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同醫生道過謝,她牽起座位上的人走出診室。
肌膚相觸的瞬間,指腹傳來微末的濕熱,有些滑膩——在冷氣充足的醫院裡,女孩的掌心被糊上一薄薄細汗。
明明那麼害怕聽見不好的斷語,面上,卻始終不露端倪。
故作堅強的紙老虎一隻。
看透這層本質後,沈绛再側目打量陸今遙這副模樣,隻覺得有些好笑。她溫聲詢問:“是不是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嗯?”
陸今遙愣了會兒,不置可否:“嗯。”
轉頭,沈绛聯系到名片上的那位精神科專家。
兩人輾轉驅車前往,整套流程下來,基本已經可以得出初步結論,是心因性失明。
針對這一病因,醫生給出了幾個合适治療方案。
這時,一直緘默的陸今遙忽然開口打斷:“沈绛,我累了。”
桌子底下,女孩規矩搭在膝上的手握成拳頭,另隻手朝沈绛所在的方向虛虛摸了幾下,終于抓住,像溺水的人抓住唯一的救命稻草。
陸今遙的聲音有些緊繃,手裡不自覺用力:“可不可以回家?”
沈绛悄然蹙眉。
小臂被陸今遙抓住的那塊地方,不消幾秒就泛起一圈薄紅。
答應好會乖乖配合醫生看病的人,卻中途變卦反口。
沈绛不知問題究竟出在哪,她同醫生無聲對視一眼,最終,無奈松口答應:“好,我們回家。”
聽見妥協的回答,陸今遙緊繃的情緒松了點,手上的勁道也悄然散去。
沈绛不動聲色從她手中抽回小臂,一邊揉按,一邊轉頭看向醫生,神情歉然:“那今天就到這裡吧夏醫生,其它問題之後我再聯系您。”
回去路上,沈绛始終一言不發。
陸今遙深覺不安。
她坐在副駕的位置上,時不時習慣性地偏頭去看,做完動作,又後知後覺想起自己現在看不見。
因為無法用雙眼描繪,所以任何細微的情緒都會被催化、進而膨脹,變成可怕的怪獸,最後輕輕一推,她的城牆失守。
十字路口的紅燈有九十秒秒,趁這間隙,沈绛拿起手機。
陸今遙聽見傳來的細微動靜,在這時開口:“姐姐。”
“嗯?”
沈绛擡眸,若有所思。
她捕捉到一個有趣的細節。
短短相處這些天裡,陸今遙每每有求于她又或是耍心思的時候,就會乖巧地叫“姐姐”或者“沈绛姐”。
要犯渾和說正經事時,就直呼其名。
真是半點不遮掩。
“你會生我的氣嗎?”陸今遙小心試探,搭在安全帶上的手摳住邊角,低聲說,“來之前都說好了配合看醫生,臨到頭卻突然反悔,讓你白白浪費一天的時間陪我。”
沈绛:“不會……”
安撫寬慰的話到了嘴邊,就此打住。她忽然垂眸,眼神掃到夏醫生不久前給自己發的那些,刻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稍顯冷淡:“你别想那麼多,今天不想看就改天,沒什麼。”
如果讓陸今遙認為,自己确實有在生氣呢?
她會因此而做出改變,或者,至少承諾下一次的看診時間嗎?
事實上,兩人前腳剛走出醫院,後腳,夏醫生就給她單獨發了消息。
整整幾頁的病情分析和針對性治療的方法,密密麻麻。
沈绛先前已經粗略地浏覽過一遍,眼下又在看——
心因性失明(Psychogenic Blindness)是一種由心理或情緒因素引發的視力障礙,而非由眼部或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導緻。它屬于轉換障礙(Conversion Disorder)的一種表現,常見于經曆重大心理創傷、長期壓力或強烈情緒沖突的人群(1)。
主要特征:
1. 突發性:視力喪失可能突然發生,無明顯生理原因。
2. 症狀與生理檢查不符:眼科檢查(如眼底、視神經、腦部影像學)通常無異常。
3. 伴随心理因素:常與焦慮、抑郁、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或童年創傷相關。
4. 波動性症狀:視力可能時好時壞,或在特定情境下(如放松時)短暫恢複(2)。
大段的病理介紹後面,還跟了幾句很重要的話,也是醫生通過面診後對陸今遙目前一個心理狀态的評估。
“病人目前處于自我封閉,極度抗拒治療的一個狀态。”
“如果不進行疏導,心理狀态繼續惡化,将會無法開展治療。”
“介于你是她身邊目前最信任的人,沈小姐,我覺得你可以成為打開她的那把鑰匙。”
“如果她始終不願意放開,建議你可以使用暴露療法(3),适當地給予引導和情緒刺激。”
“引誘,或者逼迫——”
“直到她對你徹底放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