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話本裡的他走出來了 > 第23章 女子互助

第23章 女子互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周設登聞鼓院,于阙門前置登聞鼓,布衣黔首,擊鼓鳴冤,可上達天聽,顯聖上仁厚;九五之尊,禦前親審,聽民意,辨是非,斷對錯,平冤情,繼盛世太平。

隻是自登聞鼓院設立以來,登聞鼓便形同虛設,上次登聞鼓響已是十二年前,敲響它的人,屍骸早已不知棄在何處。若非走投無路唯有一搏,無人會選擇來此。

陸暄立在登聞鼓前,手微微出汗,她轉頭,謝元祈就在她身後,看着他溫柔的笑,陸暄安定下來,掌心蹭蹭羅裙,拿起架子上的鼓槌,“咚咚咚…”,一下一下地敲着登聞鼓。

她深深吸氣,用盡全力,高喊:“民女陸暄,有狀要陳!流言傷人,草草被拘,于法無據,實乃不公!擡頭三尺,可見青天,但請聖上,明察秋毫,還民女清白!”

陸暄看了眼天邊,太陽還未升起,豐京仍被一片黑暗籠罩,她加重力氣,鼓皮一震,字字泣血:“但請聖上,明察秋毫,還民女清白!”

院門開,鼓聲停,陸暄凝神望着出來的鼓司官員,躬身雙手奉上狀紙。

早朝未至前,鼓聲震天,穿過甬道去往金銮殿的官員們聞聲皆是一驚。上朝時分,他們更是惴惴不安,竊竊私語,到底是何人敲響了登聞鼓,今日怕不是什麼好日子,看着上首面色不虞的明英帝叢不悔,掂量掂量了自己手中的折子,要錢的不敢要錢,要人的不敢要人…

叢不悔捏了捏眉心,沉聲問道:“是何人擊鼓,張卿…”

左谏議大夫張文安手持朝笏出列,手掀官服下擺,恭敬跪下:“禀聖上,乃是前幾日話本案的出逃犯人陸暄擊鼓。”

谏院下設登聞鼓院,最高長官為左谏議大夫,登聞鼓一響,張文安立即派人去了解情況,以防一問三不知,禦前失顔。

“哦?”叢不悔語氣滿是興味,但聲音低沉,很是威嚴,其中還帶了些許狠戾。

陸培正聞言緊張得吞咽口水,頭越垂越低,恨不得縮到柱子後,别讓人注意到他。

隻聽那位帝王冷笑:“逃獄之人,有何冤屈。”

蘇太師與蘇昱程沉默,現下不是開口的好時機。

張文安:“禀聖上,這是狀紙。”他遞給内侍。

叢不悔一手支着額頭,一手示意内侍不要呈上來,幽幽開口:“宣。”

沒人敢置喙這位陰晴不定的帝王,陸暄就這麼被帶到了金銮殿上。

她跪下,雙手交疊,伏身叩首:“聖上萬安,民女陸暄,拜見聖上。”随即迎接她的是一片死寂。

在這一彈指間,陸暄額頭貼着手背,手背被額頭的薄汗沾濕,眼前可見隻有金黃的地磚,耳中能聞的隻有自己的氣息和心跳,等待時最是煎熬。

“起來吧。”

此言一出,陸暄如獲大赦,擡頭掃了一眼,旋即低頭:“謝聖上。”

坐在龍椅上的人,四十出頭,眉如劍鋒,眼若鷹隼,鼻梁高挺,是很具威嚴的長相,薄唇更顯冷血無情,一身明黃色龍袍,周身生人勿近的氣魄。

“你有何冤。”

是陳述而非疑問的語氣,陸暄暗道今日怕是兇多吉少,她給自己鼓勁,按照前兩日商議好的說法,高聲道:“民女喊冤,其因有二:一是禮部尚書之女離家,乃是她思慮過後的選擇,禮部尚書卻诿過于人,民女代而受之,此乃不公;二是大理寺無憑拘人,意欲滅口,最後倒打一耙,說民女逃獄,民女不認!”

陸暄再次叩首,最先跳出來的是大理寺卿,他指着陸暄怒喝:“胡言亂語!”也對着叢不悔大拜,拉長語氣,一副委屈模樣:“聖上——絕無此事啊——”

陸暄也不甘示弱,更大聲懇求:“聖上聖明,求聖上為民女做主,民女有證要呈。”

令陸暄意外的是,叢不悔既不理會她的自證,也不顧大理寺卿的嚎啕,他手捏着一顆珊瑚珠,漫不經心地問陸培正:“陸卿,朕記得,你府上的長女就叫陸暄吧,可就是她?”

陸培正心如死灰,趔趔趄趄出列跪下,惶恐道:“禀聖上,的确是她,可她早已不是我陸氏之人了。”

陸暄愣了愣,餘光看了眼斜後方的陸培正,就聽見他接着說:“此女不尊長輩,眼中全無禮法,我陸家早就留她不得,前些時日已開祠堂,除其名,逐出家譜,聖上明察,此女所為,皆與我陸氏無關啊。”

一個人不被親人認可,被家族抛棄,本該哀痛欲絕,可陸暄異常平靜,無喜無悲,她心想:“也好,遲早要清算的。”

叢不悔搖頭,大笑,似是無奈:“陸卿啊陸卿,你可真是…”他眼中閃過殺意:“真是深明大義…”

确定了陸暄當真是陸培正的女兒,他已不想多言,今日無論是何證人、有何證據,任她多無辜,他也不會放過她,還有陸家,也留不得了。

他擡手喚内侍:“來人,将他們…。”

突然門外侍衛大喊:“聖上,不好了!”

他面色不耐,惡聲惡氣:“怎麼了。”

那人跪下回話:“禀聖上,午門外聚集了許多女人,眼下長明街水洩不通,她們高呼陸姑娘無罪,請聖上明察,她們還寫了份請願書,請聖上過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