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的首輔大人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細雨如絲,悄無聲息地織就一張朦胧的薄幕,将整個世界籠罩其中。天色微明,整個京城還未完全從沉睡中蘇醒,唯有細雨淅淅瀝瀝,敲打着房檐和屋脊。

一輛古樸的馬車,在青石闆路上緩緩前行,車輪滾過,濺起串串細碎的水花。

馬車停在内閣衙門的大門前,車簾被一隻修長且節骨分明的手掀開,顧廷川着一身朱紅官袍,腰系玉帶,微微低頭,邁出了車廂。

朱紅色官袍,在大晟隻有官居三品及以上的朝廷重臣才有資格穿。

“顧大人!今日來的可真早。”清脆的聲音伴着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

顧廷川擡眼望去,同樣一身朱紅官袍龐柏文笑意吟吟地看着他,隻是那笑容十分狡黠,他幾步走到顧廷川身邊,輕聲揶揄他:“溫香軟玉在懷,你怎舍得這麼早就來衙門了?”

龐柏文是弘文三十二的進士一甲第三——探花郎,年僅二十八歲,任禮部郎中,從三品,與顧廷川同在昭順元年入閣。

此人和顧廷川政見一緻,故私交甚好。顧廷川了解他的脾性,聞言也不與他多争辯,轉而談起正事:“清石縣旱災情況嚴重,今日廷議必須拟出個章程來,依你之見,該當如何呢?”

清石縣常年幹燥,旱災時有發生,唯有這次鬧到如此嚴重的地步,昨日的奏疏上言,已有人賣兒賣女的情況發生。

龐柏文自讨沒趣,也不糾結,接着他的話道:“赈災糧已經撥下去了,災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到這,他壓低聲音,“問題出在通遼州府衙,馬宇寰。”

兩個要挂烏木牌的衙役正在擦拭内閣大門的柱礎,見兩個輔臣走過來,連忙避到一旁垂手恭立。

兩人走進内閣大門,時辰尚早,就到文淵閣詳談。

“馬宇寰是左大人的門生,想動他,怕是不易。”龐柏文繼續說道。

左仲秋,内閣次輔,馬宇寰是他的門生,這才是這件事情棘手的地方。

左仲秋這老頭不僅是内閣次輔,同時兼任吏部尚書,拔擢用人職權,被他牢牢抓在手中。

顧廷川沉吟片刻,又問龐柏文:“接任通遼州知府的人選,你認為應該選派誰?”

龐柏文心裡一驚,不管馬宇寰是自己貪墨,還是沒管好他自己手底下的人,他總歸是正四品的官員。

按大晟律例,官員貪墨數額巨大,或造成巨大損失,确實應該革職查辦。

但律法是隻是律法,實際操作起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大家都是走科舉這條路的,你和我是同年,他和他是同鄉,你和他有私交……總而言之,彼此之間都有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所謂擡頭不見低頭見,都是在一個官場混的,風水輪流轉,萬一哪天你需要我做點什麼呢?

所以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龐柏文完全沒想到,顧廷川一出手就想把馬宇寰撤職,完全不考慮左仲秋的面子。

要知道,顧廷川雖然是首輔,但這隻是個虛職,并不是法定官職,并沒有品階。顧廷川真正的官職是戶部侍郎,正二品大員。

而左仲秋雖是次輔,可他是吏部的一把手,吏部尚書,官居一品。

顧廷川能當上這個内閣首輔,完全是因為皇帝的老師,與陛下親密非常。

陛下不過弱冠之齡,尚且貪玩,對朝廷政事并不上心,某種程度上,顧廷川的意志代表了陛下的意志。

隻是顧廷川為人一向謹慎低調,哪怕做了首輔,也不不曾頤指氣使,對左仲秋也是禮讓三分。

這讓龐柏文摸不着頭腦,為何在此時突然表露出對馬寰宇,或者說左仲秋的不滿呢?

思及此,龐柏文謹慎地答:“這,臣不知。”這兩位都是跺跺腳就能讓皇城抖一抖的權臣,他哪個都不敢得罪。

議事廳。

其他幾位内閣大臣已經到了,看到顧廷川和龐柏文進來,道:“元輔。”

顧廷川在主位落座,其他幾人按次序坐好。

他的目光不着痕迹的掠過幾位閣臣,最後停留在左仲秋身上。

左仲秋今年已有五十六,黑色的頭發裡摻着灰,可一雙眼睛卻絲毫不見老态,目光沉穩而犀利,坐姿挺拔,不怒而威。

今日要商議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顧廷川也不繞彎子,直言道:“清石縣旱災,諸位是何想法?”

“清石縣赈災的事,陛下先後下了兩道旨意,戶部早就撥了銀子,隻是如今這災情不減反重,恐怕是有人中飽私囊。”說話的是刑部侍郎柳敬亭。

包元德接着道:“依我看,通遼州知府馬宇寰難辭其咎。”

這位包大人為人性格耿直,敢作敢為,掌管禦史台,雖年過半百,但說話做事依然幹練果斷,如今的官場上,也是有他和左仲秋叫闆還能不落下風。

然而,就是這位包大人的小女兒包錦欣被皇帝指婚給顧廷川,沒過兩月,包小姐就突發惡疾去世了。

“馬宇寰辦事不力,有辱皇命,延誤百姓,此罪當罰。”左仲秋說道。

這哪裡隻是處罰就能輕輕揭過的事?

禦史台每年彈劾馬宇寰貪污的折子有幾十封,但馬宇寰依舊穩穩當當地坐在他的通遼州知府的位置上,原因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顧廷川道:“左大人以為此事應當如何呢?”

“馬宇寰雖沒能解決清石縣旱災,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依老夫之見,就罰俸一年。”

這跟沒罰有什麼區别?朝廷官員要是隻靠着那點微薄的俸祿過活,那跟要飯的也沒什麼區别了。

“左大人此舉隻怕有失公允,清石縣旱災已經延續了五月有餘,災情不但沒有緩解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勢,百姓賣兒賣女,從青石到臨近各州的官道上已經出現了逃荒的流民。馬宇寰身為地方長官,其罪當誅,此次若不嚴加懲誡,來日何以面對百官,面對陛下?”包元德道。

左仲秋眉毛一擡,驚訝道:“清石縣災情已如此嚴重了嗎?”

“左大人,千真萬确。一月前我已派人前往清石縣查看,災情十分嚴重,除此以外,旱災之後總有疫病,朝廷還需早做準備啊。”包元德接着道。

左仲秋聞言狠狠一拍桌子,怒道:“馬宇寰寫信告訴我災情已得到控制,隻需月餘,便可解決,沒想到,他竟敢蒙騙老夫!”

“左大人息怒。”顧廷川接着道:“既如此,就将馬宇寰革職查辦,以儆效尤,另派人前往通遼州接任知府一職,盡快平息災情。”

“顧大人說的是,”柳敬亭道,“隻是該派誰接任知府一職呢?”

“吏部主事程正初為人品行端正,廉潔奉公,辦事雷厲風行,是赈災的不二人選。”龐柏文道。

“諸位以為呢?”顧廷川問道。

“龐大人所言不虛。”

“程正初為人正派,堪當此重任。”

此事議畢,大家就散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