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具身體究竟長什麼樣,高矮胖瘦年紀多大,她一點兒也不知道。
這可是頭等大事。
她被人設局陷害壞了名聲,皇後仍堅持将美人計的重任交托于她,那她應當是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大美女吧!
也就是反派神經病,一個勁的欺負她,不懂得閉嘴驚豔。
明容激動萬分。
冬書不明白她何以如此,拿着銅鏡過來。
明容不可抑制地興奮,閉上眼睛接過銅鏡,深深吸了一口氣,滿懷期待地睜眼——
兩秒鐘的沉默。
“這不還是我自己嗎!”
鏡裡的人因為失望過度而花容失色。
明容捧着鏡子,橫看豎看,上看下看,這就是她的臉啊。
……怎麼這樣。
她厭倦了從小到大,别人總是把她當成會動的洋娃娃,捏她的臉,抱着她轉圈圈。總說什麼,容容太可愛啦,容容像雪團子寶貝,真想揉揉捏捏咬一口。
煩人。
她也有傾國傾城大美人夢啊。
“唉呀!”明容捶床。
冬書緊張的問:“姑娘,您還好嗎?”
“好,好,好的不得了。”明容對自己發起了脾氣,鏡子一放,又把裝糕點的小碟推開,“我吃不下了。”
冬書看了看,碗碟都是空的。
——可是姑娘你全都吃完了啊。
明容躺下來,棉被往腦袋上一兜,“睡覺!”
*
午後,又下起雪。
皇後執一卷書,靠在美人榻上翻閱。
若梅侍立在旁,摘下皇後簪發的一隻鳳頭钗,如瀑長發傾瀉而下。
皇後從不喜歡滿頭珠翠,她的一切似乎都很簡單——包括長甯宮的擺設,她的服飾和藏品。
簡單,卻清新隽永。
屋裡靜悄悄的,隻有她們二人。
“容容姑娘到底太單純。”若梅輕聲道,“當初,娘娘或許應該聽侯爺的,答應讓那位庶出的二姑娘進宮。據奴婢所知,二姑娘頗有心機,比起容容姑娘,謀略手段都更勝一籌。”
“我知道。”皇後頭也不擡,“所以我堅持要容容,不要明妍。”
若梅微微一怔,“娘娘?”
皇後道:“太子娶正妻,永遠不會選擇容容,也不會考慮南康侯府的任何一位姑娘。明妍進宮,結果是一樣的。”
若梅不語。
“你不認同?”皇後斜飛一眼,“你心裡在想,聖上都能封我為後,憑什麼太子妃就不能是明家人。”
若梅替她梳發,苦笑,“奴婢的心思,娘娘總是一猜就中。”
皇後搖搖頭,“你我從小一起長大,我還不了解你麼。可是若梅,這是不同的。哥哥一介文臣,又是舊黨的人,最怕惹禍上身。聖上無意改變宮裡的局勢,因此他選擇我——有我無我,本質上并無區别,隻是少了玉家和葉家拿繼後的事去煩他。而太子,南康侯府于他毫無用處,即使太子肯娶,他背後的葉家也不會允許。”
若梅沉默一會兒,歎息:“既然如此,您又何必特地向聖上求恩典,讓容容姑娘進宮?”
皇後淡淡道:“因為他多疑。”
若梅吃了一驚,轉身檢查門窗是否關緊了。
皇後不怎麼在意,翻過一頁書,“聖上多疑,平時給他送一碗湯、一盤點心,他也要人先試過,才肯入口。我進宮這麼久,若成天拈酸吃醋,多生是非,他一定不滿。可我總不争不搶,什麼都不幹,隻怕他心裡也會多想,沒準還得懷疑我另有謀劃。”
她擡起頭,端起一盞茶輕抿了口,“所以我必須做點什麼,即使擺明了無法成功,也得讓聖上瞧見我努力掙紮過,讓他看個樂子。”
若梅的眼圈慢慢紅了。
她垂下頭,很輕很輕的說:“這些年來,娘娘,您受苦了。”
“是苦,苦在出不了宮,至死困在這丁點大的地方。”皇後停頓了下,又道,“可也不苦。”
“怎麼不苦。”若梅滿眼哀色,“聖上每月隻在初一十五過來,有時初一來了,十五便忘了。嫔妃隻知巴結貴妃,對您多有怠慢,早起來長甯宮請安,不是遲到就是敷衍,玉貴妃更是借口稱病便一直缺席。她這病可真能耐,每天都生龍活虎的,隻在該遵行宮規時發作。”
皇後笑了笑,“我打小就不愛走動,不愛應酬交際。聖上愛來不來,他不在,我輕松的多。”她一頓,認真思考片刻,搖頭歎氣,“我巴不得那些遲到的妹妹們,幹脆别來了,還我一個清靜。”
若梅歎道:“您是不願意與人争寵,可您終究是皇後,六宮事宜卻是貴妃在打理。三年了,她還不肯交權,分明沒将您放在眼裡!平日裡吃的用的,全比不上貴妃就罷了,聖上但凡有賞賜,也是先揀好的叫人送去東宮,然後便是永春宮,接下來才輪到您……他、他何曾有一次先顧念您?”
“貴妃不肯放權,但也從沒少我吃穿,東西是沒她自己用的好,可你要看跟誰比——和宮外比起來,這日子過的還不夠奢侈嗎?”皇後不以為然,“再說了,不用管事多舒坦,隻管吃穿不管算賬,有什麼差池也不用我擔責。”
若梅:“……”
皇後合起書卷,在茶幾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敲着,“明妍丫頭我熟悉,是個機靈的姑娘,生得一副好顔色,所以哥哥向我提起時,我更不敢讓她過來。萬一真叫她攀上了太子,少不得拖我下水,到時我不想鬥,也不得不鬥——容容就不一樣了。那丫頭傻乎乎的,不惹惱太子就算好的,如何能讨他喜歡。”
若梅歎氣:“這不就已經惹惱了嗎。”
皇後想起小侄女可愛的臉蛋,不由一笑,“太子的性子,我多少清楚。他一貫目無下塵,但也不至于真和容容計較。”
她垂下眸,柳眉漸蹙。
“過幾天就送容容出宮,不能讓這吃人的宮牆把她也禍害了。”皇後斟酌,“對了,總要趕在貴女進宮前,否則人一多,那小丫頭指不定被欺負成什麼樣子。她一走,我也能安心看戲。”
若梅忍不住再勸:“可是,娘娘……”
皇後倏地擡頭,目光微沉。
“明家有一個埋葬在深宮的女人就夠了,不需要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