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方老大家的日子一樣不好過。
家裡人多。
方老頭和方老太都是跟着方老大住的。
還有個年紀不大,但也不小,不過還沒說親的小娘。
方言舒得叫小姑。
也是跟着方老頭和方老太住的。
再是尤氏那邊。
當初尤氏嫁過來的時候,是帶了自己生的兩個孩子,還有尤氏的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統共就五口人。
方老大成親是十三年前,那時候尤氏是守寡的,娘家就還剩下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再沒有旁人了。
當時是說好了,尤氏要嫁過來,就得帶着這麼些孩子。
那時候尤氏的弟弟八歲,妹妹六歲。
尤氏自己的孩子,兒子四歲,閨女隻有一歲。
大的不算大,小的還很小。
嫁過來,也就是多幾雙筷子。
都是小孩,給口吃的就能活,都用不着非得叫吃飽。
可這十三年過去,當年最小的閨女都已經十四歲,這要是換做旁的人家,都已經開始說親了,再過個一兩年,就能出嫁成親了。
但現在方老大家裡事多,就還沒有動靜。
主要是尤氏的弟弟今年二十一,妹妹今年十九,兩個人都還沒說親。
年紀是到了,可到底是寄人籬下。
這裡是方家堡,方老大這麼一家子都姓方。
甚至是說句不好聽的,這宅子也姓方。
當年活不下去,給口吃的,這就已經仁至義盡,要想再幫着這兩個人成家,反正是難。
再就是尤氏當年帶回來的兒子,今年也已經十七。
也是到了說親的年紀。
尤氏自己生的孩子,哪怕不是方老大親生,也是改姓方的。
按理說,方老大應該幫忙,至少給說親,叫成家立業。
方老大也不是隻顧着自己的人,他是這麼想的。
偏偏尤氏惦記自己的弟弟妹妹,非得攔着方老大,不叫幫自己的孩子說親,先幫她弟弟妹妹說親再說。
為了這個事兒,兩個人私底下沒少吵架。
家裡人多,事情也多。
而且一個個的都長大了,一頓飯就得吃不老少。
且長大了,也開始藏心眼了。
家裡的日子就不好過。
雖然家裡也養了雞,也攢了些雞蛋,可那也得留着。
尤氏對這個很是看重。
主要是拉拔弟弟、妹妹,且還有兩個孩子不是方老大親生,她在方家過日子,也沒有那麼容易。
這雞蛋幹脆誰也不給吃,留着換銀錢或者鹽巴。
現在方老大要拿雞蛋給小思,哪怕這是尤氏親生,她也還是不願意。
就想着,蓮姐兒和金哥也都是自己親生的,都沒給吃雞蛋。
那小思就也别吃。
方老大不樂意。
這要是平日裡,家裡日子确實不好過,雞蛋得留着,就是他自己也是不舍得吃。
可這會子方言葉和小武當面,不是直接叫兩個孩子看了笑話去。
再者說,方言葉一家子,二十年沒回來,他這個當老大的,甭管怎麼說,該從家裡拿的,都得拿。
“不就幾個雞蛋,等回頭我給你找回來。”方老大沒好氣。
又想着,要不是當着孩子們的面,他肯定得仔細說說。
方啟明甭管在外面過得怎麼樣,可眼前回村,一看就是不差錢的,方老大這邊好歹是過去幫幫忙,難道方啟明那邊還能虧待他?
再者說,當年這五髒俱全的宅子,就是方啟明念書考取功名,想法子賺了點銀錢,給蓋起來的。
真要是講究起來,這宅子得是方啟明回來住。
結果人家知道方老大這邊事情多,就沒過來,去了方老二家。
可這不代表方老大這邊就覺得理所當然了。
這是親兄弟,又不是旁的什麼人。
偏偏尤氏這會子就鑽了牛角尖,非得抓着方老大,不叫去拿雞蛋。
小思仰着臉,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眼圈一紅,就要掉眼淚。
他雖是方老大和尤氏親生,可從小并沒有叫這個兩個人多在意。
尤氏打從嫁過來,就顧着弟弟妹妹,還有先前生的金哥和蓮姐兒,哪怕是後面生了小思,卻也還是那樣,沒怎麼跟着小思。
方老大是見天的忙。
不是下地幹活,就是想法子琢磨着賺錢,想叫家裡的日子好過一些。
很少在家,就顧不上小思。
方老頭和方老太那邊,又經常去方大姑家裡給幫忙。
反正是沒人在意小思。
他就是家裡給口吃的,吃不飽,但是也餓不死。
就這麼像是門口随處可見的雜草,默默的活着。
這個家好像跟他沒有關系。
這個村子也好像跟他沒有關系。
活了好幾年,隻有新出現的小樹哥,專門跑來給他吃雞蛋,而且一下給吃了兩個,還有點心。
就算是剩下的那個他吃不下了,小樹哥也給了他
就好像活到現在,才終于真情實意的感覺自己活着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