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暄沉思,若是自己的話,要從哪裡下手?
思想解放的話,最初一定不會是主動的,畢竟思想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
從新聞報紙開始,還是從教育改革開始?
弘暄能想到的着力點就這麼兩個,掌握輿論和教育,某種意義上即是掌控了思想。
說實話,若不是大清對于文字太過敏感,稍有不慎,文字内容就會從前所未有的角度打成反鬥文字,弘暄挺想辦一份報紙的。就像他引導額娘在清華園中推出的女子學報一樣,無形中改變人的性格。
這個月學報中讨論議題是《孔雀東南飛》,一篇傳誦千古的愛情故事。
從故事背景,女性地位,到劃時代的議題,每一項都是對三從四德的挑釁。
比如,對女子而言,焦仲卿這樣的男人算良配嗎?
也比如三個自救問題:你若是劉蘭芝,面對劉母的咄咄逼人,你該如何自救?和離後,面對兄長的牽媒不願出嫁的你該如何自救?再嫁前,面對焦仲卿的殉情逼迫,你該如何自救?
再比如,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悲劇根源在哪裡?
……
每一個問題的探讨,在這個時代都算得上離經叛道。
也就大清不重視女子學堂,要是皇帝和臣子們知道學堂裡讨論辯論的議題是這個,一種老學究們立刻就要口誅筆伐了。
清華園中女子數百人,這些生長在三從四德背景之下的女子,她們辯論,她們争議,她們意見不一。可是從教師到學生,從上到下卻沒有一個将這離經叛道的思想傳播開來。
她們默契的将所有的叛逆限制在清華園中,在金蘭會中,她們比誰都明白她們的思想不容于世。換句話說,她們在小範圍的思想覺醒。
畢竟,《孔雀東南飛》不是她們的第一個議題了。最開始十福晉也沒有那麼大膽,她們最開始的讨論的還是‘女郎織女中的既偷看仙女沐浴又偷仙女衣服的牛郎,真的值得值得織女托付終生嗎?’這種稍稍出格的問題。
不過,膽子都是一點點變大的。
學報是弘暄的建議,其中的内容卻不是。
女郎織女的暗黑解釋來自弘暄給敦郡王府大格格烏希哈她們講的小故事,而之所以會登報,則來自堂姐烏林珠的投稿。
而烏林珠之所以知道,自然是烏希哈看不得那群比她年齡小的學妹們憧憬愛情。
愛情?
什麼愛情?
都是陰謀,陰謀,還是陰謀,知道嗎?
身受哥哥弘暄影響的烏希哈、布順達她們從小聽的都是暗□□,和她那憧憬甜蜜愛情的小姊妹不一樣,烏希哈讀故事的角度那叫一個清奇。
反正,聽完烏希哈的故事解剖,在那個下雪的午後,烏林珠的整個世界都亮了。
于是,才有了整個女子學堂的改變。
從額娘手中看到那份學報的學子投稿内容,弘暄整個人都是呆愣的。弘暄本人也隻是幫額娘确定了制度,但在烏林珠堂姐這個老師的帶領下,她們卻開始覺醒,這對弘暄來說委實是個驚喜。
由此可見,掌控教育和輿論所帶來的影響力會有多大。
思想和教育很重要,但昭武帝的思想改革最先卻不是從這裡開始的。
可喜可賀,這一次,終于不是可可愛愛的動畫小人了。
{招工啟事下,哭喪着臉的混血兒傑克和笑開花的大牛的表情截然不同。
傑克說着一口别扭的漢語:“明明、明明我比他壯實,憑什麼選他、不選我?”
張大牛掐腰炫耀:“憑什麼?當然是因為俺漢語說的熟練了。”
别說,張大牛他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看着還挺欠揍的。
傑克質問負責招聘的人:“這不公平,他是漢人,說漢話當然比我要好。”
你别說,傑克這一激動,口音都沒有了。
還不待負責招聘的人說話,大牛就開口了:“憑什麼?憑俺還識字。”
說實話,張大牛的地方話口音也挺重的。
說漢化不是張大牛被錄取的主要原因,但識那麼數百字才是張大牛勝出的原因。作為村子裡的落後份子,在堂兄弟們上一批早早上工的情況下,比這小子識字多,張大牛可不得好好炫耀。
随着張大牛的話落,傑克啞口無言。
一旁負責人事的人道:“小夥子,會拼音吧?這本字典拿着,希望下次招工能看到你。”
說是字典,薄薄的十數張字,倒是有些名不符實。}
沒看錯的話,那本字典的封面寫的是‘康熙字典常用字’這七個大字。
看到這裡,康熙帝的嘴角不自覺上翹。
這是什麼?
這是造化萬民,揚名南洋。
反正看到這一幕,皇帝的心那叫一個舒坦。
弘暄詫異中又帶着了解,南洋那片地界,統一文字确實是重中之重。
【這是電視劇《下南洋》中的一幕,也是昭武帝事時期思想解放的開始。
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作為南洋的大商人,南洋商會的帶頭人之一,昭武帝發出并以身作則的招工倡議,一衆南洋漢商紛紛響應。
認真說起來,這種做法,其實隐形的增加了一衆豪商的用工成本。
但是,大家都用識字的人,就你特例獨行用一群大老粗,不嘲笑你嘲笑誰?】
{動畫小人再一次上演,隻見兩個商人蛐蛐另一個商人:“就是那個老林,自己不識幾個大字,招的人也大字不識,一身泥腿子味,洗都洗不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