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願你好好的,哪敢咒你……”
相府内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姜子牙頹然坐在大殿之上,愁眉不展。
白日一戰,己方折損兵馬三千,受傷将領不下數十人,金吒為掩護自己,更是身受重傷。對上聞太師這等身經百戰老将,今後的局勢隻怕會越發艱難。想到此處,姜子牙長歎一聲,不想扯動肩上鞭傷,痛得他輕吸一口氣。
楊戬在旁安慰道:“師叔不必憂慮,可休息一二日,再與聞仲會戰,必能取勝。”
姜子牙問道:“楊戬,本相見你擋下聞仲雙鞭,全然不理,一若平常,下次交手,可有把握取勝?”
“聞太師鞭法老辣,雙鞭并出,化影移形,莫不能擋。弟子雖硬接了他一鞭,卻無必勝的把握,除非……”
“除非怎樣?”
“我曾仔細看過,金鞭乃雌雄蛟龍所化,按陰陽二氣,相互感應,若能毀掉其中一根,另一根便會失去法力,與尋常兵器無異。”
姜子牙搖頭道:“仙家法寶,豈是說毀便能毀的?”
楊戬道:“師叔的打神鞭較之金鞭如何?”
“打神鞭乃掌教師尊所賜,威力自然不容小觑,隻是硬碰硬……”
“要毀金鞭,不一定要硬碰硬。”
三日後,兩軍再戰轅門之外。
說來也怪,自點兵到出城,皆不見哪吒的身影,倒是楊戬持槍策馬在前,黃氏父子等人分據兩翼。
南宮适看了看左右身後,暗道:“哪吒這小子,還說要毀了金鞭,替大哥報仇,這會子跑到哪裡去了?“
戰鼓擂起,兩陣相圓,聞太師一聲令下,鄧忠、張節飛騎并出,攻向楊戬。黃氏父子半途截殺,攔下二将,陶榮、辛環急上前接應時,又被武吉、雷震子纏住。
聞太師冷眼環顧戰場,見敵方大将已被悉數誘出,戰作一團,便催動墨麒麟,迅捷無比的奔向後方觀戰的姜子牙。
後防空虛,如入無人之境,不及數回合,姜子牙掩刀敗走,場中局勢混亂,竟無一人能脫身回護。聞太師冷笑一聲,祭出金鞭,龍氣化作一道利刃,直取姜子牙後心!
楊戬将槍一抖,挑開陶榮的畫戟,繼而目蘊神光,當空鎖住金鞭,口中叫道:“收網!”
說時遲那時快,混天绫從天而降,映紅了大半天空。
混天绫堅韌柔軟,龍氣砍在上面,如同石沉大海,瞬間消弭。紅绫越收越緊,一圈圈纏在金龍身上,金龍左沖右撞,始終無法脫困。
認出那是降龍法器後,聞太師臉色大變,急欲收回金鞭時,被姜子牙祭出打神鞭,自下而上,将雌鞭打斷兩截。
一聲悲鳴響徹天際,雌雄雙龍纏絞着墜落下來,化作兩根三尺來長的金鞭。金色龍鱗碎了一地,星星點點煞是好看。片刻後,金鞭失去光彩,再無半點生機。
聞仲痛失金鞭,心如刀割,怒吼道:“好姜尚!傷吾寶貝性命,吾與你勢不兩立!”
見他失了冷靜,姜子牙伺機祭起打神鞭,正中其前心,将護心鏡擊得粉碎。聞仲一口真氣提不上來,仰面跌下墨麒麟,散了發髻,污了衣甲,狼狽至極。
楊戬立馬橫槍,斷了他的退路,哪吒反身邀月,急刺他的咽喉,眼看就要将他擒住,冷不防飛來兩把銅锏,震開雙槍。
兩員大将殺入陣中,沖亂周軍陣腳,其中一人伺機搶出聞太師,迅速駕土遁離開,另一人則矮身鑽到馬腹之下,避過刀鋒,撈起地上的雙鞭,複調轉馬頭疾馳而去。
救人奪鞭,一氣呵成,待衆将反應過來,二人早已沖出重圍。哪吒提槍急欲追趕,被楊戬伸手攔下:“金鞭已絕,不必再追。”
商軍大敗而歸,士氣低迷,聞太師升帳坐下,憤恨難平。吉立冒死取回的金鞭就擺在案上,隻是雌鞭已斷,雄鞭失色。
太師手撫金鞭,怅然道:“金鞭乃吾師金靈聖母所贈,伴我征戰多年,未嘗有敗,如今毀于姜尚之手,教我如何再面對恩師?”一掌拍下,幾案登時崩了一角,“不殺姜尚,難消我心頭之恨!”
衆将見狀紛紛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太師不必太過自責。”
吉立道:“聽聞龍的命格奇特,雌鞭隻是斷骨,并未傷筋,若能尋得龍骨駁接,再以三昧真火淬煉,定能複原。”
聞仲慘淡一笑:“龍乃興雲布雨之正神,殺龍取骨,談何容易。”
餘慶道:“太師乃道德之士,三山五嶽道友頗多,就算取不到龍骨,或許還有替代之物。”
聞仲颔首道:“但願如此。”
正說話間,忽然一陣風過,帳内燭火滅了一瞬,再次亮起,仔細看時,一股殺氣籠罩中軍,寒意瘆人。
聞太師問座下弟子道:“今日西岐取勝,若爾等是姜子牙,又會作何打算?”
餘慶略加思索,答道:“我軍初至,舟車勞頓,立營未穩,白日又輸了一場,士氣不振,若想奇襲成功,必在今晚。”
聞仲面露贊許之色:“正當如此。”取出令箭,吩咐衆将道:“鄧忠、張結,你二人各帶一隊人馬,嚴守左右營盤;辛環,你帶一隊弓箭手,埋伏于密林之中;吉立、餘慶,你二人負責看守糧草;陶榮,你與本帥坐鎮中軍!”部署完畢,起身環顧衆将,朗聲道:“傳我命令,各營各寨熄燈戒備,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