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畢業共識 > 第72章 端居

第72章 端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頓飯吃到尾聲不過才七點多,有人提出去附近再逛逛消消食。

着急回家工作或是照顧孩子的提前回了家,隻剩關心,周軒轅,齊若弦三個了無牽挂的閑散人員。

周軒轅走在兩位女士後面,很自覺地不說話,安靜聽着。

“你累了?”關心發現齊若弦走路時不時擡腳。

齊若弦甩甩腿:“都怪這雙鞋,穿着不太舒服。”

“那歇歇呗,對面路口正好是圖書館。”周軒轅提議道。

這邊什麼時候建了新的圖書館?關心跟着齊若弦一塊走過去。

醒目的長方形牌匾上落款:端居。

“這是圖書館?”

她隐約記得這個店面以前是家小型商場。

至于她為什麼發問,完全是因為從外面看絲毫不像一家圖書館,進門後,沒有前台更沒有閘機口,一樓的光景透過大塊的落地玻璃從外面盡收眼底。

排排落的書架靠在牆壁,一樓藏書并不多,顯眼的是每個書架旁都立着一個可供人搜索的顯示屏,輸入想要查詢的書籍,立刻彈跳出相關的信息。

顯示屏右下方深入搜索的按鍵可以查找包括但不限于書籍内的簡介,引用文獻,甚至于網絡上的書評。

這裡處處充滿科技感,四樓的天花闆挂着巨大的投影儀,地闆中央巨大的球形物被支撐在遠地,科技圓球360°被影像環繞,營業時間内不間斷的播放着古籍的影印版圖像。

大量智能科技的運用是這家圖書館最突出的特點。全面而又快速提供書籍知識,環境美觀簡約,風格特别,難怪受歡迎。

看似充斥高科技的智能化圖書館卻不那麼推崇無紙化閱讀,牆面上凹進去的“紙質書籍是文字起初的歸宿。”,“翻閱書本,護眼靜心。”等等标語又在提示讀者朋友回歸本真。

這裡的書可随意任人翻閱,如果遇到真心想買書的顧客,可以與圖書管理員登記購買,過段時間又會補上新的書,那些較難找尋的珍藏版書籍隻能在館内閱讀。

關心走遍了四層樓,發現這裡根本沒有借用書的業務,問了齊若弦才知道這裡靠什麼盈利。

靠坐下後點的茶水盈利,十元一杯,可點可不點,齊若弦告訴她,以前沒素質的顧客自帶茶水吃食來這待一天也不看書,把地方弄得又髒又亂,後來老闆忍不了才有了不準外帶吃食的規定,不然這裡真跟個不收費的景點一樣。

光是每天館内設備的使用和後期維護的費用就已經是茶水費的數倍,更别提員工的薪資了。

關心很驚訝,對許多人來說,這裡不像圖書館更像一個打卡地,出片又舒适。

“做慈善嗎?”她在顯示屏上點點劃劃,目不轉睛地觀看有關王之簾的作品,這裡的程序比她自己上網搜索快多了,各種信息分版塊呈現在屏幕,她還能看到讀者的精彩剖析。

周軒轅:“那可不,前年這裡開業第一天我來看過,當時就被帥到了,對我們這種文字工作者而言簡直是天堂。”

“這兒連連載小說都有,不少人甯願站這兒看,後來程序更新了,觀看書籍十五分鐘自動跳出阻攔頁面。”

關心環視周圍,感歎道:“這得付出多少心血創建……”

“創始人沒露過面,各大媒體記者在這兒報道過不知道多少次,央視還評過呢。”齊若弦說。

從構思設計到建造啟動,監工改動到最終落地,這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該有怎樣的恒心才能克服并堅持下來?

三人分别時,關心下意識回頭看向圖書館的名字,是首詩名。

思緒飄遠,她記起家裡書桌抽屜裡還收着一沓騰青各大圖書館的VIP卡,裡面的餘額估計還有不少,全被她浪費了。

晚上在書房整理書稿時關心接到博導查爾斯的視頻連線。

導師告訴她,尚習瑜也就是她的師兄,準備橫跨國内南北幾個城市,在此基礎上創作一本小說,偏遊記的風格。

查爾斯對中國景色與文化格外感興趣,尚習瑜的想法聽起來不錯,關心表達了自己的贊許。

沒想到查爾斯竟然向尚習瑜推薦了她,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她也能參與其中。

關心受寵若驚,先是感謝查爾斯的照顧,當即答應下來:“我非常願意,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她讀博時聽導師介紹過尚習瑜,很執着的一個人,他将許多美妙的詩詞翻譯給博導欣賞,關心有幸看過其中一部分,考究而精美,既符合英文的簡約,又極大程度上傳遞出中文詩詞的情感與境界。

尚習瑜,在騰大本碩連讀,而後在英國獲取博士學位歸來,現任騰青大學文學系教授,創作出的作品在文壇均獲得極高評價,得獎更不必說。

聊了許久,關心得到了尚習瑜的郵箱。

早晨上班前,她發了一封誠懇的郵件給尚習瑜。

滿懷期待的一天過去,關心如願在晚上八點收到尚習瑜的回複:[期待與你的合作,由于工作原因,和你的會面需要推遲一段時間,見諒。]

她認真的敲鍵盤回複,總之是不急于一時,她正好需要時間提升自己,也需要先把自己的工作完成。

誠如宜姐所說,馮亞凱再三叮囑不讓她處理太多工作,需要外出交涉的累活更是輪不到她。

所以在經過幾天上班适應工作之後,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松,比讀研讀博時容易太多,甚至上司會在顧及到她經驗不足時口下留情不會批評她,當然她的工作内容也很難犯錯就是了。

人一松散下來就容易想東想西,關心更是如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她打開冰箱看了一圈,準備去附近的超市買點東西。

她換了套舒适的衣服下樓,悶熱的溫度比白天要弱一些,慢慢悠悠地晃悠也不是不能忍受。

沒走幾步,迎面碰上步履匆匆的蔣誦。

這是回國之後見蔣誦的第三面,她輕皺眉頭不知道該拿什麼樣的态度對待他。

換句話說,她沒有做好面對蔣誦的準備。

大晚上的,看到蔣誦停在路旁的車,她不解地問:“你為什麼在這裡?”

蔣誦知道她剛工作肯定不輕松,沒有多打擾她,開車來這兒單純是想離她近點兒,沒想到看見她出小區,腦子一熱便下車追過來。

“不是跟蹤你,别怕。”蔣誦為自己辯解,怕她誤會。

“我知道。”關心沒有懷疑他,隻是繼續問,“你不工作的嗎?”

“有假期。”蔣誦回答得很快。

關心輕輕颔首,垂眸說出真實想法:“有假期的話你回家多休息比較好,你平常應該挺累的。”

這話在蔣誦耳裡自然而然被理解成關切的意思,抑制不住的雀躍體現在松動的眉宇之間。

她吐出最後一個字的氣息都還未消失,蔣誦就回答上了:“平常不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