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65章 離經叛道

第65章 離經叛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秦朝有什麼特殊嗎?

現代人知道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清朝可不是這般分類的,秦朝那個短命的王朝,秦始皇那個暴君有什麼好特殊的嗎?

真要說起來,弘暄能提及很多,車同軌,書同文,大一統,郡縣制……但這樣異于時代的驚世駭俗的想法,弘暄總覺得說出來要完。

最終他給了一個最容易讓人接受的說法:“皇瑪法,不管願不願意,秦始皇都是第一個皇帝。”

似乎……這答案也沒啥問題。

不過,僅此而已嗎?

康熙帝看着面容稚嫩的小孫子,總覺得這不是弘暄的答案。

康熙帝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總是看得很遠。之前沒想到就罷了,但從失傳的鍍鉻技術上,從弘暄對奇淫巧技的态度上,康熙帝似乎窺見了這場思想解放的一角。

胤礽同樣,他又想起弘暄對孔家的輕蔑态度來。他問弘暄:“昭武帝的思想解放,最先批判的是先賢的思想,對嗎?”

弘暄禮貌微笑。

胤礽再問:“就如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般?”

“侄兒說得不對嗎?數千年下來,誰又知道哪種意思是孔聖人的真正意思呢?不過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罷了。”

“說的這麼露骨,你這是徹底不裝了?”

弘暄聳肩:“二伯,你覺得這天幕會饒了我嗎?”

這話問的好,有天幕在,弘暄所有不容于這個時代的思想終将大白天下。

天幕對弘暄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就如此刻,他很快就會和全天下的讀書人為敵。

害怕嗎?

弘暄的眼眸中沒有擔憂,隻有興奮。

以他的身份,再加上‘聖皇’加持,除非弘曆那小子不容他非要他的性命,否則他最多被放逐海外罷了。

但對他來說,放逐海外是壞事嗎?

看看昭武帝就是了,更大的可能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昭武帝無奈流落南洋的情況下都能翻盤,如今他有‘聖皇’的名聲加持,又會差在哪裡?

弘暄是巴不得出海。

别以為他不知道皇瑪法的猶豫,這也才是弘曆越發和他不對付的根由。

【康熙帝和諸位皇子,不少人都和傳教士關系不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不曾突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藩籬,那麼一個土生土長的皇孫,他的思想到底是從哪裡開始改變呢?

當然是南洋了——

十九到二十世紀(皇帝曆),南洋算是中西方思想交彙的最前沿。植根華夏思想又接受西方開拓精神的南洋重新塑造了昭武帝的思想,這才有了繼春秋戰國以來的又一次思想上的百花齊放。

比起大清本土,南洋自來開放,又因為各種勢力交雜,沒有一個強勢的領頭人,在昭武帝一統南洋之前,這裡奉行的一隻都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就是說,誰的拳頭大,聽誰的。

又因為這片土地上大多是不願意歸順大清的漢人百姓,從底層到上層,漢文化算是南洋的主流思想。但和其他地方不一緻的是,南洋這片又是海貿最興盛的地方,洋人在這裡又是司空見慣的存在。

為了做生意也好,為了占地盤也好,南洋漢人對西方思想知道的也很多。再加上很多傳教士傳教,說實話,哪怕昭武帝成了南洋的無冕之王,南洋百姓對《聖經》的了解,也是《論語》比不上的。】

看到這裡,皇帝很難不皺眉。

這一刻,胤礽和皇帝的表情罕見的同步了,那雙微微下斂的丹鳳眼中是明顯的不滿。

他似笑非笑的望着弘暄,說:“弘暄,你怎麼看?”

每當胤礽這樣望着弘暄的時候,他都有一種面對教導主任的即視感。弘暄明白,他的回答若是不能讓二伯滿意,等待他的很快是一場場新的考核,直到二伯滿意才好。

他輕咳一聲,謹慎發言:“二伯以為,漢人百姓真的會對傳教士心悅誠服嗎?”

除了這個理由,弘暄想不出他放縱傳教士傳教的原因。中國人的信仰,一向很實用,傳教士當然可以用利益籠絡老百姓,但不妨礙老百姓敬天法祖。

胤礽一怔,想起京城的教堂裡的傳教情況,胤胤礽恍然,隻是……“這也不是你放縱傳教士肆意傳教的理由吧?”

“二伯,昭武帝不是我。”弘暄擲地有聲,“不過,我相信,就算是昭武帝,也不會不加限制的任由傳教士傳教。”

宗教的同化力有多厲害,看看中世紀教皇的權威和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就知道了,弘暄從來不敢小觑宗教的同化力。

那麼,昭武帝會怎麼辦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