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66章 意外驚喜

第66章 意外驚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另一個小人笑眯眯道:“他跟咱們能一樣嗎?他什麼檔次,咱們可是儒商,哪怕流落南洋,也不忘宣傳漢化,他那個大老粗懂什麼?”

被他們蛐蛐的大老粗火星子從眼裡冒了出來。

大老粗對着管家小人道:“将這群大字不識一個的做工慢慢替換了,給我招攬識字的,可不能再讓人恥笑。”

被嘲笑的大老粗感歎:“誰不知道誰啊,老李祖上打漁出身,老楊祖上是個屠夫,也有本事笑話我這個鄉紳之後,豈有此理!”}

打漁的,殺豬的,一起去笑話鄉紳之後?

??

???

原來,招工招到不識字的會被人嘲笑嗎?

無論滿漢,一衆商販顯貴面面相觑。

酒樓裡的跑堂張小山喃喃:“我要不要也去認兩個字去?”

另一夥計:“需要嗎?”

張小山:“不需要嗎?”

然後,兩個人看着酒樓的掌櫃,眼神泛着迷茫。

掌櫃的也很迷茫:不是,招個跑堂也需要識字了嗎?要求這麼高嗎?

……

胤礽問弘暄:“招工要求這麼高,弘暄你圖啥?”

很明顯,這個時候,弘暄還不是南洋的無冕之王,搞這麼一套,圖啥?

讓百姓都識字,成本也太大了。

更何況,愚民政策一向是朝廷共識。

可是弘暄他……

看着天幕中的昭武帝作為,胤礽罕見的迷茫了。

難不成先賢的思想是錯的不成?

老子言: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商鞅道: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

胤礽受到的教育告訴他,愚民才能更好的維持大清的統治。幾千年來,開啟民智,從來不在統治者的考慮當中。

但偏偏昭武帝就反其道而行之,也偏偏昭武帝在後世香火不斷還被人稱頌的聖皇。

對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這句話,胤礽還曾和弘暄争論過,那次的辯論,最終以弘暄太過幼稚,空泛治國而告終。

但天幕卻告訴他,弘暄最終成功了。

弘暄的答複一如既往:“二伯,我還是那句話,民富則國強,所謂弱民國富,隻會歇澤而魚,被榨幹潛力的國家,不算真的強國。”

胤礽:“……”

胤礽不是第一次聽弘暄這般說,但每一次聽,心中的感悟都有不同。

他拍了拍弘暄的肩膀,道:“怪不得昭武帝會香火鼎盛。”

在昭武帝之前,從來沒有皇帝會自發的引得百姓祭奠,胤礽之前不懂,這一刻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也越發的堅定了胤礽的想法,就算不是為了嘉親王府,為了大清,弘暄也該登基才是。

【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誰能想到,昭武帝最初的想法并非是推廣漢化呢?

這個時候的昭武帝,還是商人做派,他這樣做的本質也不是推廣漢字漢語。在港口建立後,昭武帝的目光投向了武器制造上。

“槍杆子裡出政權。”

“别人屯糧你囤槍,别人就是你糧倉。”

這兩句可是昭武帝的經典言論。

這話糙理卻不糙,隻要我的武器比别人厲害,那麼别人都要對我俯首稱臣。

在獲得穩定收入來源之後,一方面昭武帝積極向西方購買武器,另一方面他也開始了自研武器之路。

這可是個技術活兒,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這種尖端技術,無論東西雙方,都是不傳之謎。

好在昭武帝作為皇孫,有幸看過戴梓的二十八發連珠鳥統圖紙,也見識過清廷的大炮圖紙,再加上弘暄改變可聯鐵的方式,在弘暄和一衆工匠的努力下,流水線生産,昭武帝很快便實現了武器自由。

問題是,武器還沒有和西方拉開很大差距,沒法買賣變現啊?

這種情況下,昭武帝需要大量的研發人才。可南洋這片地界,能有多少人才。識字的人都不多,哪裡來的人才給他研究,他自己耗在武器研發上也不現實啊。

于是,昭武帝另辟蹊徑,他認為不是沒有聰明人,隻是很多人沒有讀書認字的機會。因此,他開始了硬性的招工要求,鼓勵南洋百姓識字,誰知道這其中有沒有什麼人才呢?

有沒有這個天賦,學了才知道。

而鋪展漢字漢語,則完全是意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