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
她再度被蔣誦叫住。
蔣誦要握不握的手懸在她手掌之上,仿佛怕她即刻消失,意識到不妥,他收回動作。
關心狀若未發覺他挽留的眼神,快速解安全帶下車,站在地面問:“還有事嗎?”
“我真知道錯了。”蔣誦為多年前莽撞沖動的選擇後悔。
一次愚蠢的決定換來近三萬天的分别,他無數次痛恨自己。
蔣誦嗓音響起,令關心失神許久。
車内冷氣與外頭熱浪交纏融合,壓得她說不出話,下一刻,她猛地帶上車門,隔絕撲面而來舒适清涼的溫度。
砰的一聲。
砸得蔣誦發懵,透過車窗注視她漸行漸遠的單薄背影。
他說錯話了?
夜晚。
蔣誦對着電腦分析八年來與關心算不上熱絡頻繁的聊天記錄。
雖不算和諧但有來有往,關心很忙他知道,消息回複不及時是常事,抛去這一層面,蔣誦思考一晚也沒發現是哪次對話鬧出了誤會。
他知道關心喜歡讀書因此不多加打擾,可在得知她讀研已經一年時,那是他第一次确定關心是真的離他很遠。
關心讀博第一年,他壯膽給她打了個電話。
相隔千萬裡的聲波震動令他心跳狂躁,神經緊繃。
故作平常的問候得到關心同樣客套的回應,他聽見紙張翻動的聲音,以為打擾到她了。
他問:“在忙?”
她說:“不忙,你說。”
他該說什麼,其實什麼也不好說,隻是想聽聽她的聲音,怕關心忘記他。
工作沒兩天,社裡特地為關心舉辦了一場入職歡迎會,具體地說是一頓飯。
定在相英路的一家網紅餐廳。
名字還挺令人印象深刻,說不清其中意味,這樣的餐廳設計風格名字叫——心頭好。
騰青繁華,這些年變化很大,她七月份回國後把好評榜上的餐廳都去了一遍。
這家叫心頭好的餐廳開在年輕人最愛聚集的地方,裝修風格也在審美前沿,她頭一次進去打開菜單的時候,愣了許久。
招牌菜很符合她的口味,精準踩在她每一個蠢蠢欲動的心思上,用完餐她順口問了服務員餐廳開了幾年,能不能見見老闆。
服務員當時回答說:“四年,老闆在國外生活基本不回國,如果您有什麼需求或意見可以和我們的經理提。”
她确實見了經理,打消了心裡疑惑。
晚上五點一下班,關心驅車和同事來到餐廳,等人都到齊,她才知道這頓飯是馮社長再三叮囑吩咐的,一切都由馮亞凱報銷,為了避免尴尬,這次聚會在場的還都是她部門的同事。
馮亞凱沒來,關心猜想恐怕是她大前天拒絕接受采訪與馮社長意見相左,于是沒好意思來。
“托你的福小關,不然社長可不舍得割肉請我們一群人來餐廳吃。”周軒轅大快朵頤,完全沒有在辦公室裡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
有人附和:“那可不,宜姐你快跟小關說說社長是怎麼跟你說的。”
吳宜柔端杯喝了口果汁,無奈地有模有樣學着馮亞凱的語氣說:“去去去!挑最好的餐廳,别丢我們出版社的面子,點菜也别摳啊,記住喽!”
吳宜柔的手一直在擺動,擠眉弄眼,完全參照着馮亞凱的動作,逗得桌上同事哈哈大笑。
“宜姐你差點意思,得這樣兒。”齊若弦嘴張開呈O形,學了兩句馮亞凱的口頭禅,連聲兒都大差不差。
關心跟着笑,聽她們說了很多以前辦公時的趣事。
大概是職業技能太過深入骨髓,聊來聊去最終的話題還是歸結到工作上,那些奇葩的作者、奇葩的文字、奇葩的流程……吐槽都吐槽不完。
“對了,上次你感興趣的那本稿子看得怎麼樣?”吳宜柔問了關心一嘴。
關心上次給她送文件,注意到她辦公桌上那本待出版的書稿,王之簾新開的一本小說,關心一開始隻是被名字吸引——《好事從簡》。
關心翻了沒幾頁便投入其中,想攬下這活,吳宜柔跟她解釋,按照馮亞凱的意思,社裡難搞的事盡量都不要派給關心。
而且王之簾本人确實很難溝通。
吳宜柔問過馮亞凱後才把這本書徹底交給她。
“改動的地方基本集中在後半部分文字,風格和體例大相徑庭,主角人物的結局走向意料之外,挺有反諷的意思的,但按照嚴格健康文明的社會價值觀來分析評判,林明月的結局确實應該修改修改,否則出版之後被罵引導未成年建設不良心理,扭曲讀者價值觀就不好處理了。”
吳宜柔點點頭,繼續聽她說。
“說點别的宜姐,我挺喜歡他的手法,他推敲文字應該很嚴苛,手裡人物很立體。”
“他前兩本小說都偏寫實,構建人物人生時也都喜歡把筆墨放在落地的生活中,這本書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林明月這個人物的偏愛。”
林明月是書中主角之一,有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在法律底線的邊緣做了不少違規的操作,因而成就了她富有而孤獨的人生。
吳宜柔:“感受到你的激情了。”
關心從英國學成歸來,工作時的風格确實帶着國外的思維,從關心的說辭裡也能感覺出來,更注重客觀性,可讀性和多樣性,她喜歡有别樣解讀的文字,喜歡創新。
吳宜柔看過關心的文章與小說,小說的漢譯版本也出自關心,的确優秀,是個想法很獨到的作者。
作為關心的直系上司,吳宜柔向她普及了很多,談了許多,國内其實注重的更多,比如中國文字蘊含的意境與韻味是獨樹一幟的,關心能理解,她知道自己需要一點點的轉變,以此來适應不同語言的内涵。
漢字畢竟是關心從小學到大的,她有着極大的熱情和信心:“那我周六就約作者了?”
“有點難纏,不一定約得上。”吳宜柔實話實說。
關心:“?”
周軒轅知道這個作者,插嘴道:“你不知道,他出了名的難說話,你現在聯系的都是他助理吧?”
關心點頭,的确如此,她給作者方發過幾條信息,闡述了一些改動的方向,詢問作者的意見。
全是助理回複,助理的語氣很客氣,雖然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是這樣的,王先生覺得不太能接受,還是再商量商量吧。
雖然是在獨立包廂,齊若弦還是小聲吐槽:“你以為他說的商量是你跟他商量嗎?是我們内部商量,他壓根不想改。”
“哦不,是我們不配改他的書。”齊若弦補充。
其餘人全部無比贊同的點頭。
吳宜柔及時制止:“少胡說啊,王先生本人對書稿比較嚴格而已。”
懂得都懂。
關心查過這個作者——王之簾,第一本書橫空出世得了獎,在各大城市開了簽售會,因其诙諧的說話風格與文字形成巨大反差,大受讀者朋友追捧歡迎。
吳宜柔:“我陪你去,以前都是我負責,正好介紹介紹你。”
關心點頭,又聽齊若弦偷摸說:“宜姐是怕王之簾以為我們社派了個小員工去應付他,到時候更難聊。”
“不至于吧。”關心問。
齊若弦:“你去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