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有些老化,周圍又比較空曠,把女生的聲音拉長,音調變得奇怪。
總算走完一系列流程,一個學生又從廣播站裡走出,對着麥克說:“徐主任有話要講。”
人群中傳來一陣唉聲歎氣。
“咳,我說幾句。剛才升旗,某些人表現得非常不好,升旗儀式是我們學校每周一必定進行的環節,在國旗下要嚴肅一些,對國旗莊嚴宣誓,還有唱國歌時聲音都要洪亮,不要總是打瞌睡。以上是規矩,還有紀律問題,高二五班的後排,聲音很大,要想唠嗑最好是下課!還有,剛才高一十班那裡,最後一排有個男生提前早退,給予通報批評,最後,高三年級下樓要再快點。剛剛開學,又是一個新的學期——”,徐主任的聲音有些慵懶,但很有威懾力:“我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特别是高一的學生們,三年對你們來說才剛剛開始,要有一個好的開頭,也要有一個好的結尾,大家今天站隊大多數人表現還可以,再接再厲,完畢!”
台下響起一片掌聲,主要是高二高三的學生,高一的萌新們不明所以,也跟着稀稀拉拉響起掌聲。
升旗儀式在又一次的回班鈴聲中結束,第一天的學習生活正式拉開帷幕。
實驗班的進度果然快過其他班,在普通班還在教師自我介紹時,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實打實的教學。
江浸把頭搭在胳膊上,懶散的趴在桌上聽,實際上聽一半跑一半,誰讓這是他最不喜歡的數學課呢。
用他的話說,數學這科與他命中無緣,怎麼費勁理解也理解不上去。
想當初初中時的幾何題,什麼速度運動,什麼輔助線,他一條也連不出來。
求角的度數隻靠猜不靠證明,反正目測90°,不耽誤第二問的回答。
至于最後兩道壓軸題他更是不明白了,中考直接空着,最後考了83.5分。
要不是數學拖他後腿,也許此刻他該坐在一中的教室裡。
半截粉筆從講台上被人丢過來,直擊目标,正好彈在他腦門上。
“嘶——”還挺疼啊。
他們數學老師是整個數學組的核心人物,叫童立斌,是位脾氣性格都很好的人,大家私下都喊他“老童”,實際上也不過三十多歲而已。
老童的粉筆扔了十多年了,隻要溜号睡着了沒躲,幾乎例無虛發。
“上課不聽我講的你在幹什麼呢?”聞言他并沒有很生氣,又開始了他的幽默風趣:“在想念誰啊這麼投入?單相思嗎?”
全班都笑了起來,經過幾節課老師的點名,大家都有些熟悉了,也就不再怕江浸冷着一張臉。
江浸無法,隻好直起身來把放空的大腦重新開機。
身邊坐着的人傳來幾聲短促的鼻息,戚頤年沒有笑出聲,臉上的笑意卻不淺。
玩笑适可而止,也不為是課堂上的一味放松調劑。
這節是第四節課,下了課就是午飯時間。
賀新堯忍了一節課,本來想給江浸發消息約午飯,一記漂亮的粉筆頭弧度讓他放棄了念頭,反而還給自己吓一跳,把手機塞到最往裡的地方再沒敢動。
歡快的鈴聲響起,學生們一窩蜂一樣沖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向食堂席卷。
本來賀新堯和江浸也打算去食堂,但江浸早上淋了點雨,穿的也單薄些,這會明顯沒什麼精神。
賀新堯也看出來了:“江浸,你要是難受就别出去了,等我帶飯回來給你”。
他們幾個人的群聊裡約好了今天食堂四窗口見,說是要嘗試特色餐。
這會群裡任衍已經@他倆了,說怎麼還不過來,他好占座位。
孟秋妤也在附和:“是啊,現在人好多,要等特久。”
江浸一開始沒回,賀新堯倒是挺興奮,難得有熟人一起吃飯,早早就答應了。
隻是他還想到了江浸比較難受,想給他帶點什麼,去了的話又不能早回,難免有些沖突。
他正想拒絕打算改天再約,“你去吃吧,我帶他去别的地方”,戚頤年開口,聲音淡淡的,“那裡有熱水,可以讓他緩緩,以免感冒。”
“啊……榜一你準備和江浸一起嗎?”看來兩人的同桌關系遠超賀新堯的想象,之前看江浸的反應還以為多不熟呢。
江浸一直催他快去,不用管自己。
戚頤年微微笑着:“放心吧,我會照顧好他的,我們可是同桌啊”。
左右權衡下,賀新堯才千叮咛萬囑咐的走了,他挺怕再勸下去江浸發火的,同時也相信戚頤年的可靠。
江浸沒理會戚頤年,可不代表他就認同。
“你去吧,我可沒答應你。”江浸懶懶的開口。
“可我剛才給你撐傘了。”
江浸“……”
“也借給你外套穿了。”
江浸馬上就想把外套脫下來還給他。
“還有,如果你脫下外套感冒了我也會被傳染的。”
這下江浸徹底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算是被人拿捏了嗎?他甯可被綁架去也不想像戚頤年這樣軟磨硬泡,讓他根本生不起來氣,甚至還不能沖對方發火。
發什麼火?要他冷臉拒絕别人的軟磨硬泡?還是一臉無所畏懼反正我就不還你這人情怎麼了就欠着?哪個他也做不到。這能算是被威脅了嗎?
最後,戚頤年按住了他想脫下那件外套的手,代替的是江浸的妥協。
“那麼,我們走吧,一會回來再休息。”戚頤年起身領路,江浸慢半步跟在他身後。
那件戚頤年的外套仍然在江浸身上,說是要還的卻不敢提。
不過,還真挺暖和的,衣服上的冷淡香氣别有一股安神的感覺,讓人放松舒适。
這樣想來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沒感冒又穿這麼多,不怕把自己捂出病來,還帶着一把大傘,生怕自己被雨淋了。
真是有夠金貴的,從穿的衣服上就能看出來,細緻的像城裡的少年。
他們穿過學校附近的一條街,來到一片居民區。
二高離郊區挺近的,但交通也很方便。這裡的居民區都是平房,這會兒煙囪裡正冒着白煙,引風機小聲的轉動。
戚頤年在一個綠色鐵門的房前停下,門口鑲着五塊水泥磚,左右兩張門神像被曬得有些褪色,神情依舊威嚴。
一眼望去是一條僅能容納一人通過的走廊,旁邊停着兩輛自行車,再裡面的小院整潔又樸素,整整齊齊碼着柴火垛。
戚頤年走在前面,江浸跟在後面,好奇打量附近的東西。
他以前從來沒有來過郊區,也不知道其實這裡有人煙,隻覺得在這生活很安逸,也很單純質樸。
就連聞着炊煙也無比讓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