咱們拉點好感。”
程今聞言輕笑:“好,那我可記住了,就等你來替我們刷口碑。”
她的語氣帶着些玩笑,神色卻仍是嚴肅的,順帶叮囑了一句:“你最近人氣漲得快,也注意适當休息。接下來宣傳任務還很重。”
沒過多久,媒體開放環節正式開始。楊學甯簡單緻辭,感謝媒體朋友的關注與支持,随後就由宣傳團隊帶領大家參觀剪輯基地的各個部門。記者們看了粗剪片段、聽了剪輯師對創作理念的介紹,情緒逐漸被點燃。
參觀結束後,媒體圍在大廳臨時設立的采訪區,紛紛把話筒和鏡頭對準了主創們。一名記者率先向導演提問:“請問楊導,對于《暗潮》後期剪輯的進度,您心裡有把握嗎?聽說拍攝期就非常艱難。”
楊學甯鎮定地回應:“拍攝雖然艱苦,但我們團隊非常專業,也早已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現在的剪輯進度正常,我們會繼續打磨細節,力争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下一名記者将話筒遞到程今面前,問題明顯帶着試探與尖銳:“程制片,坊間一直有消息說對家公司已經封鎖了主流宣發渠道,《暗潮》是否感到壓力?有沒有可能因此跳檔或棄檔?”
現場的氛圍一下子安靜下來,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程今身上,等待她的回應。
程今淡然一笑,舉止落落大方:“對市場的競争,我們劇組一直保持關注。至于您提到的渠道問題,我可以透露的是,《暗潮》目前已經做好了多手準備。就在今天,我們也首次公開宣布,将與多家中小院線發行公司、以及一些海外流媒體平台展開深度合作。”
她的聲音不高,但字字擲地有聲,帶着令人信服的沉穩與自信:“新的發行模式或許會帶來新的機會,請大家耐心期待。”
此言一出,記者們瞬間捕捉到了興奮點,又立刻追問:“這是不是業内盛傳的‘宣發聯盟’?您能否再透露一些細節?”
程今輕笑着擺手,語氣不失禮貌又保留分寸:“具體細節很快會向公衆公開,非常感謝大家對《暗潮》的關注,請大家保持期待。”
一連串閃光燈亮起,程今以一個平靜的微笑結束了采訪環節。她轉身走下采訪台時,目光微微一沉,心裡非常清楚:今天這個小小的開放日隻是開始,她主動抛出的這條“宣發聯盟”信息,不僅是在給輿論制造話題,也是向一直虎視眈眈的對家釋放明确的信号。
開放日結束不到一小時,#暗潮殺青#、#主創首次發聲#等詞條便接連爬上熱搜。《暗潮》媒體日現場圖、沈宴柳堯合影、程今的采訪片段,迅速成為各大賬号争搶的素材。最引發讨論的,是她那句言辭克制卻意味深長的表态,“我們與數家發行公司及海外流媒體展開深度合作。”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水面,激起行業内外的層層漣漪。
有人說這是一次大膽的市場試水,有人說這隻是迫于形勢的無奈之舉。畢竟,在主流平台的首推位幾乎被對家買斷的當下,《暗潮》本就算不上頂配班底,加之拍攝期數次超支,後期宣傳幾乎等同于山窮水盡。想讓這部片子“有地方可上”、“有觀衆能看”,程今确實隻能走出傳統路徑,通過多方資源整合,在縫隙中殺出一條血路。
越是局勢被看衰,議論聲越是熱烈。幾個自媒體賬号火速放出解析視頻與長圖标題:“破釜沉舟還是飲鸩止渴?”“女性制片人的孤注一擲?”“宣發聯盟=宣發自救?”……甚至連“國産片宣發分級時代是否來臨”這樣的議題也被炒了上來,評論區吵作一團。
其中不乏冷嘲熱諷——
“沒有錢和主流平台簽獨家,隻能拉一堆邊緣公司抱團取暖。”
“海外流媒體聽着響亮,真進得去北美主頻道再說吧。”
“宣發聯盟說得好聽,聽起來倒像衆籌發行。”
面對這些聲浪,程今并沒有急于讓唐夕回應。在她看來,輿論戰從來不是看誰吵得兇,而是誰能等到關鍵節點丢出緻命一擊——樣片,隻要樣片足夠強,一條實打實的物料就能讓全部質疑啞火。
這場宣發之争,某種意義上早已超出項目本身,它是一次試圖撕裂舊格局的挑戰,是在資金與資源高度傾斜的行業結構中,一個邊緣制片人試圖反攻主陣地的頑強嘗試。
而回應這些冷言冷語最直接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拿出讓他們閉嘴的成品。
她沒時間分神回擊,每一分心力都投進了剪輯室和談判桌。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輿論赢得多漂亮,而是:影片一旦完成,得有資格堂而皇之走進影院,在觀衆面前,赢得屬于自己的位置。
然而,在對外釋放“宣發聯盟”信号的同時,程今還必須面對另一個更緊迫的内部難題,董事會的再次施壓。
這天下午,在臨川基金的會議室裡,程今與林言再次坐到同一張桌前。落地窗外車水馬龍,陽光透過玻璃打在桌面上,刺眼而冷冽。
林言穿着筆挺的深灰色西裝,翻開手中的資料,直奔主題:“你提交的後期預算我們看過了,問題在于,金額遠超預期。趙敏雖然表達了支持,但她一人之力,左右不了董事會。如果市場反饋不佳,我們必須考慮及時止損,包括抽回尚未投放的資金。”
程今心裡早有準備,語氣毫不讓步:“我主動對外釋出‘宣發聯盟’的合作消息,就是要讓大家看到我們并非孤軍奮戰。多點聯動的宣發模式一旦鋪開,能帶來的不隻是話題,還有覆蓋半徑。但想達成這一步,需要追加資金配套。”
“追加?”林言冷笑一聲,“從立項到殺青,你已經超出預算15%以上。董事會對你的耐心,正在被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