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救了一個錦衣衛 > 第4章 解淵

第4章 解淵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徐南歌口中的這位周知府全名周既明,蜀地寒門出身,十多歲時依靠一篇有關濟世救國的策論得了悼獻太子青眼,被選為東宮伴讀。

悼獻太子視其為心腹,就連通敵逼宮這樣的大事竟也交到了他的手中。

好在這位周大人自幼年起就是聽着忠君愛國的故事長大的,見狀立馬暗中扣留下了悼獻太子與鞑靼的來信,趁其前往幽州時将證據一齊上交,這才有了後來先帝派遣樂成侯前去抓捕悼獻太子回宮一事。

隻可惜好人沒好報,周既明二十多歲的時候父母因病死在了從蜀地前往金陵的路上。

按照大明律所言,他須得丁憂三年才可起複,有道是人走茶涼,三年後金陵那邊相當的官職早已沒了缺,他隻好按照吏部的安排來了登州為官,如今将近四十歲的人隻能任就知府一職。

陳湘行身為一個醫者忍不住問道:“他生什麼病了?”

“沒病。”徐南歌湊近壓低聲音道,“官府那邊說是抱病而亡,但是我爹學生的娘是在周家幫忙做活的,她說周大人向來身子骨康健,一點小毛小病都沒。”

“與其說是抱病而亡,不如說......”

“是冤魂索命。”

市井流言向來像野草一樣,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瘋長,更何況老百姓對鬼神之說本就心存畏懼。

東平縣平靜了十幾年,突然鬧出這麼一樁大案,幾乎是一夜之間,街頭巷尾全在傳‘悼獻太子冤魂索命’的傳聞。等金陵派來查案的官吏發覺不對勁時,這消息早就在東平縣傳遍了,家家戶戶都在議論。

“袁大人,仵作那邊的查驗結果已經出來了,說是自殺。”衙役顫了下身子,恭恭敬敬地将驗屍的狀紙遞上。

袁文煥怎麼都想不明白,自己一個刑部侍郎是怎麼會攤上這種麻煩事,周既明的身份本來就夠敏感了,現在皇上和樂成侯的關系又鬧得這麼僵,加上還牽扯到當年悼獻太子的舊案,這種級别的案子哪裡是他一個三品官能插手的?

隻是聖上和樂成侯鬥法,誰都不想讓對方的親信來處理這件事,結果兩方推來推去,這個燙手山芋就落在了他這個"不相幹"的人頭上。

想到這裡袁文煥隻能感慨一聲自己時運不濟,老老實實地揪着驗屍狀紙看了又看。

狀紙上寫的是明明白白的自殺,可他卻還不能就這麼直接下定論。

“解公子去哪了?”他壓低聲音問身邊的親信道。

“今日一早的時候周姑娘那邊就派人來說自己身子不适,想去回春堂請個大夫瞧瞧,她原本是想派身邊的丫頭去請的,恰好解公子來了,他就幹脆自己跑了一趟回春堂,如今還沒回來呢。”

世上哪裡有這麼巧的事情,前腳周既明的女兒想派丫頭出門,後腳解淵就正好到了周府,隻怕是他放在周府的那些眼線回驿站給他遞的消息。

如今的周府,隻怕是個出不去的牢籠。

袁文煥搖了搖頭,将狀紙往桌上一擺,自己給自己泡了一壺茶。

“大人?”親信疑惑道,“咱們不将狀紙送官衙去結案麼?”

“結什麼案?”袁文煥白了他一眼,手指敲桌發出咚咚的響聲,“你且看着吧,隻怕等周既明頭七都過了,這案子也結不掉!”

他是不知道周既明生前給皇上遞了什麼折子上去,但是多半和樂成侯以及悼獻太子的舊案有關,否則聖上也不會就前來的人和樂成侯争執不休,最後派了解淵來東平縣。

先帝去世前留下的三個顧命大臣,樂成侯郭琮如今一手遮天,仗着表叔的身份和聖上常年争執不休;身為保皇黨的錦衣衛指揮使薛維桢卻舊病複發,如今接替他位置的是他那都還沒及冠的兒子薛珩,在樂成侯這個老狐狸面前八百個心眼子也沒處使。

站場偏為中立的首輔解冕因此也就成了聖上如今唯一的靠山。

解冕這個人也是寒門出身,但他從先帝朝開始就一直是個純臣,無論帝位如何更疊,他隻忠于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所以嘉平年間的悼獻太子一案并未将其卷入其中。

剛剛他們口中的解淵,恰是他的獨子。

隻是回春堂裡,此時也不太平。

幾個穿着粗布麻衣的農戶擔着春凳就進來了,上面躺着個诶呦叫喚的少年。

站在最前面的婦人一進回春堂就怒氣沖沖:“喪盡天良的庸醫!我兒本來隻是普通的風寒,吃了你們家的藥如今卻是上吐下瀉,一直發熱!你們回春堂就是這般行醫的?!”

她手發顫地指着回春堂衆人,似是咬緊了牙關:“今日你們若是不給一個說法,我哪怕拼了命也要告到官府去!讓大家夥兒們都來看一看你們回春堂草菅人命的嘴臉!”

堂裡年長的大夫們還算鎮靜,可年輕些的藥童們沒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一時間難免有些害怕。

有個八九歲大剛來沒多久的小藥童更是直接鑽到了陳湘行身子後面,怯生生地攥住了她的袖子:“陳師姐……”

陳湘行拍了拍他的手低聲安慰:“澤蘭莫怕。”

她并未貿然出聲,而是安靜地坐在藥材後面看着前頭婦人的一舉一動,目光緩緩轉移到躺在春凳上叫喚不停的少年身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