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紹确實沒把這點輿論當回事。畢竟要讓翁紹自己炒作,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才會達到現在的聲量。别人願意花錢幫翁紹造勢,翁紹樂見其成。但這并不意味翁紹會放過那些踩着他的腦袋狂歡的人——
不管是收人錢财故意搞事,還是被輿論裹住腦袋被動散播謠言,同一诽.謗信息實際被點擊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量刑了解一下!
翁紹的視線在幾個頗為眼熟的論壇ID上停頓了幾秒鐘,随後把手機還給張暢。距離高考就剩一個月了,他不想為了這些小事分神。
隻是翁紹打算放任子彈多飛一會兒,别人卻沒打算放過他。即便是在高三最後的沖刺階段,還是有人孜孜不倦的在學校裡散播他的事兒。一會兒說他忘恩負義、忤逆長輩;一會兒說他利欲熏心、六親不認;還有人在校内貼吧上匿名爆料,說翁紹爺爺被氣得卧病在床,想讓翁紹回家照顧他兩天,給他認個錯,翁紹都不肯。
流言蜚語沸沸揚揚。甚至還有熱血上頭的人,在午休吃飯時直接問到翁紹的臉上:“你是不是真的這麼無情無義?”
翁紹有些好笑地看着義憤填膺的同學,不答反問:“距離高考就剩一個月了,你家裡老人生病,會不會讓你放下學業回家去照顧老人?”
被問到的同學明顯愣住了,過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我又沒把我爺爺氣到生病住院。”
“我也沒有!”翁紹心平氣和,慢條斯理地闡述道:“我沒當衆打他,也沒指責他作為爺爺,沒有按照《民法典》的要求,在他的兒子明顯沒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對當時還未成年的孫子盡到撫養義務。我隻是懇求我的親生父母能夠承擔我的大學學費,如果這樣也能氣到他生病住院,那我隻能說他老人家氣性太大了。”
“都說老小孩兒,小小孩兒,他老人家上年紀了,考慮事情不周到,我不跟他計較。但你作為一個即将步入大學的學生,國家未來的棟梁,竟然連這點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沒有……你是真的蠢,還是想要搞我心态?”
翁紹不等對方說話,又補了一句:“我知道你,高三二班的許天耀是吧?我聽說你在争取京海師範大學的保送名額,沒争取到嗎?”
許天耀臉色一變。翁紹出了這樣的事兒,很多家長都覺得學校不該把保送名額交給品行不端的人。許天耀的家長就是跳得最厲害的。校方考慮到輿情影響,不得不順從民意,收回翁紹的保送名額。可是翁紹的班主任陳老師卻認為,這個保送名額可以不給翁紹,但要送給真正品學兼優,并且家裡困難的學生。
“師範大學的學生将來是要當老師的。教書育人,言傳身教,品行非常重要。”
陳老師是國家特級教師,教學三十餘年,威望甚高。校方領導也要充分考慮陳老師的意見。而有了陳老師的這一番發言,在這次舉報事件中過分活躍的許天耀,就被校方踢出了保送名額的備選名單。
一番辛苦籌謀,卻為别人做了嫁衣。許天耀怒火中燒,不會反思自己,卻會遷怒翁紹。
恰在此時,許天耀從同學口中得知了翁紹跟家人鬧掰的醜事,于是他自動自發成了小廣播,不僅在同學中間散布翁紹的謠言,就連校内貼吧的很多爆料帖子,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許天耀原本以為,自己做了這麼多事,多多少少也該對翁紹産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讓許天耀沒有想到的是,翁紹當真是個鐵石心腸的狠人。不管同學中間有多少流言蜚語,他都能兩耳不聞窗外事。明明二模考試的時候成績下降那麼多,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的成績竟然又提上來了。
反倒是許天耀自己,因為把太多精力都放在發布帖子和散布謠言上面,三模考試時,他的成績竟然比平時低了一百多分。
周銘京嗤笑一聲,陰陽怪氣道:“有些人真是壞的可憐。你該不會以為打倒了熊貓,你就是國寶吧?”
許天耀被嘲諷的滿面通紅,其他人也都見識到了翁紹和他朋友們的伶牙俐齒,一時間偃旗息鼓。
陳老師聽聞午休時在食堂發生的風波,特地把翁紹叫到辦公室:“你做得很好。還有一個月就高考了,你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不必理會外面的風言風語。你得知道,每個人從一出生,因為所處的環境,還有成長經曆不同,三觀都是不一樣的。你無法要求所有人都理解你,你隻要做好你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陳老師有些唏噓地看着自己的得意門生。高中三年,作為翁紹的班主任,陳老師比任何人都清楚翁紹的處境有多艱難。也知道翁紹能在那樣的家庭條件下,連續三年保持全校第一的成績有多麼不容易。她不想看到翁紹被一時的風波毀了。
所以在下午的自習課上,陳老師三令五申,再次強調禁止班内學生讨論與學習不相幹的事情:“還有一個月就高考了,老師希望你們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要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寒窗十年,别給自己留下悔恨和遺憾。”
在陳老師的強行壓制,以及越來越近的高考壓力下,很快沒人再讨論翁紹的家事。
翁紹的耳根終于清淨了。他十分感激陳老師的煞費苦心。于是在自習課後,翁紹拿着自己重新整理歸納出來的各科筆記和思維導圖的複印版,找到正在辦公室裡整理教案的陳老師,主動提出願意跟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