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的梆子聲撞碎月光時,姜知意正用銀簪挑開《女誡》的線裝書脊。謝府藏書閣的樟木香氣裹着陳舊墨味,在她鼻尖織成一張密網。
"姑娘,西閣的燭台……"引路的老仆話音未落,忽被穿堂風噎住喉舌。姜知意望着他佝偻背影消失在轉角,腕間紅繩突然繃斷——這是進閣前謝珩親手系上的,說是辟邪,倒更像拴住獵物的繩索。
指尖撫過書架上的積灰,在第三層左數第七格觸到異樣。青瓷鎮紙壓着的《列女傳》書封過于平整,不像時常翻閱的模樣。她踮腳取下時,一片幹枯的茉莉花瓣飄落——正是姜玉柔那日鬓間戴過的。
泛黃的書頁間夾着方褪色帕子。蘇繡的并蒂蓮針法,與她袖口暗紋如出一轍——這是生母林氏獨門的"錯金繡",以金線混着發絲入針,日光下會顯出暗紋。
"婉兒,若見此帕,速離姜府……"帕角血字洇開處,半枚指印赫然是姜父的私章紋樣。姜知意将帕子對着月光細看,蓮花芯裡藏着更小的字迹:"三月初七,換嬰于慈雲寺。"
閣外忽然傳來腳步聲。她迅速将帕子塞回書冊,卻帶落一張泛黃信箋。拾起的瞬間,熟悉的沉水香已漫至身後。
"姜姑娘對《列女傳》興緻頗濃?"謝珩的鏡鍊垂在她肩頭,月白直裰上沾着夜露。他指尖掠過書脊刻痕——那是用劍尖劃出的蓮花标記,每個瓣數對應不同暗閣。
姜知意将碎發别至耳後,露出頸間未愈的劍傷:"大人書房挂着《寒江獨釣圖》,落款卻是'不歸居士'——與這帕子上的血書筆迹倒有七分相似。"
謝珩瞳孔驟縮。他突然擒住她手腕,力道大得幾乎捏碎骨節:"你從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