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維港寄長安 > 第90章 塔城·光伏基地

第90章 塔城·光伏基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古麗娜爾沖進臨時指揮所,柯爾克孜族特有的深目高鼻上結滿冰霜:“七号區破了!新栽的五千棵胡楊苗!”她的聲音裡帶着哭腔,像一把鈍刀割在每個人心上。

馬建軍抓起尼龍網就往外沖。鏡頭劇烈晃動中,楊晟跟着他奔向沙地車,運動相機記錄下他狼狽的跌倒姿勢,像一隻被風戲弄的布偶。

車載屏幕上,七号區的三維模型正在流血——代表破損的紅斑以每秒兩米的速度擴散,像一道正在潰爛的傷口。

“坐穩!”哈薩克司機别克猛打方向盤,車身在沙浪中劃出驚心動魄的S形軌迹。

後視鏡裡,節目組女編導小林死死抱住攝像機,嘔吐袋剛掏出就被風撕成碎片,像一隻被解剖的白鴿。

離破損點百米時,車體突然下沉。

“流沙坑!”别克一拳砸在方向盤上,指節發白。

古麗娜爾抄起鐵鍬跳下車,工裝褲腿瞬間灌滿黃沙:“把網格鋪成Z字形!”她的聲音在風中支離破碎。

楊晟深一腳淺一腳地搬運鋼樁,運動相機拍下他扭曲的面容:嘴唇被砂粒刮出血珠,睫毛上挂着冰沙混合物,像戴了一副破碎的水晶面具。

“斜四十五度砸!”古麗娜爾扯着嗓子示範。當鋼錘砸偏的瞬間,她伸手托住楊晟手腕,虎口的老繭像砂紙般粗糙。

“拉網!”馬建軍在二十米外揮舞熒光棒,像黑暗中的燈塔。

楊晟剛抓住尼龍繩,狂風突然掀起整片網格,将他狠狠拽倒。砂粒灌進領口,後頸像被烙鐵灼燒。

“蜷身!”古麗娜爾撲過來壓住網繩,楊晟瞥見她防沙面罩内側凝結的冰珠——那是生命在嚴寒中最後的證明。

十二點零六分,最後一塊補丁完成。

古麗娜爾用凍僵的手指點擊智能手環,防風林APP彈出實時數據:“風速11級,沙障完整度恢複至92%”。這個數字在狂風中顯得如此脆弱又如此堅強。

馬建軍突然拽過楊晟的圍巾:“借用下!”撕拉一聲,圍巾變成布條,纏住滲血的鋼樁接頭,像給傷員包紮傷口。

回到補給站時,小林突然發出一聲哀嚎。楊晟湊近看時,發現攝像機鏡頭變成了毛玻璃——那些比面粉還細的砂粒在樹脂鏡片上鑿出無數細密凹痕,像一場微型沙暴的永恒化石。

“喝這個。”古麗娜爾摘下結冰的護目鏡,眼尾的曬傷斑在昏暗燈光下泛着紫紅。她遞來的保溫杯裡,琥珀色的駱駝刺蜜混着沙粒沉在杯底,像封存的沙漠記憶。

楊晟舔了舔開裂的嘴唇,沙粒在齒間咯吱作響:“為什麼選種胡楊?”

“吱呀”一聲,馬建軍掀開地窩子的鐵門,暖氣裹着羊肉抓飯的香氣洶湧而出。

“它們的根會分泌碳酸氫鈉,”他脫下手套指向牆上的标本框,胡楊根系在沙土中蜿蜒出北鬥七星的形狀,“就像大地的中和劑。”

古麗娜爾突然扯開工裝内襯,楊晟慌忙扭頭卻聽見她爽朗的大笑:“看這個!”她指着内襯上刺繡的太陽紋,金線在燈光下忽明忽暗,“我奶奶說,梭梭林的影子連起來,就是柯爾克孜族的護身符。”

她指甲縫裡的沙粒簌簌落在圖紙上,在等高線間堆出微型的雅丹地貌。

預警器在下午三點二十八分尖叫。監控屏上,沙牆像被驚動的響尾蛇群貼着地表遊來。

楊晟握鋼錘的手抖得厲害,防沙靴裡的腳趾不自覺蜷縮,仿佛能觸到北京四合院地暖的溫度。

“慫了?”馬建軍扔來激光測距儀,金屬外殼在楊晟掌心留下冰涼的觸感,“看看五百米外。”

鏡頭穿透昏黃的沙霧:去年栽下的柽柳已蹿到兩米高,柔韌的枝條在狂風中交織成一張綠色濾網,沙粒撞擊在葉片上發出細雨般的聲響。

當最後一根鋼樁楔入流沙,楊晟的工裝褲膝蓋處磨出北鬥七星的破洞。新栽的胡楊苗在鋼制網格後挺立。他癱坐在尚有餘溫的沙地上,每一次呼吸都帶着鐵鏽味。

“接着!”古麗娜爾抛來沾滿沙粒的葡萄糖液,“今天你運了三點六噸網格。”見他愣神,她晃了晃智能手環,銀鍊在腕間叮當作響:“心跳峰值到過178,比栽樹機器人還猛。”

楊晟突然一愣,想起上次在協和做的體檢,葉觀瀾盯着心電圖時微蹙的眉峰,随後又笑了起來。

返程時,别克突然急刹。飛揚的沙塵中,車燈照亮地面上蜿蜒的印記——黃羊群趁風勢稍減穿越防線,蹄印如精密的刺繡,恰好繞開所有新栽的苗木。

當楊晟的鏡頭捕捉到這奇迹般的路徑時,古麗娜爾的聲音混着沙沙的電流聲傳來:“它們認得梭梭的味道,就像認得回家的路。”

入夜後的地窩子像口沸騰的火鍋。晚飯後衆人很快陷入沉睡。

楊晟獨坐桌前,台燈在日記本上投下溫暖的光暈:

馬建軍的安全帽内襯貼着女兒的照片,背面歪歪扭扭寫着:爸爸的樹林能到北京;

古麗娜爾的工具包側袋永遠塞着一支鷹笛,沙暴間隙的笛聲是防風林工人的指南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