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槐南遺夢 > 第35章 童試告捷

第35章 童試告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明節的雨剛過,縣城裡青石闆的路上生出斑斑苔藓,蕪娘牽着宇哥的手站定,宇哥的腳卻不安分,往石棱邊上使勁地蹭腳底粘的塵泥。這是娘親為了慶祝宇哥入學親自縫的鞋子,黑布鞋面上還用深深淺淺的綠線繡了青松,和身上的褂子是配套的,宇哥喜歡得緊。

今天青松書院放假,整個院子圍滿了衙役,要作為期三日的童試考場。蕪娘和宇哥是來送張涵之考試的。

卯時剛過,書院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張涵之身着洗得泛白的青衫,背上是新糊的試籃,裡頭備着幹糧、一壺茶水、幾本折子。他站在隊伍中,背脊筆直,面容雖清瘦卻沉穩,在一衆緊張默誦的學子中顯得極從容。

考生們陸陸續續入場。青松書院這回被臨時劃作童試考場,縣學學官親自坐堂監考。學子們需通過四書五經,時文默寫、策問與律賦,方能取得秀才資格。今年縣裡新任訓導為人苛刻,早有風聲傳出,此次試題極難。

張涵之回頭看了一眼蕪娘。

蕪娘立于街角,眼神複雜,既有一絲旁觀者的冷淡,又隐約藏着些不可言明的情緒。她沒有像上次那樣殷殷叮囑他,也沒有上前替他整衣,隻是站得遠遠的。隻宇哥看着爹爹回頭,顯得極興奮,一疊聲地揮手叫爹。

張涵之勾了勾唇角,終是沒說話,轉身踏進考場。

三日童試,寒窗數載。

考生們入場後一律不得出入,需在考棚中食宿三日。張涵之分得的号舍靠近東牆,一桌一椅,一盞油燈。他鋪好紙筆,将蕪娘親手做的幹糧細細收好。

第一日考四書文義,張涵之伏案疾書,胸中所學傾瀉紙上。

第二日考時文策論,張涵之以“民為邦本”立意,論述清晰,文筆流暢,策中旁征博引,連坐堂學正看後也連連點頭。

第三日律賦默寫,正遇夜雨,油燈昏暗。張涵之靠着昏黃燈光硬是撐完三篇,墨迹斑斑,卻字迹不亂。

三日一過,張涵之踏出書院大門,衣衫早已風塵仆仆。

書院外,和三日前一樣的位置,宇哥早已遠遠地看見他,立刻扯着蕪娘的手跑過去,“爹!你出來啦!”

張涵之難得抱起宇哥,低聲道:“嗯!宇哥在家有沒有好好聽娘親的話?”

“當然!宇哥幫娘親做了好多事,還寫完了先生要求的大字,回去就給爹看!”

“是嗎?那我可要好好檢查一番了。”張涵之一邊認真地和宇哥說話,一邊拿餘光看着蕪娘。

自新年那場紛争後,兩人便疏遠開了。蕪娘在家隻當張涵之不存在,非必要,不搭理。

蕪娘看着父子倆的背影,眼神淡淡,既無惱意,也無欣悅,隻是不動聲色地輕輕轉開了眼。她心裡已有了盤算。如今童試已過,距鄉試不過四月有餘,隻要張涵之順利前往省城,那時便是她離開的良機。再争和離已無意義,隻要拖住張涵之,不起疑心,等到他踏上赴省之路,她便可帶着宇哥與女兒悄然離開。

或許去江南吧。那裡魚米之鄉,也有講學傳道之地,大儒雲集,足夠她隐姓埋名,從頭再來。縣城的宅子她還是退還給了蘇懷玉,隻同他讨了一個承諾:日後若蘇家商隊走南闖北,她可帶着家人一同行路。蘇懷玉起初以為這是她為張涵之求的,便滿口答應,還笑說樂得結下一樁日後翰林的善緣。直到蕪娘鄭重其事地行了叩禮,請他萬萬保密,不得外洩,蘇懷玉才怔住了。他看着蕪娘目光堅定,似明白了幾分,卻終究沒問出口。

蕪娘低頭,輕輕摸了摸宇哥的發頂,不動聲色地将目光從張涵之身上收回。

而張涵之此時也在沉思。他對這次童試的發揮心中有數,自信十成。秀才功名唾手可得,接下來,便是八月鄉試,進省城,再進一步。

他知道,秀才隻是第一步。若能在省城考中舉人,便可授以朝廷功名,有俸銀可領,抵得上縣中的一官半職。那時,蕪娘便不必再日日伏案繡花,操勞持家。

他不急。他知道蕪娘的心仍在遠處,但隻要一步步來,他有的是時間與耐心。張涵之目光落在蕪娘身上,眼中一如往昔清淡,卻多了幾分執拗的深沉。

七日後放榜,縣衙門口張榜之時,士子雲集,紙榜未展便人聲鼎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