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衍解釋說:“要根據最早的史書記載,尋找最符合現實、較為客觀的幾例,多方比對,才能窺探事實一二,而不是隻信最有名的那本。”
驕陽也有些無語,說道:“最有名的那本在騙人?怎麼那麼多騙子?怎麼什麼都騙?”
封衍搖頭歎道:“這個問題以後再講,不過,這是因為你太輕信了,你現在不就是聽了我的片面之詞,信了我,懷疑自己看過的史書?”
“我這不是覺得——”驕陽頓了頓,找補道:“你說的比較真。”
封衍說道:“這也是因為你看的太少,太片面,隻有多看,去想,就會習慣書中不可盡信,人言不可盡信。”
驕陽還是不明白:“那為什麼非要騙人呢?”
封衍再次說道:“這個問題以後講,先學着分辨一眼假的假話,再分辨一眼真的假話。”
驕陽呆呆道:“都是假的?這分辨?為什麼都是假的?”
封衍道:“下次講。”
封衍繼續将剩下的人講完。
“第二個亡國之君,朝中武将坐大,邊疆不穩......”
講完之後,封衍問道:“可有感想?”
驕陽試探說道:“所以,暴君也不是真的暴君,都是騙人的?他們其實是好人?”
封衍搖頭,說:“不,他們是人。”
封衍繼續講曆來的開明君主。
“第一個有能之君,征戰建功之時,曾屠城——”
驕陽連忙打斷道:“等會等會兒,他!屠過城?”
封衍解釋道:“當時城中暴動,糧食已空,此舉——”
驕陽擡手制止封衍的解釋,隻問:“所以他屠過城是不是?”
封衍點頭:“算是。”
驕陽不滿問道:“什麼叫算是?”
封衍無奈,說:“是。”
驕陽不解,質問道:“這也叫明君嗎?”
封衍繼續解釋:“相對于功績而言,确實是——”
驕陽擺擺手,說:“行了行了,讓我緩一緩。”
封衍見她一副倍受打擊、懷疑人生的樣子,說道:“不如先聽我講完如何?”
驕陽點點頭:“你講吧。”
“其登上王位之後,為平衡勢力,提拔權臣之子侄,随後以謀反之罪,屠其全族......”
封衍講完後,驕陽表情空白道:“那我知道的算什麼?”
封衍挂着客套的笑容,說:“算你知道的太少。”
驕陽郁悶道:“所以壞人不是壞人,好人不是好人?”
封衍搖頭,說:“不,是人,去掉你的偏見,去掉你從别人那裡得到的偏見,去看這個人,他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
“人?”
驕陽已經快不知道什麼是人了。
封衍點頭,說:“對,這堂課就是要識人,認識人是什麼樣的?”
接下來,封衍從君王朝臣講到販夫走卒
講他們的處境與抉擇。
講他們的算計與性情。
将他們的理想與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