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呢,别嫌少,也别覺得多,結婚是一輩子就一回的大事兒,我們家菁菁是姑娘沒錯,但家裡早就定下了招女婿的事,這些東西,也是我們早就準備好的。
就跟姑娘出嫁的時候、婆家會給彩禮一樣,既然你不想跟紡織廠那邊有太多聯系,那這些東西就由你自己收着,對你來說,也是個保障!
菁菁,明天和小梁領了證,你們去趟百貨大樓,把手表、衣服鞋子、喜糖這些都給買回來。
現在東西都是憑票供應的,咱們家沒那麼多票,找人淘換的話,之後還票、一家子就得過好一陣兒緊衣縮食的日子了。
擺酒的事兒就算了吧,你多買點喜糖,回頭跟小梁一塊兒,去街坊鄰居家認個門兒、也讓大家夥兒沾沾喜氣。
小梁,不擺酒,這事兒你沒意見吧?”
韓學禮說話的功夫,韓菁就已經把二百塊錢和那張手表票塞到他手裡了。
突然“天降橫财”,梁萬正懵着呢,感覺腦子都快轉不動了,結果,就聽見了老丈人的最後一句。
梁萬連忙搖頭,生怕慢一步、就會被老丈人誤會似的:
“不會不會,當然不會了!
您是為了咱們一家人更長遠的好日子做打算,我哪兒能誤解您的良苦用心呢?
再說,先前偉人不是還号召着,反對鋪張浪費嗎?
雖然是辦喜事兒,嚴格上來說不算鋪張浪費,但您、阿姨、還有菁菁都是有工作的人,擺酒請的人多了,傳到廠裡,要是讓人誤會了,影響可不好!”
梁萬叭叭地說了一堆,韓學禮抓重點,盡管覺得這小子怪會順着杆兒往上爬的,但對于他的敏銳,總體上還是滿意的。
可不是嗎?他閨女的人生大事,要不是怕影響不好,回頭再耽擱了閨女升職,他怎麼可能這樣糊弄了事呢?那不得把親戚朋友都請來、擺上個十桌、熱熱鬧鬧地慶祝一回啊?
在韓家幾乎待了一整天,等梁萬回到紡織廠的時候,家裡都已經吃過飯了。
宋家沒有電視機、沒有收音機,吃過晚飯,總不能就在這兒大眼瞪小眼兒吧?
一個個的,都早早回屋了,留給梁萬的,隻有半碗忘記放在熱水裡溫着、已經涼透了的苞米面糊糊,邊兒上還放了一小碟調了味的蘿蔔絲兒。
記憶裡,宋濤和朋友出去玩,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回家得到的待遇,可不是這樣的。
當然,眼瞅着就能離開這裡了,梁萬沒打算大鬧一場、來個“沉默中的爆發”,更沒打算跟糧食過不去。
他這個年紀,正是吃多少都填不飽肚子的,就算苞米面糊糊和韓家的夥食不能比,更沒法兒和他上輩子的一日三餐相提并論。
可是,好漢不提當年勇,他要做的,是融入,徹底在這個年代紮根下來!
蘿蔔絲兒倒進碗裡,用筷子攪兩下,一口氣灌進肚子裡,梁萬又輕手輕腳地出門,把碗洗幹淨、放回櫥櫃裡。
屋裡,楊翠華和宋承志都聽見了外頭窸窸窣窣的動靜,也猜到應該是梁萬回來了。
盡管對這小子出去一整天、都跑去哪兒了、跟誰、幹什麼了有些好奇,但兩個人都沒打算起身去盤問。
家裡是燒着蜂窩煤取暖呢,但溫度肯定跟秋天沒法兒比,大晚上的,天也怪冷,熱乎乎的被窩不香嗎?非得費這個神?
反正,他們不了解外人,難道還能不了解梁萬嗎?
這小子,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膽子也就比老鼠大那麼一點兒,就算借他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在外面胡鬧、給家裡惹麻煩。
哪怕前些天梁萬生病、貪嘴了點兒、還敢動家裡的櫃子了,兩口子也認為,這隻是一時的罷了!
然而,很快,楊翠華和宋承志就會知道,什麼叫做“老實人不能惹”!
和往常一樣,大清早的,宋家人陸續出門,上班的、上學的,各有各的事要忙。
去學校的路上,宋濤和梁萬依舊是一前一後。
直到看見宋濤又和他那幾個“朋友”遇上、半路拐了彎兒,梁萬接着往前走了一段距離,發現那些人沒有折回來,他這才轉身,回到了家屬院兒。
上樓的時候,看見了準備去供銷社的鄰居家大媽,梁萬笑着和對方打了聲招呼,面色如常,看不出一點兒緊張。
楊翠華把哪樣東西放在什麼位置上,家裡人都是門兒清的。
進門後,梁萬直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