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終于撕到九月份,宋青書也迎來去學校的日子了。
他昨天已經和賀峰商量好,從今天起,他去學校上課,賀峰去大橋上工,一個多星期後放假了,再一起去鎮上買月餅,過中秋節。
賀峰同意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今天要送他去學校,順便看看帶的小孩兒又沒有特别皮臉的。
有的話賀峰過去還能鎮住小孩兒呢。
宋青書也同意了,把家裡之前那些糖裝兜裡幾個,準備每天都選出兩三個表現好的,獎勵糖果。
以前在福利院就是這麼帶小朋友的,隻不過那時候糖果少,他每次隻能選出來一個小朋友。
賀峰還往他兜裡放了幾顆紅棗,讓他去學校裡泡水喝,紅棗也能補補氣血。
宋青書的帆布包裡裝着課本和教案,賀峰就帶着他往學校裡去,平時學校門口沒什麼人,之前收麥子的時候沒地方曬,好多人把麥子直接倒在學校裡面外面,就曬了。
今兒畢竟還要交學費,家長也來了不少,等放學就沒什麼家長了。
因為賀峰在村裡的輩分和名聲,來的家長隻要有認識的都會和他打聲招呼,宋青書聽着那幫孩子有的要喊他爺爺有的要喊太爺就覺得離譜。
但賀峰每一個都點點頭說好。
宋青書第一反應是好在賀峰不用給全村的小孩兒發紅包,不然一年到頭賺的錢就全沒了。
好不容易進了學校,賀峰帶着他直接進了校長辦公室,校長看見兩人連忙打着招呼,宋青書剛自我介紹個名字對方的煙就已經遞出來了。
“來,小賀叔。”賀峰本想擺手說自己不吸了,但還是接過來别到耳朵上。
他本來看着就是糙漢子那一挂的,别上煙看着更不好惹,不像是賀平那樣的混子,倒像是有些實力的人。
校長沒讓宋青書多說反而先自我介紹起來,“我叫羅獻才,是咱們學校的校長。”
宋青書看着他還算和藹的臉,和他握了握手,賀峰也遞過去一根煙,“麻煩你,以後照應着哈。”
羅獻才接過煙擺擺手,笑得見牙不見眼,“那裡的話,咱都認識多久了,都是應該的。”
兩人從校長辦公室走出來,去了旁邊。
朱老師正坐在旁邊的屋裡,給來來往往的學生登記,他旁邊站着個年輕人,看着和朱老師長的很像。
“哎,青書你來了。”朱老師看見宋青書寫字都快了點。
好在報名繳費已經開始很久了,也不剩多少了,房間裡也沒那麼擁擠。
王群水看見賀峰喊了一聲小爺,身邊的小男孩被拍了下立馬主動叫:“小太爺。”
“呦,小順都要上中學了。”賀峰還記得自己去吃孩子三歲生日席呢,一轉眼就上中學了,小孩兒長的快,都到王群水的胸口了。
“他娘咋沒來?”賀峰順嘴問了下。
“這幾天害病了,喝完藥在家躺着呢,我來給順子報完名就走了。”
說着說着就排到他,交完錢他拿了點兒零錢給順子,讓他缺啥文具自己去買,然後急匆匆打聲招呼就走了。
賀峰猜他還要去大橋上工,也沒攔着,畢竟還要賺錢給家裡人呢。
他站在門口像是守門的,裡頭朱老師的孩子在和宋青書講話。
朱成飛剛從專科學校畢業回來,沒考上大學還有點遺憾,分配回家老爺子也開心,就準備留下來好好教書。
家裡的中學也确實缺老師,一起分配回來的還有老金的小女兒,還有一個男老師。
加上宋青書,算一算也有八九個老師了。
兩間辦公室都能坐滿了。
羅獻才站在學校門口抽上兩口煙,眯着眼睛看向離開的家長,他們身上都是粗布衣衫,錢都包上裡三層外三層,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數好幾遍才交上來。
别看就是個小小鄉村中學,他覺得自己能幹出來名堂,帶着這些孩子飛出農村。
報完名,賀峰和羅獻才帶着宋青書去了七年級,班裡四十幾個人,看着高矮胖瘦都有。
書剛才大家都領了,放在木桌上,新書都沒咋敢煩,怕弄髒了。
好多孩子甚至連筆都沒有。
宋青書站在他們面前,在黑闆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用對待小孩兒的語氣進行自我介紹。
他明明臉色和平時一樣蒼白,但眼底的神采像是蝴蝶一樣飄飄欲飛。
見他這麼有激情,賀峰也放心了點,轉眼時還看見王群水的兒子,叫王順,剛才就看出來這孩子怪高,坐在班裡都算突出的。
賀峰身高體壯的站在門外,裡面的小孩兒總是忍不住側目打量他,哪怕講台上膚色白皙長相漂亮的宋青書還在講話,也忍不住走神。
宋青書沒辦法,讓賀峰站在班級後面,本來可以坐在課桌前的,但班裡的課桌都不太夠,剛才發現的羅獻才已經出去找課桌了。
休息兩個月,這是第一節課,宋青書沒敢上數學課,而是語文課。
他剛才問過朱成飛,他能帶化學數學之類的課,新來的男老師會物理數學,金豔會文學類的課,思想品德還有曆史都成。
英語他們都覺得自己說的不好,可能後面就要讓宋青書主講英語了。
第一節課,宋青書已經在家裡一個人講給小花和小黑好幾次,自覺沒有問題。
除了課堂不太活躍以外,其他都還可以,宋青書覺得可能是因為他和這些孩子們都不太熟悉的原因。
其實課堂上還有一個問題,女孩比男孩少,差不多隻有一半。
不到二十女孩,三十幾個男孩,嚴重的比例失調。
宋青書知道這個年代會有很多人上不起上不了學,可能一家子隻能供一個,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男孩。
他收拾好包,說了聲下課就走出去,賀峰發現他情緒不太對勁,問他咋了。
兩人一路到辦公室,宋青書也沒說原因,賀峰從兜裡拿出一個牛軋糖,剝開,“第一節課上的很好,獎勵一下。”
這時候金豔也抱着書走進來,她還打扮了,之前宋青書就發現了老金家裡條件是要好一點。
賀峰說老金上過學,也是知識分子,是村裡的老會計,送兒子當兵,送閨女上學。
一個都沒少供應,以後不知道多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