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回大秦開食肆 > 第13章 石磨豆腐

第13章 石磨豆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哥剛走的沒幾天,家中還覺得冷清。

但時間一久,轉眼便到了三月底。氣溫回升了,天氣轉暖了,家裡也就沒有一開始那般冷清了。

因為有了公子幸的帶動,來小吃攤前買冷吃兔肉和兔頭的人,漸漸也多了起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小吃攤慢慢地走上了正軌,有時候會忙得沒有空去想念在泸縣的大哥。

大哥不在的日子裡,上西山打獵的重任便落在了阿爹身上。他是比大哥更有經驗的老獵人,回回都不會空手而歸。所以小吃攤上的兔肉就沒有間斷過。

當然,卉娘也不是一門心思鑽營錢财的人。

她會跟之前一樣,把品相好的、肉多體壯的兔子整個都腌好,挂在廊下,“咱們自己這麼辛苦,想吃的時候就随時拿。”

本來賺錢就是為了生活更好一點,及時享受的快樂是無可取代的,她很高興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讓家裡人都更加高興嘛。

不僅如此,那些被刮下來的兔毛和兔皮,她也都一一攢着。

市集上有專門收這些的,她幾次三番地總去,那皮貨行的老闆也漸漸和她成了熟識。因為她處理得幹淨,皮貨的質量也要更好一些,所以便偷偷給她漲了一錢的價格。回來跟爹娘和阿嫂一說,他們便都一緻認為,她應該把這一錢的差價折成現錢,收進她的小金庫。

“這個小吃攤本來也是你的功勞居多,再不要推辭,趕緊拿着吧。”

阿爹難得發表自己的看法。李卉覺得這樣也好,反正自己的辛苦也被大家看見了,從今往後就全心全意為家裡想轍掙錢就是啦。

她們這個大家掙得越多,每個人拿到的錢就越多,她自己就更有錢嘛!

這不,她又開始琢磨,要用石磨來做石墨豆腐賣啦!

“大家到市集上,肯定就是想吃點平時不常吃的,買點平時舍不得買的嘛!”

當阿嫂問她,若是沒有人來買怎麼辦的時候,李卉就這樣回答她。

相反,如果一個小吃攤上一直隻賣那幾樣,除非是特别專業的老字号,食客們是不太買賬的。要不然前世的那些探店博主和店家之間,就沒什麼合作空間啦!

中國曆來有句古話,“酒香也怕巷子深”;而李卉則覺得,這在擺攤之初,還得靠推陳出新才行。

按照史實考據派來說,曆史上的大秦還沒出現豆腐,最早的豆腐要在西漢時期的某個閑散王爺才會被偶然發明出來。

但誰讓李卉是穿越過來的呢,這些自然就不是太難。

就是不知道在工具不夠發達的大秦,能不能複刻出豆腐來。

還好大哥給做了個石磨,最大的工具難題就已經解決了大半。可就算是這樣,對于在大秦一個小縣城鄉下的李卉來說,做石磨豆腐也還是個大工程。

新采摘的嫩豌豆不行,必須要用陳年的老黃豆。

但李卉也有心讓阿爹把地裡剩下的一些豌豆歇上一陣兒再摘,就能更好一點,就可以後面磨了豌豆粉做豌豆涼粉了。不過這都是後話,得先把石磨豆腐做出來。

黃豆不能直接上磨打粉,而要浸泡起碼半日。

因為家中人少,為了推磨的時候省力,她把一盆十斤的黃豆足足泡了一日。

等第二天起個大早去看,三月桃花水,溫度已經不低,手伸進盆中時,還有一種涼涼的感覺,卻也不是很冷,這是她喜歡的。

尤其用手輕輕一捏那黃豆,豆子便軟爛無比,李卉便更覺得高興:“成了!”

豆子泡好了,第二步便是上磨。

這次不用阿爹幫忙,她和阿嫂就能完成。

黃豆粉加水磨好後,在石磨裡攤了一灘,變成了黃豆糊糊。

這時候還不能歇着,要趕緊将阿娘給她的一塊麻布做濾網,把糊糊過濾出來。

“阿嫂,快來,我們一起洗豆渣。”

話音剛落,李卉便将大概兩斤的涼開水倒進黃豆糊糊的盆裡,洗完後擠幹水分,這樣能做出來的豆腐就會盡量多一些。

“這是最大限度開源節流”,李卉想,“小本經營零幀起手,不得不精打細算啊。”

“阿嫂,燒火。”

她把豆汁上頭的浮沫撇去,還要站在釜前,拿着鏟子一直攪拌,防止生鍋。

大火煮開後,她還用勺子舀了點豆漿往鼻子邊來聞,确定沒了豆腥味,才讓阿嫂慢慢轉小火。而後便是一點一點地加鹽鹵,豆汁兒便慢慢沉澱成了豆花。

最後一步再把它們舀起來,放在木盒子裡,用麻布兜着,上頭放上一塊重重的石塊,一個時辰之後,豆腐便成型了。

十斤黃豆做了五斤豆腐,這個折損率其實還算可以接受。

但因為豆腐這種食物太新鮮了,到市集上就遇了冷。

“我們的豆腐定價比白馍馍還低呢,怎麼沒有人買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