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回初三帶着家人過好日子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果然,攤位有人氣就有客人,陸續來了好幾位,于靜介紹價格和功效,買的人不少,有讨價還價的,于媽媽就讓他挑大的,覺得不夠大,重新拿一蛇皮袋倒出來,讓他挑,或者明顯小一點,讓他挑四個。

沒客人時,于軍學着用不熟練的普通話吆喝,還沒變聲的童音假裝世故地學着吆喝,很是引人注目,吸引來不少顧客,不一會兒,就賣掉了兩蛇皮袋,于靜收了錢就裝書包内袋,特地讓于軍也帶了書包,分開裝。

賣掉一半後,于媽媽帶着他們換了一個路口,不到十點半就賣光了。說了一上午,口幹舌燥,帶的黃瓜西紅柿已經全吃了,他們收拾好東西回家。

既然這個小生意能做,嫩玉米的窗口期又很短,于媽媽去外婆家、小姨家、小舅家,喊他們也掰了去賣,外公家也有三輪車。

就這樣幾家開始賣嫩玉米,為了能多賣點,他們下午到家後繼續去掰,掰回家放在陰涼處,早上直接裝袋去賣,小舅媽、小表妹和于外公搭伴賣,于靜一家三口繼續一起賣。

于靜小舅舅以前在市裡飯店學過做燒餅做菜,也比較活絡,做這個小買賣小舅媽不覺得不好意思。

于靜小姨家距離隔壁市和本市市區差不多遠,為了錯開生意,她們說去隔壁市賣,小姨嘴甜會說話,一聽這消息就動心了,她家老太太有三輪車,又跟人借了一輛,夫妻倆騎着三輪車去隔壁市裡賣。

于靜家隻有兩三畝地的玉米,四天就賣光了品相好的嫩玉米,掙了2700多塊,剩下品相不好的、老了的玉米棒子,夠留着自家吃一年的玉米粥,淨賺。

生意還有得做,跟玉米種的晚一點的幾家鄰居買了五六十袋子嫩玉米,收購價是大的一塊錢5個,小的一塊錢八個,賣了幾天,這個掙得就沒前面多了,忙活幾天掙了四百多。

這時候,工地上的建築大工一天才掙三四十,這麼多錢絕對不算少。

于靜擺脫了收玉米幹活大任務,家裡還小發一筆,也很開心。

沒有繼續做大做強的心思和實力,地裡的玉米也過季了,幾個親戚家也掙了一些錢,比賣幹玉米粒掙得多。

收完了剩下的玉米,家裡空閑點,親戚們約了一天,一起去于靜外婆家吃飯。聊起買嫩玉米的生意,小舅媽誇于媽媽和于靜幹得漂亮,就是可惜明年估計有很多跟着搶生意的,這次後面幾天跟風賣嫩玉米的人多了,賣的就比較慢,得到傍晚才能賣完。

“小舅媽,我們可以賣别的呀,春天賣甜豌豆、青菜苔、螺絲,還可以套龍蝦去市裡賣;夏天賣嫩玉米;秋冬天搞個大棚早早種上草莓,過年的時候賣。”于靜回答。

“哎呦,靜兒你這腦子轉的好快呀。能幹能幹!”小姨誇她。

“當然啦,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可是在家種地不掙錢,除了草莓比較費事,其他的都不算太費功夫,可以試試看。”于靜鼓勵大家。

“外公,你會套龍蝦,摸螺絲,明年可以試試看啊,螺絲營養豐富,也是一味中藥,賣的時候可以誇它的功效清熱、利水、明目,老少皆宜的!不愁沒人買。”

于靜老家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于媽媽說她們小時候,路上都有螃蟹爬,溝渠裡龍蝦也很多,她們小時候都不稀罕吃。

等到了于靜小時候,就隻見過一回螃蟹爬到家裡來,她第一次見到側着爬行的小東西在家裡糧櫃邊上爬的時候,吓得從家裡飛奔出去,到地裡喊于媽媽,被于媽媽笑話了一通。

小學二年級之前,村裡土地還有高田、矮田,很不平整,後來來了工程車來一點點推平了,成了平整的田地,填了許多的野溝河,用機器沖了兩三個形狀方正的大池塘,給村民承包養魚,這些野物就少了很多。

于靜跟于媽媽說:“媽,上次我去市裡買書的時候,看到有一本講農村生活技巧的書,裡面有腌鹹鴨蛋、腌糖蒜、腌洋姜的方子,我仔細讀了,回頭咱多種點大蒜,再給屋後面的水塘裡,多養幾隻鴨,生了鴨蛋腌起來去賣。”

于靜家的宅基地原地基不高,這一排的人家蓋房子的時候,都是在後面挖了個大水塘,取土補高了地,家家房子後頭都是一個幾十平方的大水塘。

賣嫩玉米掙到錢了的于媽媽心動了,多種點大蒜沒多少成本,費點地罷了,房前、屋後、田埂邊哪裡不能多種點;洋姜嘛就是野草,到處都有;家裡本來就養雞,改成多養點鴨也沒大問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