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着她幹淨明亮的眼睛,回憶了一下從見面到現在這孩子直愣愣的說話方式,悟了。
發散一下思維,這孩子應該是一個規矩森嚴的大家族出身,但并未長成家族期許的恬靜仙鶴,而是長成了一根筋通到底的比熊。
仿佛心口一條暢通大道,想到的話一路綠燈就從嘴裡出來了。
情緒反饋速度也極快,還都是高漲的正面情緒占上風。
這種純粹的性格能養到現在……
你:“你的爸爸媽媽真了不起。”
小朋友說:“我沒有爸爸哦。”
你:“那對不起,失禮了,節哀。”
小朋友:“沒有啊。他倒不是做鬼了,隻是出軌了,所以媽媽就把他從戶籍上删掉了。”
老婦人差點原地起跳,幾乎要上來捂嘴:“小姐!不可以這麼說話的!”
“為什麼?媽媽就是這麼跟我說的。”
“這……對着八重樫小姐突然談及這種話題多失禮啊。”
小朋友轉而望你:“姐姐,你覺得失禮嗎?我怎麼沒看出來?”
你:“你家戶口本上幾個人關我什麼事。”
她:“喔,我想也是。”
你面不改色,她神态純真,你們都沒覺得這番對話有什麼不對勁。
但“旁人”顯然不是這麼認為的。
老婦人被你倆的淡定堵得一噎,半晌才憋出一句:“小姐,畢竟夫人的決定比較……少見!随意宣揚對您的影響也不好……”
小朋友又轉向你:“嗯?姐姐會因為媽媽的事覺得我不好嗎?”
你:“又關我什麼事?而且你媽媽隻是做了個普通的決定,有什麼可稀奇的。”
她突然愣了片刻,再次咯咯笑起來說:“姐姐你好奇怪,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媽媽的決定普通!”
你:“那是你少見多怪,多讀點書長見識就好了。”
老婦人:“……”
此刻這位老婦人看樣子是真想帶娃走人了。
她已經把雙手整齊地疊在腹前,臉上挂上了客套的淺笑,抹着胭色的嘴唇微張,一串熟練的社交辭令即将吐出——
然後被你不講武德地裝瞎打斷施法。
你:“所以你被藥倒之前發生了什麼?介意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嗎?”
小朋友:“不介意呀!我當時吧啦吧啦吧啦……”
老婦人:“……”
……
川上鶴禮小朋友的邏輯很清晰。
“舅舅小姨他們說我太不合群了,必須要努力融入同輩之中才行。”
“但是表哥表姐說,我想加入他們就必須自己去外面買甜品回來分給大家。”
“然後我就去了!”
然後你就知道後續了。
此時餘光再瞥到老婦人,她已經面色鐵青,臉部肌肉緊繃,顯然很不滿意小朋友的說辭,但礙于身份又不好強行打斷。
你裝沒看見問:“你想和他們玩?”
小朋友毫無陰霾地答:“不想來着。”
老婦人看來是快憋不住了,你猜正在努力突破嘴唇的可能是“家醜不可外揚”“家族團結才能興旺”之類的話。
你:“那你還去了?”
小朋友:“如果不合群,就會讓媽媽壓力很大,他們是這麼說的。”
說到這,她臉上的笑總算是淡了下去,神色也稍微沉寂了一下。
但她馬上又擡起頭來,高高地揚起嘴角。
你說:“不想笑的時候不要硬笑。”
她再次一愣,但上揚的嘴角終是慢慢降了下去。
你思考了一下她的話,然後問她:“不合群是一種違法亂紀行為嗎?”
她:“什麼叫違法亂紀?”
你:“就是吃牢飯。”
她:“喔,我覺得不會。”
你點點頭,又問:“他們讓你去買甜品給錢了?”
她:“沒有。”
你:“你不合群也沒吃他們家米,你要合群得掏出自己家米,你會算賬嗎?”
她:“……啊!我的米!”
小朋友露出才反應過來的震驚臉。
老婦人那句“這是錢的事嗎”已經快到嘴邊了。
但你不給她輸出的機會。
“而且,什麼叫合群?”
這個問題說不難也難,至少小朋友捧着圓下巴琢磨了一下,老實搖頭:
“不知道?但是自己一個人就不叫合群吧。”
你說:“那隻叫不合别人的群。”
你又說:
“隻要你足夠強大,自然有人會在你身邊聚集成群。合自己的群不是群?”
“還有,所謂群,就是數量大于一。而你作為人類誕生,天然就是人類群體的一員。”
“所以哪來的不合群?”
“這個定義沒有論據支撐,屬于三流論調,當真的人是傻子。”
小朋友顯然聽進去了,也聽懂了。
她說:
“啊,那我不想當傻子。”
你說:
“嗯,想當的人多了,不少你一個。”
你覺得端莊老婦人嘴邊的話已經幾乎要變成毀她道行的髒話了。
但你依舊沒空照顧她的情緒。
因為小朋友定定盯着你看了一會兒後,開始吐露一些可能她自己也沒想過會說出口的話。
你隻能選擇性尊老愛幼了。
——“我隻是不想變成媽媽的負擔。”
——“想想都不想。”
果然。
但你并未露出了然的神色,面上還是一派平靜。
在學校隻呆了半年就被霸淩走人的家夥還能笑得這麼陽光燦爛,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小孩家長壓根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錯。
走人不是被逼走的,是“我家孩子不屑去配合你們玩友愛遊戲,她自己快樂就夠了”。
而能以完整的自我挺過學校同齡人的排擠,卻選擇乖乖遵循血親兄姐的要求,小小年紀獨自出行,當然有且隻有一個理由——
就是某些人戳中了她的軟肋。
她是天真爛漫。
不是沒心沒肺。
……
面對這樣溫情懂事的她,1211發現自己都想發出表揚了,它的宿主卻沒有。
她隻是嚴肅地對這個尚且不滿7歲的小女孩說:“别随便替别人做判斷啊。”
那對漆黑的眼睛裡沒有一點對待稚嫩幼兒的哄慰,像是把對方當做平等的同齡人。
“你媽媽作為一個個體,隻屬于她自己。”
“所以她的想法,她說的才算。”
小朋友:
“即使她是我媽媽?”
你:
“即使她是你媽媽。”
——……——……——
“但是相對的,你也屬于你自己。”
“所以你的想法,隻有你最清楚。”
“不要等着你媽媽去試錯了,直接告訴她吧。”
你和小朋友說了這幾句話後,忍無可忍的老婦人最終還是生硬地打斷了你們,用敷衍的托辭把小朋友帶走了。
回酒店的路上你還是不時想起小朋友被牽着離開時,努力回頭朝你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