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你是不是對我有點偏癱 > 第37章 如煙出嫁

第37章 如煙出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七月初九,伏暑正濃。

太傅府中卻格外忙碌,連平日清冷的内院也添了數盞紅燈籠。雖未張揚,門前卻已有數道消息悄然傳開。

——應家庶女,應如煙,将于七月中旬,嫁入東宮,為側妃。

消息傳得并不高調,甚至比不上旁支子弟納妾那般熱鬧。可在知情人眼中,這樁親事,比金榜題名還來得意味深長。

謝皇後薨逝不過月餘,東宮尚挂素,按理不該談及喜事。

可内廷近日忽傳口谕,稱太子妃蘇箴言身染微疾,需靜養休攝,後宮侍女難以照料,太子不忍其辛勞,特以“恩賞禮制”為名,請旨納應如煙為東宮側妃,暫掌起居之責。

此事說是“代理”,實則名為“賜婚”。聖上雖未親發聖旨,卻默許傳信,禦前内監親自送來衣冠禮冊,儀制從簡,卻名分俱足。

宮中私議紛紛,皆道是太子妃素來識大體,早年喪妹,視應如煙如妹,将其引入東宮,不過是“内助”之舉,安撫應家,鞏固舊派。

表面看,是兩家聯姻,一場“無可挑剔”的禮數安排;實則,是太子一脈在皇後過世後急于重建外援、扶穩根基的權宜之計。

*

應如是聽到消息時,正坐在書房裡為沈行之寫夏日調養的藥膳方。

小春子隔着簾子低聲通禀:“郡主,太夫人請您過去一趟,說是家中有喜。”

她未動,隻将筆擱在硯邊,語氣平靜:“知道了。”

“有喜”這兩個字,在太傅府内多半隻有一種指向。果然,不出所料。

應如是未作多問,隻換了件素淨淺青衣裙,起身前往老太太院中。

甫一進門,便見屋中衆人笑語盈盈,應如煙坐在下首,一身新裁的雲紋褙子,未施粉黛,卻掩不住眉眼間的春風得意。

老太太見她進來,笑意更盛,連連點頭:“如是來了,快來聽個喜。你姐姐有福氣,太子妃親自點名,許她為側妃。”

應如是步至席前,略一行禮:“賀喜祖母,賀喜姐姐。”

應如煙起身回禮,笑得溫婉:“妹妹言重了。這本是祖母積德,父親庇佑,我不過是托了應家的福。”

她言語謙和,眉眼卻帶着掩不住的得意。她瞥了應如是一眼,低聲續道:“也虧了妹妹當日婉拒,否則這場富貴,怕是落不到我頭上。”

廳中氣氛頓時微滞。

老太太卻并未制止,反而滿意地笑道:“你們姐妹各有所歸。如煙這孩子,穩重識禮,願意為家分憂,不負我一番教養。”

“正妃也罷,側妃也罷,入了東宮,就是登了高枝。日後太子登基,旁人再說她庶出,又能如何?”

應如是低聲應着,臉上未見異色。她望向應如煙的眼神沉靜而淡然,仿佛那被應如煙試圖捧在掌中的東西,于她而言毫無重量。

應如煙卻從她這份淡漠裡生出一種無名的焦灼。

——她得了東宮之門,卻得不到她的驚詫,也得不到她的嫉妒。

她恍惚間意識到,自己這場勝仗,赢得極不痛快。

*

應如煙坐回席上,輕輕抿了口清茶。

她原本以為,此番能嫁入東宮,便能徹底扳回一局——從小到大,她與應如是一同長大,卻永遠活在她的背影之後。她是嫡,她是皇後至親,她天生受寵、生來耀眼。

可現在她得到了應如是不要的東西,東宮側妃之位,太子妃親口應下,禮數齊備,甚至太子本人也在謝皇後七七前後親自遣使,以“知禮重情”的名義替她過門。

這一切,是“榮寵”,是“擡舉”,是旁人夢寐以求的台階。

——可為何應如是看她的眼神,卻像在看一場微不足道的交易?

她分明不是輕視。她太清醒,太克制了。那眼神甚至沒有輕慢,隻有旁觀,像是在看一個注定要走入風口浪尖的人,尚不自知地歡喜。

*

老太太一邊吩咐丫頭們加炭涼茶,一邊高聲喜道:“這回應家總算也有個在宮中的人了!”

“如是你雖貴為郡主,可到底未出閣。如今如煙進了宮,成了太子側妃,将來若立後,也算我們應家的福氣。”

她話音落定,意味十足地看了應商一眼。

應商自始至終未作聲,隻手指輕敲扶手,似是心神不在。

老太太覺察到他神色,語氣微沉:“你可别又像上回那樣,挑東挑西——這門親事是太子妃親口應下,皇上也點了頭,宮裡已發了口信,七月十八日迎娶。”

“如煙是庶出又如何?太子身邊能有這樣一個得體懂事的人,将來必有用得着的地方。”

應商終于擡眼,語氣沉着如舊:“母親既已應允,孩兒自然不攔。但如煙入宮之後,若有風波,您可莫怪孩兒未曾勸阻。”

老太太哼了一聲:“後宅之争,自古有之。我教出來的孫女,豈是會吃虧的?”

應如煙笑道:“父親放心,女兒謹記家訓,不敢失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