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比他高半個頭,但身形卻比他結實太多。和顧洋一比,自己簡直就是個菜鳥。
“你知道為什麼你在舞台上沒有靈魂嗎?”
顧洋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清晰地傳入淩星晨的耳朵。
淩星晨看着鏡子裡的自己,又看了看旁邊倒映出的顧洋,顧洋的眼神專注地落在鏡中的淩星晨身上。
他搖了搖頭:“我覺得,自己跳得還不錯。”
動作标準,卡點精準,他自認是下了苦功夫的。
雖然跟顧洋這種前輩比,自己确實差了很多,但就和現在所有的練習生比,自己确實還算出色。
“如果按照舞蹈動作标準來打分,滿分一百,你确實可以到九十五分。”顧洋的聲音很平靜,陳述一個客觀事實,“但如果按照舞台表演來打分,你的表現,是零分。”
零分?
淩星晨愣住了,這個評價比任何批評都要刺耳。他都維持不住臉上禮貌的微笑,微微睜大的眼睛洩露了他的震驚和不服。
顧洋沒有看他,依舊盯着鏡子:“你隻是在完成一套動作,像完成任務一樣,精準,标準,但冰冷。你是在給你自己表演,向你自己證明你能做到完美。但你不是在給觀衆表演,不是給你的粉絲,更不是給你的隊友。”
淩星晨想反駁,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他确實追求每個動作的完美,力求做到最好,難道這樣觀衆會不買賬嗎?
還有,為什麼要說我的表演也是給隊友的?
“我力求完美,每個動作都做到位,他們難道看得不開心嗎?我刷了我的廣場,粉絲……她們覺得很好啊。”他解釋,“我的隊友也覺得我跳的不錯。”
至少,那些彩虹屁和數據是這麼告訴他的。而且他的隊友們還讓他指導,怎麼就不好了?
“粉絲覺得好,是因為你确實沒有大錯,跟别人的舞台比,你也确實值得她們的肯定,而且你的顔值有給你加分,”顧洋淡淡地戳破,“她們會自帶濾鏡,會為你找補。但這不代表你的表演本身足夠打動人心。”
他繼續問道:“你覺得,我的舞台怎麼樣?”
淩星晨的心猛地一跳。
顧洋的舞台……
他站在舞台上,就像是天生的發光體,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次呼吸,都能牽動台下所有人的情緒。
他能讓最燥的歌燃爆全場,也能讓最靜的歌唱進人心裡。
那種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淩星晨模仿不來,也暫時無法理解的。
他就是因為顧洋的舞台才垂直入坑,想做練習生,有機會進娛樂圈,也可以說是想像顧洋一樣,可以讓所有人為自己呐喊。
面對顧洋的直視,淩星晨有些說不出話來,隻覺得臉紅。
顧洋似乎也不需要他的回答,繼續問道:“偶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淩星晨太熟了。
剛入行時公司培訓會講,參加選秀節目老師也會強調。
作為一名優等生,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背出來。
“偶像,英文是idol,原意是‘被崇拜的偶像’,引申為‘被追求、被仰慕的對象’。”淩星晨流暢地背誦着标準答案,“在我們國内,偶像泛指那些在特定領域,比如演藝圈、藝術界擁有突出成就,并通過個人魅力吸引大量年輕人追随和模仿的藝人。他們是粉絲心中的榜樣,是精神寄托。”
他說完,看着顧洋,等待着老師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