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封面,沒有任何标識,像一份機密檔案。
她伸出左手,指尖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翻開了第一頁。
映入眼簾的,是幾份來自不同國家、頂尖運動醫學實驗室的LOGO和英文标識。緊接着,是數頁極其專業的生物力學分析報告,上面布滿了複雜的圖表、肌肉肌腱建模圖和密密麻麻的數據。報告的核心内容,圍繞着“手腕背部切割傷術後疤痕粘連對職業電競選手操作精度及神經傳導的長期影響及突破性幹預方案”。
阮柳鸢的瞳孔驟然收縮!她飛快地掃過那些圖表和數據!其中一些參數,甚至比老陳和林醫生給她看的更加深入、更加前沿!報告清晰地指出傳統物理治療的瓶頸,并着重分析了幾種尚處于實驗階段、但已在其他高精度操作領域,如外科手術機器人操作、精密儀器維修。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神經反饋重塑技術和靶向生物酶松解方案!方案後面還附有初步的臨床效果數據和風險性評估!
這不是一份簡單的醫療建議!這是一份價值連城、足以改變她職業生涯軌迹的、最前沿的康複路線圖!是她和老陳、林醫生都未曾接觸過的、另一個層面的可能!
翻到最後一頁,是兩張手寫的便簽紙,字迹清隽有力,屬于江笙:
第一張:
“方案A: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附屬運動醫學中心,神經反饋重塑項目。負責人:Dr. Werner(附聯系方式)。優勢:非侵入性,風險低。劣勢:周期長預計3-6個月,費用極高,需長期離境。”
第二張:
“方案B:美國矽谷NeuroTech公司,靶向生物酶‘靈觸’一期臨床試驗(附保密協議及風險告知書)。優勢:周期短(預計4-6周),效果顯著。劣勢:侵入性注射,潛在神經毒性風險(發生率<1.5%),需嚴格篩選及簽署高額免責協議。”
便簽末尾,是一行簡潔的總結:
“選擇在你。風險與機遇并存。傳統路徑,上限已定。”
阮柳鸢猛地擡起頭,心髒在胸腔裡狂跳,幾乎要撞破肋骨!她死死盯着江笙,眼神裡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巨大的誘惑,以及更深的警惕和困惑!
“為什麼?”她的聲音幹澀嘶啞,帶着濃重的喘息,“為什麼給我這個?!”
江笙平靜地迎着她震驚的目光,身體緩緩靠回椅背,重新端起了那杯微涼的燕麥拿鐵。陽光透過玻璃窗,在她溫雅的側臉上跳躍。
“我說了,”她抿了一口咖啡,聲音透過杯沿傳來,平靜無波,卻帶着一種令人窒息的重量,“你的手,關系到PPL的榮譽。一個能撕開我熔岩堡壘的對手,如果因為傷病提前隕落…”
她放下咖啡杯,鏡片後的眸光如同淬了寒冰的利刃,精準地刺向阮柳鸢:
“…是我的損失。”
“也是整個賽區的損失。”
“選擇權在你,小阮隊長。”
“是甘于現狀,在冰層下等待緩慢的融化?”
“還是…”她的指尖在桌面上那份打開的、攤着兩個高風險高回報方案的文件上輕輕點了點,發出笃笃的輕響,“…抓住這根可能帶你沖破冰層、但也可能讓你粉身碎骨的…‘荊棘’?”
陽光,咖啡香,爵士樂。
靠窗的角落。
一份能改變命運的文件。
一場關乎未來、風險與生死的選擇。
冰與火的棋局,在彌漫着咖啡香氣的“老地方”,無聲地推向了更兇險的深淵。